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護林
[摘要]文章對歌劇演員的平時訓練、歌唱心理調解、表演與作品的二度創作等演員的基本綜合素養進行講解與論述,希望能幫助喜愛歌唱的朋友重視歌唱綜合素質的深入學習,從而達到更高的歌唱水準。
[關鍵詞]歌劇演員;綜合素養;心理調解;表演與作品把握
歌劇是一門西方舞臺表演藝術,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是唱出來而不是說出來的戲劇)。歌劇在17世紀,即1600年前后才出現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它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歌劇的演出和戲劇的所需一樣,都要憑借劇場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戲服以及表演等。歌劇表演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歌劇演出看重的是歌唱和歌手的傳統聲樂技巧以及演員在舞臺上自我的心理調解,對音樂、人物的把握。然而怎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歌劇演員,就需要我們從以下方面去學習:
一、平時的訓練
首先是歌唱的訓練,歌劇演員唱歌主要是傳統的聲樂技巧,這樣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樹立正確科學的發聲方法,正確的聲音概念與思維,更重要的是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在聲樂學習中,除了男女生,每個人的生理結構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的思維理解是不一樣的,在學習中我們要有正確的思維去支配我們的身體,從而使它能夠更好地為我們歌唱服務。每天有目的地進行訓練,在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思維,在日常訓練注意以下五點:
1.歌唱者一定要理解和運用氣息發聲和氣息控制的方法(即橫隔膜的呼吸方法),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環,是整個歌唱的基礎,因此必須明確呼吸的重要性,重視練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開喉嚨,穩定喉頭,是歌唱基本功訓練的核心,很多歌唱者聲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時喉頭不穩定造成的,我們可以嘗試在一段時間訓練中,只針對穩定喉頭而作發聲練習,正確的喉頭位置可以協調呼吸器官的運動獲得穩定流暢聲音。
3.正確的發聲要與正確的咬字、吐字相結合。很好的歸韻,清晰松弛的咬字,使之更完美而生動地表現歌曲和情感和內容。
4.要樹立良好的歌唱狀態,心無雜念,協調一個端正不拘謹的站姿,保持清晰的頭腦歌唱。
5.在開始練聲時,要同音樂結合起來,即練聲也要有良好的樂感。音程、音階一方面是肌肉、音準、氣息、共鳴等方面的技術練習,同時它們又都是樂曲的組成部分,要給它們以音樂的活力和生命。因此練聲一開始,要求每個歌唱者把音程、音階、練聲樂句也唱得悅耳、動聽。以上我們可以領悟到,在歌唱發聲的過程中,呼吸、共鳴、吐字、表現缺一不可,它們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這就是我們所要求的“整體歌唱”的涵義。
接下來就是身體的協調性與身體素質的訓練了,一個歌劇演員在舞臺上不光是唱,還要演戲,一臺歌劇演出,不算復雜的排練,每天演出兩個小時左右,需要演員在臺上站立,做適合場景人物的各種肢體動作,沒有很好的身體素質練習是很難完成好一部歌劇的演出。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日常學習中,要加強自身的協調性的訓練,在演出之前我們還要做好身體素質的提升。
二、歌唱的心理調解
歌唱是一個十分復雜而又自然的肌肉運動過程,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來看,這些器官都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如果有心理負擔,就會影響發聲與歌唱。大家所熟悉的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他在25歲之前,演出屢次失敗,他絕望地要告別舞臺。于是,他便決定舉行一次告別演出,這種絕望的心情使他擺脫了精神負擔,那次他唱得很好。他在舞臺上找到了自我控制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歌唱家。實例說明,“演唱是一項非常高級的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成功的關鍵既需要勤奮的練習,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狀態,二者缺一不可。
怎么樣才能克服調解好自己的心理?首先我們要做好演唱前的充分準備,做好曲目音樂、歌詞、伴奏的深入學習與分析,要細致地分析音樂節奏、音樂元素、結構以及強弱規律。熟唱旋律,保證音準節奏的絕對準確。熟讀歌詞,分析歌詞的含義與詞性、語氣。音樂的音域要在你駕馭的范圍之內。只有案頭工作做足了,做到心中有數,在演唱時有信心,保持清晰的頭腦,才能完成好一個作品。
三、表演與作品的二度創作
在表演與作品的二度創作中,對一名聲樂演員來說,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表演的審美和演唱風格,這實質上也影響了一名歌唱演員的藝術生命。表演與作品的二度創作,并不僅僅是技術技巧的行為,重點在于表達音樂中豐富的精神內涵。一名專業的歌唱演員,需要具備一定的思想、豐富的人生體驗和文化藝術修養,這樣在演唱時才不會停留于音樂的表面化,而是深入作品之中,對作品予以豐富和補充,挖掘出其真正的內涵,為作品增添新的光彩。
在表演與作品的二度創作中,首先應該有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能夠領會詞曲作者的意圖、作品本身的內涵和情感,通過自身的二度創作與表演使作品得以表現和升華。唱功達到一定的水平時就要求演員要會表演。要有對人物及其作品表達的內容的塑造能力,現在有很多演員唱一兩首聲樂作品沒什么問題,甚至唱得無可挑剔,但是讓他們穿上戲裝登臺時卻兩眼抹黑。那么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就要求演員從手、眼、身、步來逐一進行訓練,達到表演與作品、人物的一體化。
首先我們來說說作品的二度創作。一是對詞曲進行分句,二是找出每句的重音關系以及氣口與句子重點詞的詞性關系,三是按節奏、詞性的輕重關系練習每個句子,四是完整地按照練習演唱作品。
其次是演員的表演技巧。眉目傳情,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有時我們在舞臺上沒有那么多的動作,但是在眼睛里透射出的光芒反映出人物心靈深處的情感與內容。例如歌劇《大漢蘇武》二幕,公主索仁娜走上舞臺,看見士兵離去,走到關押蘇武的地窖,一直是用眼睛告訴觀眾當時發生的事情,可見眼睛是塑造人物的重要途徑,什么樣的情緒和情感表現什么樣的眼神;形隨樂動,是指演員在舞臺上的形體表演要與音樂很好地結合。形體的設計要與音樂符合;動靜結合,我們反對呆板的演唱,也反對毫無意義的反復亂動,相對靜止有時會表現出強烈的戲劇效果。表現激情與情緒反復大的可以放大表演動作。這兩種在歌劇里分別應用在各種場景里。
一名合格的歌劇演員必須堅持專業技能訓練,文化知識學習與舞臺實踐相結合,在歌劇角色中尋找自我。通過對整部歌劇的認識,了解角色生活的背景環境;通過對人物形象的認識,尋找自我人格與角色性格的契合點。在角色形象的性格音樂中,組織符合自身條件和角色行為邏輯等一系列行動方式,把握人物角色,生活于角色的靈魂中,將自我完全融合到里面。只有堅持不懈地學習,才能完美地塑造與完成好一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