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琳琳
摘 要:在影響高校發展的諸多因素中,教學質量一直是各高校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教師是高校的主體,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工作中,居于首要的、中心的地位。提高教學質量進而提升競爭力,教師的素質和隊伍的建設至關重要,是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首要環節。本文以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為切入點,從六個方面論述高校發展中師資隊伍建設應處理好的關系。
關鍵詞:高等院校;師資隊伍建設
要使高校真正擔負起“人才培養、發展科學技術、推進思想文化建設、促社會進步”的重要的社會職能,必須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第一位。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懂得高等教育規律,又紅又專的教師隊伍,是一項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也是增強高校辦學實力的關鍵。而要實現高校的培養目標,必須采取一系列具體而實際的措施,處理好師資隊伍建設的各種關系。加強師資建設,增強教師的工作責任心、樹立良好的教風,則需要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手段,致力提高教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而這其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是要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關系。
一、政治和業務的關系
政治和業務的關系就是“紅”與“專”的關系。“紅”就是要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忠誠高等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專”就是學習和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專不等于紅,但紅必須專。
通過學院教研課題的調查,聯系到教師隊伍的現實情況,大部分教師是“紅”“專”結合的,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在高等教育事業中做出了很大成績,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也應該看到,在教師隊伍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迫切需要提高其政治、業務素質。
提高教師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應努力做到: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研究高等教育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勇于探索、開拓和創新;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和實踐動手能力,還要有勤于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有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工作作風和治學態度。
二、理論和實際的關系
在高校的教學過程中,解決好理論和實際的關系至關重要。高校教育的外部關系規律要求“高校為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服務”。當高校的人才培養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即不能很好地為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服務時,必須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高等教育的內部關系要求“高校必須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培養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優化,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當高校的人才培養不能很好地符合人才培養目標時,則必須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使人才培養方案、培養途徑更好地與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相協調,從而使人才培養更好地符合人才培養目標。因此,人才培養改革的過程,就是變不適應為適應,變不協調為協調,實質上是主動適應社會的過程。它不僅僅是教學方法,也是教學的目的。因為,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要求,是“靠得住、用得上”,這就需要高校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解決理論認識問題和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教學內容上,高校主要是以專業理論和實踐教學為主線,理論不僅需要在實踐中運用,更需要在運用中得到充實和發展。
解決好理論和實際的關系,首先要求教師要切實增強自身的理論功底,這是教師的基本功,理論功底不深,聯系實際則無從談起。其次,需要教師在深入實際上花大氣力,下大功夫。理論聯系實際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把專業理論與我國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實際有機結合起來,深入社會實際。使教師深入基層,體驗社會,了解實際,增加感性認識,切實改進教學工作。
三、教學和科研的關系
教學和科研相輔相成、互為促進。對高校而言,必須確立“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的指導思想。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務,高校的所有工作,都要為搞好教學這個中心服務。作為教師,搞好教學是天職,而要搞好教學,必須搞好科研。科研上不去,提高教學質量是空話。科研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科研搞好了,才能進一步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水平,更好地運用理論回答和解決現實中的重大問題。
對于教學和科研。必須加強領導,統一規劃,確定選題,精心組織,要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深入開展與教學、與現實有緊密聯系的課題的研究,造就培養教師隊伍,提高教學質量。
四、數量和質量關系
高校教師隊伍建設要堅持科學發展觀,以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優化師資隊伍結構為宗旨,抓好數量和質量的關系,實現師資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在這方面,應從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學緣結構入手。年齡結構上,做到老、中、青教師人數搭配科學合理,注重教師隊伍的長線潛力,防止斷層;學歷結構上,博士、碩士的人數比例要合理,分布相對科學,形成整體良好的學術梯隊;職稱結構上,高級、中級、初級職稱的比例關系要適中,分布相對均衡,陣容齊整,保持活力;學緣結構上,盡可能做到教師來源多樣化,不應僅僅集中在少數高校畢業生中。
五、嚴格要求與關心體貼的關系
加強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既要嚴格要求,也要關心體貼,兩者不可或缺。要把激勵、競爭機制貫穿到各項制度之中,鼓勵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貴在檢查和落實,嚴格執行,促使教師積極進取,發奮向上。
對教師既嚴格要求,又關心體貼,就是要以積極負責的態度,努力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對經過努力能夠解決的問題,要抓緊解決。要積極辦好教師關心的事情、對不能馬上解決的實際問題,要耐心向教師解釋清楚,并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加以解決。總之,要想教師所想,急教師所急,努力創造良好的環境,使教師心情舒暢地積極努力工作。
六、年青教師培養和老教師傳幫帶的關系
在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中,還存在一對互相依托關系,就是青年教師培養和老教師傳幫帶的關系。表現在,如何促進和幫助年青教師不斷成長進步和如何進一步發揮老教師的作用,利用其傳幫帶作用。不斷提高年青教師的素質。
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這個中心環節,充分發揮老教師的作用,帶動年青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鍛煉成長。要一以貫之的堅持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做法,實施新老教師結對子工程。老教師言傳身教,傳思想、幫業務、帶作風;新教師盡快成長,學方法、悉規律、找路子。既要明確分工,更要集體研究。年青教師既要隨堂聽課,虛心向老教師學習,老教師也要隨時聽課,對年青教師予以指導幫助。
年青教師是學校的未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導力量。老教師要把培養年青教師視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滿腔熱情,言傳身教,精心栽培,積極為高教事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年青教師要尊重老教師的勞動,放下架子,虛心求教,切實把老教師的教學方法、經驗學到手、用得活,努力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學校的要求,后來居上。新老教師互相促進,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一起搞好教學和科研工作。
參考文獻:
[1]董其珍.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建構與專業發展[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05).
[2]李小慶,王果勝.關于我國高校教師教學評價的幾點思考[J].求實,2012(S1).
[3]劉麗姣. 論大學英語教師專業倫理的價值[J].考試與評價,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