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莉
摘 要:班集體是學校教育的前沿陣地,班主任是這個前沿陣地上的組織者和指揮者,將對班集體的成長和學生的發展起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新課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尤其任重而道遠。“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 這一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2年9月,我生完小孩回到學校接了一個“舉世聞名”的班級,管理不到1天就會生出很多無力感,對這樣的學生就會有很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教育方法。
關鍵詞:班主任 教學體會 特殊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4(c)-0185-01
1 心靈溝通—— 讓學生內心觸動,促其改變
曾經有人說過“最大的觸動莫過于心靈的顫動。”其實心靈溝通簡單點就是談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思想教育、說服教育。大思想家孔子也說過:“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要做好說服教育首先要做好準備工作:一是要從綜合了解所有學生。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這就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了解了病因才能對癥下藥。二是對特殊學生要相同對待,讓他們充滿期待,讓班級充滿愛。就是要喜歡這些學生,讓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為好學生。如果他們不自信,不喜歡學習,就不能視為成功的教育。其次,確定談話內容,也就是說談什么。我大多是以“情”入題,以“愛”為結束。情,就是說要相信他、喜歡他所喜歡的話題,讓這次談話能有個談下去的基礎。愛,就是用他對整個班級產生的真情,讓他自己去打動他,讓他愧疚,讓他內心深處為之震顫,從心底里與你的談話產生共鳴。此時的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心悅誠服的聽從你的教育。你讓他做什么,他就會心甘情愿地做。最終實現徹底的轉變。唐國斌是一個不愿與人交流的小孩,什么事都是我行我束,慢慢就變得孤僻古怪起來,家長也十分著急,不知所措。我了解到他最愛看動畫片《熊出沒》,我也去全部看了一遍,然后找他談論里面的角色,漸漸的,他內心受到震撼,從而使他從內心深處產生改變的愿望。這樣一年多堅持下來,他逐漸的轉變了。每天早上還要來給我打招呼,也開始與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了,與父母也有所交流了,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了。曾經看過一本書,說:“教育是塑造心靈的藝術,孩子的心是一塊奇怪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照射出“激勵的陽光”,不灑下“友愛的甘露”,讓孩子們健康、自信、快樂地成長呢?
2 增強零距離,提升自信心,促其轉化
提供各種能讓學生表現的機會,讓“特殊生”也參與進來,使他們融入到集體中去,在參與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鍛煉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找到他們的優點,以增強他們轉變的動力和自信心。這種方式的關鍵是要讓“特殊生”感覺到自己也是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激發他的自信心。我班有一名特殊的學生,(智商只有45)同學的任何吃的、玩的東西,只要被他看見,那將是他囊中之物,另外經常在課堂中尖叫亂跑,擾亂課堂秩序,同學們都不喜歡他。我也曾想讓他休學,但他那張稚嫩的臉蛋讓我不忍心。一天,我便叫鄧渝濤來辦公室背古詩,他居然全都能背誦,辦公室的老師都很驚訝,便向他豎起了大拇指,還夸贊了一番,這時,我卻看到了他的嘴角有一絲靦腆的笑容。我便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他的家長。以后,我便讓他發放學生的家庭作業本,(這本是科代表的事)居然一個都沒有發錯,我就在班級的喜報欄中貼出了喜報,他可高興了。后來,學校做大掃除,他總是去干最累最臟的活,同學們也漸漸的喜歡他了。
3 有一(友誼)幫一,幫助轉化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是我們經常說的。我在班上就實施“有一(友誼)幫一”活動計劃,讓“特殊生”與優生搭配,當然在選擇優生的過程中,我也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和開導,選擇了一些樂于幫助同學的優生。盡量實行同坐、同路,受到潛移默化的效果,使他們在有意無意中得到進步。這種方式還有個關鍵是被結對的優生一定要性格溫和,立場堅定,不會受不良習慣和風氣的影響。就這樣,我班的風氣好多了。
4 認真對待家訪,做好家訪的準備并定時家訪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那么,不管老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里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里折射出來。而學校里復雜的教育過程中的一切困難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所以班主任應該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做好應對各種家庭環境的預案,真誠地走進學生的家庭,幫助家長改進家庭教育的方法。并加強學校、班主任與家庭之間的聯系,轉化學生不良的心理陰影或品行,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堅持不懈地抓,促使他們學習、行為等習慣的養成
教育是一項大工程。而教育好特殊學生是一項超大工程。誰想“一針見效”,就必然會面對失敗。我所面對的都是小學生,他們還是心智未成熟的孩子,有一些瑕疵是正常現象。他們那種今天改了,馬上又犯了或者過幾天又犯了的情況,其實是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的。因此,作為班主任要有三心“愛心、耐心、恒心”,必須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對那些經常犯錯的孩子更是要反復抓,和他們打持久戰,才能達到轉化的目的。
6 身體力行,作好表率
俗話說:“打鐵先得自身硬”。我時常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來量化自己。小學生易于效仿,這是特征,班主任的舉止言行對學生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作為班主任,加強自身的修養,時時處處給學生以啟迪和示范作用,是強化德育、管理好班級的先決條件。讓學生能真切的感受到老師是他們人生道路上的明燈,這樣學生就能將老師作為榜樣進行一定的模仿,同樣,對老師的教誨也就樂與接受。
一句話說完,對特殊生的教育,要先明原因,因人而異,因人施教,讓他們真正明白教師的話就是“圣旨”,才能事半功倍,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 唐萬芳.談談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J].科學教育家,2009(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