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提出了所得稅匯算清繳的基本概念,接著從應調增未調增應納稅、應調減未調減應納稅、表征單等多個方面,對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中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歸納與總結,最后,就前面分析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優化和解決措施,旨在為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實踐工作帶去一些幫助。
【關鍵詞】所得稅 匯算清繳 問題 措施
國家國稅局對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界定如下:自納稅年度終止日起(5個工作日或實際停止經營的60天內),納稅人依據國家稅收法規等計算出自身本納稅年度的應納所得稅額,并及時向稅務機關繳納和結清當年企業所得稅稅款的行為。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對于企業的年度財務工作有很大影響,筆者基于其自身從業經驗,對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中的問題及對策展開了分析,力求對調整納稅調整、節約稅費提供有效指導。
一、目前國企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應調增未調增應納稅所得的主要問題
第一,不合規的利息費用未及時調整。第二,個人費用等稅前沒有及時扣除。例如,某公司2012年企業所得稅中,多輛車輛的油票和個人購買物品等費用都被視為是公司費用支出,該類賬務以個人名義產生,在稅前不應予以列支。第三,費用間的隨意支出嚴重。例如,公司購買文件柜、鐵皮柜等資本化費用,應及時調節為當期利潤,以減少應納稅所得額之嫌疑。第四,使用不合規票據。例如,A公司2011年電話費定額發票、老板發票等費用共計14243.22元,這些票據便不能用于稅前抵扣,而應及時予以調整。
(二)應調減未調減應納稅所得的主要問題
第一,不應扣除的成本費用,如多結轉的生產成本費用,沒有及時做好應納稅所得;第二,沒有按要求對權益性投資所得(如居民間的合法股息、紅利等)進行應納稅所得調整;第三,農林牧漁業項目的經營所得,未調減應納稅所得。例如,某企業主營蔬菜和谷物,其從業經營所得,應全額調減為應納稅所得。然而,實際中卻有不少企業會減半調半,甚至是全額調減。第四,與環保、節能節水項目經營所得(如公司處理公共垃圾、污水所得),未按需列為調減應納稅所得。
(三)表證單等書面資料和程序的設計存在諸多漏洞
目前,匯算清繳工作在書面資料(如表征單)和程序設計上還存在很多漏洞,這就導致很多企業在會計處理中,擅自沖減財務費用,甚至將某項費用拋開,以形成稅費少繳甚至是漏繳等諸多問題。在現實中,有不少企業會將其自行購置的產品贈送給客戶或是以工資形式發放勞務費用,并將其視為費用處理,這實質上屬于視同銷售行為,甚至還有些企業將車輛違規及稅收滯納金等列為費用范疇。
(四)疏于對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風險防范
在目前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制度下,納稅人被譽為是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的基本主體,由于其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及稅務機關等因素影響,導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業務的不遵從,從而出現一系列風險,企業理應承擔自行申報、核繳及對匯繳結果負責等多項責任。但由于其自身對匯算清繳缺乏風險防范意識,且未深入解讀政策或基本程序,未對納稅人自行核繳結果做出科學審核與評估,從而導致各種風險及損失出現。
二、完善國企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的措施和思考
(一)明確納稅范圍,流程與職責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操作規程》,是征納雙方進行稅費匯算和清繳的重要標尺和前提。應調增未調增應納稅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問題,原因在于企業所得稅減免、虧損彌補、財產損失、稅前扣除等具體政策執行都與匯算清繳期有關,而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規定的匯算清繳期限不一致,稅法和會計準則的計算口徑也存在差異。為此,要全面把握其所處階段及實際崗位所要運用的各類文書,了解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過程中的基本流程,對不合規的利息費用,應及時將其調增為應納稅所得。此外,稅務機關還應及時提醒納稅人在法定期限內,對稅務核算、繳納等工作及注意事項,違規責任等進行疏導。而對于納稅人來說,他們也必須深入領會匯算清繳的具體操作流程,要根據法定程序在相應的期限內,及時向稅務機關申報各項涉稅事宜。
(二)及時清查和注意納稅調減項目
首先,對少記營業成本,應計算沖減當期利潤。企業財務人員在年底進行結賬前,要對存貨賬目進行仔細核對,針對哪些少記營業成本的錯賬,應及時將其調減為當期利潤。如果是涉及多個會計科目,無法調減利潤,則需在多個會計科目間予以分攤。其次,以往的廣告或企業宣傳費等,也應及時沖減為當年所得額。如果企業廣告費用年度超標,則在當年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依法進行條件處理。再者,不合規的各項準備金,轉回時應做好納稅調減。會計同稅法存在較大區別,對于企業資產來說,會計上和稅法上的計稅數額或標準,在資產減值中有較多不同。企業在后續對資產進行處置的過程中,應將其年前已作納稅調增的費用,及時調減為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三)簡化表征單書,優化程序設計
一方面,要做到“標本兼治”,要對涉稅資料報送進行簡化。對于納稅人所面臨的涉稅資料多、報送難度大等問題,稅務機關應從源頭上予以控制;要認真梳理涉稅事項,以最新政策文件為基準,切實規范地方的涉稅資料的報送狀況;要對表征單書進行“整合瘦身”,實現整合與歸并。要全面提高辦稅效能,以數據集成為中心,認真梳理各類表證單書,并將其集中歸檔為《涉稅事項申請單》,與此同時,還應借助計算機來填寫表征單,而后讓納稅人去蓋章和確認;另一方面,要優化程序設計,為納稅人填寫申報表申報提供更多便利,從而全面提升征稅機關的辦稅效率,實現稅收的低碳環保。
(四)科學防控所得稅匯算清繳風險
首先,開展稅收業務培訓。納稅人在開展所得稅匯算清繳前,應定期對財會辦稅員進行企業所得稅業務知識培訓,如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風險防控和申報表填報要求等。其次,合理把握和調整稅會差異。會計和所得稅法間有著本質上區別,因此納稅人在開展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及時調整兩者間的差異,尤其是要根據稅法規定及要求,來核算繳納所得稅稅款,減少風險的沖擊。再者,納稅人應抓住政策和時機,以法律規定和基本程序為前提,適時聘請注冊稅務師事務所,并出具審核與鑒證證明,根據稅法和稅務機關的基本要求,對報送備案、審批資料進行報送,將匯算清繳中的各類風險將至最低。
三、結束語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帶有明顯的政策性與時效性,它是提高企業所得稅辦稅效率的重要舉措。目前,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上,我國各級國稅機關已取得了較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各種各有的問題。未來,我們應持續探索和研究所得稅匯繳工作模式,促進其規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紅云.新所得稅匯算清繳中扣除調整項目的會計和稅法差異[J].商業會計.2009(05).
[2]陳華.做好所得稅匯算清繳的具體舉措及風險規避[J].商業會計.2009(05).
作者簡介:王彬(1972-),女,陜西華縣人,金堆城鉬業集團有限公司西安物產經營部財務主管,會計師,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