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飛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小學數學銜接已成為許多數學老師重點關注的課題。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征,幫助學生實現從小學到初中的跨越。
關鍵詞:教學內容;管理方式;教學方法
為了提高數學教育教學的質量,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結合農村學校的具體情況,粗淺談些自己的看法,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一、教學內容的銜接
小學數學主要是具體的數字,而七年級則是代數式,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用適當的方法進行比較,找出數與式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在數與代數領域,中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銜接主要表現為由算術數到有理數、實數,由算術運算到代數運算。前者的銜接環節是負數的初步認識,后者的銜接環節是用字母表示數。也可以從類比的視角將中小學該領域主要內容的發展概括為由“數”到“式”。事實上,教學中有很多地方可以進行類比。如:整數與整式的類比、整數分解(分解質因數)與因式分解的類比、整數運算與整式運算的類比,還有分數與分式的類比、分數運算與分式運算的類比等。小學數學內容大多是直觀而簡單的。而初中數學內容比小學數學內容抽象和復雜得多。但是小學數學是基礎,有些內容是初中數學的特例;初中數學部分內容是小學數學的拓展與延伸,而絕大部分內容是全新的。所以,我們應認真研究中小學教材內容,把握好新舊知識的銜接點。
中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在數與形兩大方面的相互銜接,要求小學數學教學必須注意“顧后”,當然,也要求中學數學教學必須注意“瞻前”。
二、管理方式的銜接
學生發展具有連續性,一個小學生不可能在升入初中的那一天突然完全失去小學生的特點。因此,我們要重視學生發展和教育的連續性,通過教育教學使得小學階段的特點逐漸減弱,中學階段的特點不斷增強,做好管理與教學上的銜接。相鄰兩段共同關照,做好過渡工作。小學教師為了讓從小依賴父母的兒童適應小學生活,管理細致、周到,扶得多。進入中學后,教師采取的是半開放的管理方式,把成長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求學生搞好預習、筆記及復習,自己歸納小結,獨立思考問題,獨立完成作業,以促使學生自律自強。小學教師要盡快改變“扶得過多,管得過細”的管理方式,重視小學生的養成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放手讓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促使他們由教師包辦向學生自律過渡和轉化,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三、教學方法的銜接
在小學,由于小學生學習能力低,教師講得細,練得多,直觀性強;到了初中,相對來說,教師講得精,練得少,抽象性比較強。從實際情況看,小學生是以機械記憶、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因此,進入初中后,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從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認知規律出發,有效地改進教法,搞好教學方法上的銜接。
1.要融洽師生關系
學生剛入初中時,由于環境和教學的對象變了,特別是對教他的老師持有一種畏懼、信任的心理狀態,往往對老師采取一種“琢磨”的態度,因此,教師要以火一般的熱情去溫暖學生的心田,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特別是在課內,要聯系不同學生的知識前提,說理深入淺出,表達形象鮮明,使教與學始終處于和諧民主的氣氛之中,同時還要多用學生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的事例、別出心裁的比喻和推理、巧妙的計算方法,誘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學生,這是教書育人的關鍵
理解學生就是全面掌握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正確對待他們的優點和缺點,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位置上思考問題。當他們取得成績、有了進步時,和他們共享喜悅;當他們遇到挫折或犯了錯誤時,用愛心去溫暖他們的心,幫助他們找出原因和糾正的辦法,并給予鼓勵。由于教師的理解,學生就會逐漸信任、親近教師,進而主動、自覺地將老師的教導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教師也要信任學生。尤其在學生的解答步驟上,發現錯誤后一定要及時糾正并表揚學生數學解題中的正確步驟。
3.要糾正小學的解答過程
在小學往往用的是算術運算,這種方法學生不容易理解。例如“比一個數的5倍小4的數是26,求這個數?”小學生往往用(26+4)÷5,學生很難理解,若我們設這個數為x,則5x-4=26,就很快能求出這個數,而且學生能夠理解,通過解答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體會到代數式的優越性,從而引導學生在小學算術方法的困惑中解脫出來。
作為農村的一名數學教師,在七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既要注意中小學教材內容的銜接,又要注意學生從小學到中學的管理方式和學習方法的過渡。針對七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數學教學是提高數學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今后在教學運用當中還將進一步探索,不斷實驗,不斷完善。
課題名稱:農村中、小學教學銜接的策略研究
課題類別: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
課題批準號:【2012】GSG575
(作者單位 甘肅省渭源縣鍬峪中學)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