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佩瓊
摘 要: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聽”的課堂教學的固定模式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應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使活動的過程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學會運用的過程,改變過去的接受式學習,將英語教學從枯燥的知識講解、死記硬背單詞和機械訓練技能的學習模式中解脫出來,倡導學生在愉悅和自信的情緒中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并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語言信息的能力、運用英語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關鍵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課外拓展
小學英語活動化教學,就是通過創設和營造真實有意義的英語文化環境和語言環境,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用聽、做、說、唱、玩、演的方式,以活動為核心組織教學,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英語,并用英語進行交流。
一、教學內容靈活化
教材是固定的,但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去鉆研教材,發現其中的前后聯系,合理、靈活地處理好教材。具體表現在:
1.教學內容的融合
一本教材各個單元間的很多知識點都有內在關聯,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將它內化,將它巧妙地融合,那么學生就能夠在單位時間內獲取更多的語言信息,獲得更多語言操練的機會。以Join In第三冊教材為例,第四單元的“What do you collect?你收集什么?”就可以和第二單元的“Mascots福神,吉祥的東西”聯系在一起。這樣既復習了以前所學的單詞,又引出了新授的單詞和句型。
2.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和刪減
教師在處理教材時,如果發現教材內容過難或過易,是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和刪減的。在Join In第二單元有一部分是講如何購物的,由于我執教的兩個班學生水平均屬中上等,因此教材上的主要句型顯得過于簡單,沒有涉及這單元的重點句型:How much is it?以及How much are they? 于是我就鼓勵學生用這兩句甚至可以加入更多的句型去表演這個購物的情境小品,通過課堂實踐說明,學生在這個活動中能夠很輕松地掌握這個重點句型,而且深切地體會了句型的含義。
3.自編歌曲或chant
chant,瑯瑯上口,能夠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在平日的教學中,我喜歡運用一些學生喜愛的節奏或者調子來編說說唱唱。比如,在五年級學習句型:I am wearing...She is wearing...He is wearing...這個句型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容易把其中的單復數弄混淆,該加a和an的時候沒有加,不該加的時候又加了。為了讓學生能突破這個難點,可以編一些chant,不但強化了單復數的問題以及wearing的發音,而且重點句型也得到了充分的訓練,效果非常不錯。
二、教學方法活動化
1.在游戲中學習
無論是枯燥乏味的詞匯教學還是復雜難記的語句教學,都可以在游戲活動中進行學習。比如在教授單詞的時候,可以采用形象記憶法,單詞chill可以讓學生說成吃了兩根冰棒,單詞bloom可以說成6100朵花送給媽媽,通過這種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盡可能多的單詞。
2.在唱、做、畫、玩中學習
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能夠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綜合運用,讓學生更加樂于接受,更加易于接受。唱歌和說chant是用更輕松愉快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語言,做是通過做動作以及面部表情加深語言記憶,畫是通過學生最喜歡的方式記憶語言。
3.在演中學習
語言學習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完全掌握,無論在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的教學中,表演都是一個舉足輕重的環節,也是孩子們最喜聞樂見的一個環節,他們都很樂于參與,也樂于觀賞。
三、評價方式活動化
1.表演節目活動評價
每節課前五分鐘安排一組學生用英語表演對話,并根據對話表演給予評分,在上課過程中小組表演活動也可給予適當評分,并收入個人成長檔案中。
2.課堂表現評價
課堂表現包括上課的紀律、回答問題的情況、朗讀、參與游戲等各種表現情況,我用大、中、小五角星來表示優、良、差三種表現,并隨時反應在學生的成長檔案中。
3.課后作業評價
作業的布置不僅有單詞、詞組、句型的抄寫,我還設計了多種活動形式來吸引學生的眼球,比如回家后讀、唱歌給爸爸媽媽聽、讀后錄音和家長比賽背單詞、和同學對話表演、辦一份英語小報、將我們當天學的內容讀給3個人聽等等。
四、課外拓展活動化
在英語課后,我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給學生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如定點定時開放English Corner,便于學生交流;定期觀看英文動畫片,調動他們的興趣;開展各種英語比賽:講故事比賽、小品比賽、唱歌比賽、書法比賽等。這些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挖掘了他們的潛力,給了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和舞臺。
小學英語采用活動化學習方式是符合兒童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的,它能夠豐富課堂活動,提高活動的實效,調動和延續學習興趣。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重要性,下大力氣將課堂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運用。
(作者單位 武漢市青山區吉林街小學)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