黃曉懌
[摘要]為了讓小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可根據小學生的模仿力、形象思維能力較強的特點,在教學中巧用舞蹈動作,安排學生進行模仿訓練,讓學生在模仿舞蹈中體味和體驗音樂,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所以,小學音樂教學中唱和舞的巧妙運用,有助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成功。
[關鍵詞]舞蹈教學;小學;音樂課堂;音樂素養
音樂課對于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小學生是一種很不錯的學習調節方式。但是音樂課如果僅僅局限在教學生學唱歌曲,時間久了,小學生就會感覺音樂課沒有意思,不喜歡上音樂課了。所以,在小學生的音樂學習中把抽象、枯燥的音樂學唱訓練與律動的舞蹈恰當地結合起來,可以把小學生從端坐的學唱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蹦蹦跳跳地學習美妙的音樂,這樣不僅有利于發展小學生感受音樂的動作的協調性和節奏感,而且可以在課堂上形成輕松愉快的氣氛,使小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唱歌曲,獲得音樂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通過恰當美觀的舞蹈姿勢也可以抒發和表達他們對歌曲思想情感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
一、運用舞蹈讓學生體味音樂
音樂是用聲音的旋律之美來為我們講述那些感人的故事,音符為我們傳遞著感染人的情感,舞蹈是用形體的動感之美來形象地感染我們。在音樂課堂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范唱,然后學生跟著學唱,我們實事求是地說,長期以往對學生來說是“摧殘”。所以說,音樂老師要想辦法、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在音樂課上動起來。把舞蹈和歌曲教學結合起來,符合小學生愛動的年齡特征,用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更是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而且還能加深小學生對音樂作品內涵的理解,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如《春來了》一課,教學目標一是學生能積極參與聽賞活動,能感受到《杜鵑圓舞曲》的不同情緒,并能用不同標志區分不同樂段。教學目標二是學生能學會演唱歌曲《春來了》。筆者把教學重點放在了激發學生感受3/4拍子的特點,體會歌曲歡快、愉悅的情感,并大膽參與到“尋找春天、歌唱春天”的課堂活動中。首先我在課堂上播放了《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學生伴隨著旋律,興致勃勃地隨著節奏拍起了手。在聽賞《杜鵑圓舞曲》第二段音樂主題之后,我就讓學生說一說在音樂中聽出小杜鵑在做什么?從音樂中想象到了什么情景?學生七嘴八舌,但答案還是比較正確的。然后我就要求學生把自己想象的情景,隨著音樂,在自己的位置站起來用各種不同的動作表現出來。看著學生不夠正確的、稚嫩的舞姿,我就覺得是舞蹈積極啟發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最后我就給學生介紹圓舞曲的特點(3/4拍,圓舞曲),并把教室中間騰開,學小杜鵑跳圓舞曲(兩個人手拉手跳,全班圍成圈)。舞蹈跳得雖然不是很優美,但舞蹈教學激起了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歌曲教學與舞蹈的結合激發了小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學生在歡快的課堂氛圍中深刻地感受到了歌曲的情緒,進一步理解了歌曲的內涵。
二、借助舞蹈讓學生體驗音樂
在小學音樂教學之中,編排優美舞蹈不但能增強音樂表現力,還能激發學生表演的熱情,使學生很好地體驗到音樂表現的情感。比如在《快樂的節日》一課中,教學目標一是能學會演唱《我們大家跳起來》。教學目標二是在音樂活動中,對小步舞曲的風格有初步感受,能按三拍子的強弱規律進行身勢舞蹈動作的創編。課堂上,使用CAI課件多次聽賞《小步舞曲》之后,學生能從課件中看到參加舞會的人的表情和服飾比較高雅、端莊,然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模仿舞蹈姿態。隨樂模仿之后,老師帶著學生模仿小步舞的舞步。在慢慢的模仿之中,學生就能明顯地體會到小步舞曲一般是三拍子,樂曲的強弱規律,3/4XXXlXXXl,強弱弱、強、弱弱恰如其分地用節奏表達了歌曲的情景。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中進行舞蹈,不僅很好地表現了對歌曲的理解,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在舞蹈過程中鍛煉了自身的創編能力。又如《我的家鄉日喀則》歌曲教學中,在示范環節,我隨著《我的家鄉日喀則》的音樂給學生示范表演藏族的踢踏舞。學生也慢慢地跟著我邊舞邊唱,盡情地表達著自己對青藏高原音樂特點的情感理解。借助舞蹈進行音樂教學可以讓學生從豐富多彩的舞蹈動作中體會不同風格的樂曲美,用舞蹈動作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體驗和感受。
三、通過舞蹈提高音樂素養
小學音樂教學中,巧用舞蹈教學,小學生不但能學會一些舞蹈動作,而且更有助于他們開闊音樂視野,了解音樂世界。各國、各民族舞蹈都有各自的特點,通過巧用舞蹈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題材、形式、風格不同的舞蹈的美,特別是我國一些民族風情的歌曲更有利于學生了解民族的風土民情,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比如欣賞《鄂豫皖小曲》,引導學生聽賞《手拿碟兒敲起來》和《鳳陽花鼓》。請表演得好的學生參與表演“敲碟子”。學生從中也了解到在湖北,“敲碟子”是一種非常有名的民間技法,不少民間藝人都身懷敲碟子的絕技。他們賣藝時邊演唱碟子小調,邊表演敲碟子,深受當地群眾歡迎。再如《長白山下的歌謠》,觀看、學唱了歌曲之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圍成圓圈學習朝鮮族優美的舞蹈,學生從中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朝鮮民族音樂的認識和了解,激發了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總之,巧用舞蹈教學,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體味到不同風格的音樂的美感,可以逐漸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巧用舞蹈教學,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動作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于復雜,太簡單了會覺得學習起來沒意思、沒興趣,太復雜了學生就會覺得難、學不會,從而失去學習音樂的興趣。舞蹈教學要和教材學唱內容搭配恰當,不能因為舞蹈而影響了學唱。引導學生做舞蹈表演,教師的動作要能規范地表現出鮮明的歌曲的內涵,這對于發展孩子的認識力、想象力、審美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所以,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在平時認真學習專業知識,課堂上言傳身教,鍛煉學生的聽賞音樂的基本素質與能力。小學生喜歡模仿,而且模仿能力比較強。只要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巧用舞蹈,合理安排與學唱歌曲相應的舞蹈動作,就一定會被學生所接受和喜愛。在舞蹈表演中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而且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記憶歌詞,加深學生對歌曲內涵的感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