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華林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創設數學情境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它有利于解決數學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從而成為小學數學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這就必須教會學生思考,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如下方法:
一、巧用估算
估算教學追求的是讓學生在靈活運用適當的策略來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認知能力。所以學生估算的過程,應該是他們通過積極的思維,運用多種方法策略來解決問題,從而使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的過程。
如:在教“圓的周長”時,教師先讓學生分別量出事先準備好的直徑3厘米、4厘米、6厘米的三塊圓形硬紙板的周長,學生得出了它們的周長分別是9厘米多一些,12厘米多一些,18厘米多一些。這時,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有一個圓形的場地直徑是100米,用剛才的方法量周長方便不方便?”接著教師說:“現在看誰最聰明,不用量就可以知道這個直徑100米的圓周長大約是多少?”這樣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生很快算出了是300米多一些。教師稍作點撥,使學生很快理解了圓周率的意義,得出了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二、在關鍵處設疑
設疑要抓住關鍵。就一節數學課來說,總有一兩個關鍵的地方,設疑就要圍繞這個關鍵,有計劃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如在教學百分數應用題時,設計一道判斷題:“甲數比乙數多20%,也就是乙數少20%,學生判斷這道題容易受整數比多比少的干擾。我先讓學生計算5比4多百分之幾?4比5少百分之幾?通過計算,5比4多25%,4比5少20%,使學生悟出解此題的關鍵是確定標準數,標準不一樣,結果也就不一樣,所以這道題正確的答案是打“X”。
三、善用比較
根據神經系統的對稱規律,兩種性質不同或類似的對象同時或先后出現,由于大腦皮層的相互誘導規律,可以提高感知效果,增強思維的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也要善于運用比較的方法,幫助學生分清知識的聯系和區別,以便加深對知識的思考、理解和記憶。如:在教“三角形的認識”時,先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6個三角形,看每個三角形的三個角各是什么角?把具有共同特征角的三角形歸為一類,看能分幾類?然后總結出三類三角形的相同點(都有兩個銳角)和不同點(另一個角分別是銳角、直角、鈍角)。這樣進行觀察比較,學生邊看邊比邊想,很快掌握了三角形的不同種類及其特點。
四、探究錯因,對癥下藥
學生在做題常常出現一些錯誤,教師要善于以學生解題之錯作為探究錯因之源,引導學生糾正錯誤,認識錯源,以便暢通正確的思路,如:在教完“比的基本性質”后,為了強化鞏固這一性質,教師出了這樣一道題:“■這個比的前項加上6,要使比值不變,它的后項要加上幾?”有的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要加上6。”有的則答不上來。為了糾正錯誤,疏通思路,教師引導學生思索:(1)什么是比的性質?(2)比的前項加上6等于9,就相當于把比的前項乘以幾?(3)要使比值不變,比的后項應該乘以幾?這樣巧設提問,使學生不僅糾正了錯誤,而且找到了思維的落腳點,尋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
五、舉一反三
在應用題教學中,對已知條件進行適當的變化,不僅可以深化對應用題的理解,掌握規律,防止知識的負遷移,而且可以活躍思維,開闊思路。如:一道分數應用題:“修一條路,面積是1600平方米,修了全路的■,修了多少平方米?”可以變為:“修一條路,面積是1600平方米,第一天修了全路的■,第二天修了全路的■,修了多少平方米?”還可變為:“修一條路,面積是1600平方米,修了■,還剩多少平方米?”等等。這樣幾經變化,使學生掌握了解答分數應用題的不同思路,思維更加活躍。有些應用題有多種解法,教師要引導學生變換思維角度,廣泛探求解法。
又如教學“三角形分類”時,為了鞏固三角形的分類知識、提高判斷能力,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出示題目:兔子博士故意用窗簾遮住三角形的一部分,只露出一個60°角,讓學生猜想被遮住的三角形可能是什么三角形,并說明猜想的依據。生1說:“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有一個直角被遮住了。”生2說:“可能是鈍角三角形,有一個鈍角被遮住了?!鄙?說:“可能是銳角三角形,有兩個銳角被遮住了?!鄙?說:“可能是等邊三角形,被遮住的兩個角都是60°?!苯處熯€可從信封里分別露出一個直角、一個鈍角、一個銳角,讓學生猜想信封里三角形的類型。由于受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的影響,當露出一個銳角時,學生常常會猜測信封里的是銳角三角形。這種錯誤的猜測正好可以強化“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才是銳角三角形”。這樣的教學,不但能激發學生發散思維的熱情,還修正思維的不嚴密性。
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好方法。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稽東鎮中心小學)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