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霞
學生的問題意識已經被家長和教師們廣泛關注。在數學教學中,能夠主動發現問題的學生往往其思維活動更敏銳、更積極,同時他們常常會發現其他的方法去解同一問題,這對學生們的發展非常重要。這樣的學生未來的發展潛力也更大。下面就談一談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培養的一點體會。
一、良好的情境是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的一個突破口
良好的問題情境,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離我們并不遠。創設好的情境可以促使學生們發現更多的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把所發現的問題提出來,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促進全體學生都敢于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通過自己提出的問題,動手操作、實踐,感知、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很多事情,能夠學好數學。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生活中的真實事例、自制動畫教學課件、童話故事、精彩的談話引入、激疑設疑等,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不同的教學內容巧妙運用,課堂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發現問題是培養小學生問題意識的起點
這一環節是培養低年級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教學程序的探究階段,是教學的中心環節。教學時,教師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給學生創造質疑的情境和機會,讓他們在一種和諧的教學情境中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好示范,學生跟著教師的方法從模仿開始,提問也不例外。教師應注意自己在課堂上的提問方式,做到言傳身教,時刻記住自己在各個場合的提問,有意識地為學生做示范,讓學生體會教師是如何提問的,并把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明確在哪里找到疑點,逐步教給學生在學習中尋找問題的方法,達到學生從學會提問到善于提問的轉變,使學生們敢問、會問,對于不同學生提出的問題要給予積極鼓勵和評價,保護學生們提問的積極性。剛開始學生提問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作為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采取低起點、嚴要求、勤訓練的策略,使學生逐漸上路,掌握提問的要領。
三、采取多種不同的方式鼓勵學生提問,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
問題的提出需要一個完整的思考過程,為了引導學生樂于經歷這樣一個思考過程,要調動小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我們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評價激勵。首先要求家長配合,學生放學回家,要求家長們問一問,今天你在學校提問了嗎?提了幾個問題?當時你提問時的情景是怎么樣的,讓小學生跟家長口述。同時要求家長對孩子提問題的情況進行口頭評價,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提出問題后,把主動權放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評價哪個問題提得好,好在哪里,對那些有創新性的問題,教師的表揚和鼓勵不僅僅滿足于“好”“不錯”等簡單的評價,“真了不起”“和老師的想法一致”等話語讓學生充滿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其次,在每個班設立提問題的獎項,一年級學生重在提問題的多少,二年級以上重在提出問題的質量。每學期定期舉行一次提問題能力的評比,根據成績各班評選出“數學提問題大王”進行獎勵。不僅獎勵提問題多的學生,也獎勵有進步的學生,這樣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俗話說,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勇于提出問題,最終形成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伊通鎮第三小學)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