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高中化學的教學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具體情況做出正確分析,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促使學生向上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教學方式;師生關系;主體地位
一、新課程下高中化學的特點分析
1.教學方式有所變化
應試教育下,對學生的分數過度看重,導致學生學習的重點完全集中在課本上,對高中化學知識死記硬背,遠離了高中化學教學的根本目的。課堂上多以教師疏通課本知識,將書本知識通過板書展示給學生,再輔以習題的訓練,缺乏靈動性,久而久之,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只停留在課本表面知識上,為了高考分數而學習。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的教學方式有所改進。教師通過改進教學方式使課堂多元化,利用各種方式活躍課堂。如:通過在化學課堂上進行化學實驗的方式,利用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變得生動,學生樂于接受新事物,從而緩解高中課堂的壓力,使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下接受新知識,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或者化學教師通過組織活動,如:讓學生準備活動器材,課下進行小實驗等多項活動,使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學習中,對化學知識的演變有自己的思路,從而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學好化學知識,通過實驗活動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科的熱愛,提升學生對科學的認知,使學生健康穩定地發展。
2.師生之間的關系有所緩和
應試教育下,教師通過板書直接將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這
種傳統的教育模式已根深蒂固,教師通過長時間的教學,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教學方式,這種呆板的教學方式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僵硬,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聯系只停留在課堂上,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只是被動配合教師的講課,將知識機械地裝入腦袋里,在考試的時候拿出來,并不會靈活地運用,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難以得到體現,打擊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新課標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有所緩和,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也多了起來,有人說,不怕有問題,就怕不發現問題,不敢提出問題。當學生遇到問題不能解決的時候,首先想到尋求教師的幫助,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分析,學生對問題有了新的認識,這樣問題才會被解決,當學生再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就能自己解決了。這樣積極的指導方式促進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3.教學氛圍有所變化
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將課本知識一股腦兒地換成板書講解給學生聽,教學氣氛不夠和諧,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不好,影響教學質量。學生之間也存在著不和諧的問題。教師直接對概念的講解使課堂枯燥,學生只是一味地對知識進行呆板記憶,缺乏學習熱情。學生與學生之間也缺乏應有的交流,缺乏平等競爭的意識,有時候又會出現競爭過激的情況。
新課標下,課堂氣氛的緩和有利于教學內容的制定,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通過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課堂氣氛的緩和促進學生主動與教師的交流,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不只拘泥于講解與記筆記之間。同學之間通過合理的競爭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有下次成績超過某某某的動力。
二、新課程下高中化學的教學實踐
1.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式
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化時代已經來臨,教師通過不斷吸收外界新信息,強化專業技能,對自己不斷充電,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新鮮知識,改進教學模式。教師使教學模式多樣化,將化學知識寓于各種新奇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在沒察覺到學習壓力的同時輕松地接受了知識。教師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如何通過改進教學方式使學生樂于接受新知識、漸漸愛上化學。
2.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提升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才能使學習效果達到最好。教師轉變思想觀念和教學模式,通過積極有力的引導,通過實驗教學、課堂互動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使學生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對于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都能給予正面的回答,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3.為學生營造和諧而又具競爭力的環境
教師通過創造和諧班集體,為學生創造和諧活躍的學習環
境,使學生樂于學習。如:教師為提高化學成績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形成和諧的班集體。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知識競賽的方式,使學生產生危機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在班級形成良性的競爭環境,使學習成績得到共同提高。同時,教師注重個別學生的發展,因材施教,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幫助學生分析化學知識,解決化學難題,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教學成績的提高需要教師通過不斷努力,遵循科學的課堂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改進教學方式,結合化學本身的特點,為學生創造出適合其發展的課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李紅梅.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實踐的反思[J].數理化學習,
2010(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