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鋆
【摘要】地方商業銀行是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輸血實體經濟、促進金融市場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將從地方商業銀行的角度,對其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地方商業銀行 風險管理 表外業務 互聯網金融
一、地方商業銀行風險的識別與分析
據銀監會統計,2013年我國社會總融資規模達17.29萬億元,其中銀行貸款達(含本外幣)9.48萬億元,占比為54.5%。銀行在社會金融體系中仍占據著核心地位。目前地方商業銀行主要由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等組成(目前許多農村信用合作社已改制成為農村商業銀行)。以城市商業銀行為例,來自銀監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底,我國共有城市商業銀行144家,資產規模和盈利能力均有不錯的增長。但隨著之前刺激性經濟政策的出臺,銀行在擴大信貸規模的同時,其風險也在增加。2013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回升至1%,壞賬風險加劇。而隨著國家推動金融市場進程的加快,地方商業銀行在艱難的生存中更不斷感覺來自市場競爭的壓力。
未來隨著競爭的加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部分實體經濟風險的回流侵襲,地方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可能會進一步加大,主要表現在:一是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掀起的金融脫媒化。互聯網在金融領域的延伸,使得資本可以越過金融中介在需求雙方之間建立直接聯系,加速了金融脫媒趨勢,同時也加大了金融監管風險。余額寶、微信理財、P2P等的火熱在反映民眾投資熱情的同時,也造成大量銀行客戶分流并引發監管風險。同時,銀行自身也在不斷將資產由表內向表外轉移,其表內資產已由早期的90%以上下降到如今的50%左右。二是以地方融資平臺和房地產等為代表的重點風險點。前幾年地方基建投資的高漲帶動了地方融資平臺的高速發展,并由此形成了天量債務規模。許多金融研究機構預測中國地方負債規模可能在20~25萬億左右,而2013年底我國銀行資產規模才148萬億左右。地方融資平臺同地方商業銀行的密切聯系使得這種債務違約的信用風險很可能會給地方商業銀行釀成巨大甚至難以挽回的損失。而地方商業銀行通過貸款、信托項目等對房地產的深度介入也使得地方銀行將自己的未來發展同房地產行業捆綁起來,這種賭徒式的風險押注是商業銀行不能承受的。三是金融體制改革帶來的銀行競爭風險。國家和有關部門承諾在未來幾年會逐步確立由市場主導的利率調節機制,并推動放開民間資本進入市場,建立銀行破產機制。這些金融體制的改革會對銀行賴以生存的息差收入造成重創,加劇銀行間本就激烈的競爭。此外,來自監管體系之外的影子銀行、地下錢莊等監外資本也會對銀行的經營甚至金融體系造成巨大的破壞性風險。
二、推進地方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和加強風險管理的措施和建議
(一)加快業務創新,確立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增長模式
業務發展同風險管理并不是截然對立的,風險管理的同義詞并不是業務關停。部分地方商業銀行錯誤的認為風險管理就是不發展業務,卻使得自己反而陷入更加困頓難以自拔的經營危機中。當然為了業務發展而無視風險管理的盲動模式則是另一種偏見。地方商業銀行應在業務發展中加強風險管理,通過風險管理推進業務創新。地方銀行應該變過去賣方市場下過于依賴息差和手續費收入的簡單增長模式,確立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增長模式。如余額寶,支付寶只是簡單的將貨幣基金同第三方支付進行對接,卻因為帶動客戶體驗的改善和價值的增長,在短短幾個月間就突破8000萬用戶,基金規模達5000億。地方商業銀行應該依托自身的金融優勢,加快同互聯網的融合,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推進產業鏈延伸,在為客戶提供價值服務的同時贏得自身增長。地方商業銀行可以積極發展金融咨詢、代理等,也可結合自己的信用體系經驗為第三方企業提供信用管理支持等。
(二)健全規章制度,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風險管理是銀行控制業務風箏放飛的牽引線,地方商業銀行應改變過去“重業務輕風險”的觀念,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增強對風險管理內涵的認識和理解。地方商業銀行應建立起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將傳統的信用風險管理模式擴大為貫穿銀行經營全過程的全面風險管理模式,建立起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反饋的防范體系。加快銀行股權結構的多元化建設,推動建立起產權明晰、相互制約的治理機構。同時,健全規章制度建設,對銀行的業務流程從風險防控角度重新優化設計,嚴格銀行的授信、審核、貸款發放、貸后管理等過程。建立高層次獨立于銀行職能部門之外的風險管理機構,加強對銀行風險管理的領導和執行。加強銀行風控隊伍建設,建設高效優質的銀行風險管理團隊。
(三)強化機構監管,引導銀行業規范有序發展
目前,受制于我國行政體制的影響,地方商業銀行在業務發展過程中仍然會受到地方政府的掣肘,極大地影響了地方商業銀行的經營自主性。在地方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準確定位地方商業銀行,將地方商業銀行的發展完全交由市場主導,減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地方商業銀行的行政干預。政府和監管部門應充任制度的執行者和監管者,加強對銀行經營秩序的維持和對破壞者的懲處。同時,政府和監管機構應加強對金融市場的調研分析和法制建設,在加快推進銀行業的全面市場化的同時,用制度去指導和規范銀行業有序發展。
三、結論
銀行是現代金融體系的核心,其發展和風險管理水平直接影響金融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穩定。地方商業銀行應樹立全面風險管理意識,加快業務創新,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從自身做好風險管理;同時政府和職能部門也應積極發揮作用,為銀行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李華.淺析商業銀行加強風險控制的重要性[J].中外企業文化.2014(02).
[2]遲占霞.論我國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J].法制與社會.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