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明
摘 要:高中音樂教學中,音樂鑒賞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師在教授賞析時,一是要清晰音樂發展史的主線,理清教學思路;二是要多學科交叉,輔助提升音樂欣賞水平;三是要根據不同的學生特質,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簡稱因材施教。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古典音樂;賞析;策略
在進入到高中以后,學生對音樂大致已有了八九年的學習,已初步具備了音樂鑒賞的能力,在高中要加以提升和強化,所以選擇了比較有難度的古典樂曲來鑒賞,古典樂曲分中西方,接下來筆者就以西方古典音樂為例,談談古典音樂的鑒賞策略。
一、清晰音樂歷史發展進程,明確教學思路
在開始講解西方古典音樂時正如筆者上述所說,會大概理清一下古典音樂發展的歷史進程,比如筆者根據自己的總結,把西方古典音樂發展歸納為這幾個時期:巴洛克音樂—維也納古典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現代,這樣一個清晰的發展進程,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點,教學結構清晰,也有利于提升學生音樂欣賞的理論素養。在學生們明確了這些階段以后,舉個例子,筆者在講述巴洛克的時候會大概地描述一下什么是巴洛克,什么是藝術中的巴洛克風格,鑒于學生理解的有限性,筆者不會太深入地講解,只是做一些概念性的描述,在這一系列的鋪墊之后,接下來會對于巴洛克音樂風格的代表人物做一個大概的介紹,像典型人物巴赫,對于他的一些作品的特點會做一些詳細地講解,就這樣循序漸進,讓學生有重點、有意識地去聽,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作品的了解。
二、全方位學習,提升音樂鑒賞水平
任何形式的藝術都不會是孤立存在的,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本就如此,文化是一定時期經濟政治的反映,音樂能反映當時的一個社會政治面貌,也能看到國家人民生活的一個狀態。音樂是不可以獨立存在的,也不可能獨立存在,它與其他學科都有一定的關聯,在各學科的不斷促進下持續向前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這些音樂的時候,要注意聯系一下音樂發生的有關背景,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創作的情感,比如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下貝多芬在創造這首曲子的時候當時的一個大的社會背景,貝多芬本人當時的狀況、創造動機是什么,也可以引領學生想象一下拿破侖當時馳騁沙場時的壯觀景象。
總之,高中古典音樂欣賞是這一階段中重要的部分,是學生真正邁入音樂殿堂、提升自身藝術修養和提升鑒賞水平的一個重要臺階,所以,教師在這一階段的古典音樂鑒賞直接影響學生的藝術素養的提升,上述所提到的兩個方法策略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能夠更加合理地指導教學者的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陳明.淺談高中《音樂鑒賞》模塊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1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