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壽文
【摘要】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工具,它的出現給教育帶來了很多新的希望,為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讓小學生們重新對語文產生了新的認識,他們對語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綜合實力和學習水平。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多媒體;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引導學生探究和獲取知識,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借助多媒體將趣味融合到課堂的每一環節中,從而追求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多媒體課件對于小學語文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使用多媒體制作課件,應遵循合理的原則,決不能生搬硬套,要使其最大限度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教材中的每篇課文都是相關教育專家精心選取的,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但是其中涉及到的人和事往往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圈較遠,如果僅憑教材和黑板,教師很難將課文內容全方位地呈現給小學生。眾所周知,多媒體可以為人們提供具體、形象的畫面,在教學中的普及率非常高,因此,教師完全可以將多媒體引入進來,展示豐富的畫面、創設有趣的情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草原》這課時,我就和學生一起在網上找了幾幅壯闊錦繡的草原風光圖,先讓學生通過視覺欣賞草原的迷人景色:天底下一碧千里,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讓學生看著這些畫面聯想此時此刻草原上會出現的各種聲響:叭叭的鞭子聲,得得的馬蹄聲,哞哞的牛羊聲。在這聲、色交融的世界里,我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讓自己變成一個草原上的勇士,跟隨著作者的腳步一起馳騁在廣闊的大草原上,享受藍天、白云、草地構成的完美景象,這樣學生即使沒有去過大草原,也能感受到草原上一草一木所傳達給我們的美妙氣息。
二、把多媒體與語文教學目標及課文內容相結合
多媒體是為教學服務的,在運用時應注意與教學目標、文章內容相聯系,注重它們之間的相關性,將內容通過適當的手段展示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思維激蕩開來,伸進去,以便更好地理解課文。反之,多媒體運用若與教學內容相脫節,必將事與愿違。不是任何體裁的文章都適宜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一般來說知識類、說明類的文體較適合運用多媒體。教學中僅靠語言的理解既枯燥又難懂,往往構成語文教學的難點。學生學得無趣又累,而用多媒體則可輕易突破這些難點,同時師生可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對語言的分析與品味上。如教學《海底世界》一文時,由于農村孩子多數沒看過海底世界是個什么樣子,無論教師講得怎樣天花亂墜,如何精彩,學生都沒什么反應。若使用課件展示,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學生邊看課件邊學句子,仿佛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突破知識難點
1、“重難點”無疑是一篇文章的精髓所在,是文章的靈魂所在。積極引導學生突破學習重點與難點,是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例如《梅蘭芳練功》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朗讀、詞句品讀理解詞語,體悟梅蘭芳的勤奮和頑強。我們需要綜合運用多媒體技術的特點與功能,降低學習難度,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有所得,有所學,使得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得到順利解決。
2、打破常規,突破難點。多媒體技術具有圖文并茂、聲形兼備的技術優勢,利用這一技術手段,可以使抽象的文字變得形象具體,將概括的語言轉化為可以感知的事物。例如,教學《草船借箭》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三國鼎立前的形勢,再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員,這樣就可以有效化解知識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能使學生學習知識,還要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促進其共同的成長和進步。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豐富資源,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加大語文教學的密度和容量。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可以實現小組間的協作學習,這樣教師走下講臺,就成了學生的指導者,使師生間形成一
種雙向參與和平等協作的關系。這種關系可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行相互間的討論和交流,加上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動力,同時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被動的學習者,對于知識的獲取總是在教師的嚴格控制下進行的,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育,學生的個性受到了壓制,思維也受到了禁錮。這樣學生的學習完全都是死記硬背和機械式的運用,根本談不上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不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多媒體的運用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有了重要保證。多媒體可以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設輕松和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消除緊張心理,實現學生的主人翁地位,進入思維學習的最佳狀態。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思考,積極思維,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展現和張揚,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激活和培養。
六、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學生寫作時有無病呻吟之感,很難寫出有創意、結構完整的文章。針對學生的這一現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范文賞析,可以為學生的創作創設素材情境,啟迪學生的創作思維,還可以提供專題性素材供學生選用。這樣教學,使學生在習作過程中胸有成竹,做到下筆有神,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比如,在一次習作練習中,我給學生設計的題目是“家鄉巨變”,這一題目是提前兩周時間布置給學生的,學生可以在家里從網上搜索有關“家鄉巨變”的信息,通過網絡搜索閱讀,感悟家鄉的歷史和現在,從而體會到家鄉的變化。通過這一變化,使學生產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另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范文片段和部分精彩的家鄉視頻剪影,以提醒學生在寫作時應注意描寫的技巧,做到小處著眼,從細節寫起,文章要有靈魂等。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周邊地區的變化情況,如景點建設、公共設施建設、經濟特色等,有效激發學生對變化的想象力,寫作靈感頓時迸發,創作熱情高漲,收到很好的習作效果。
總之,把多媒體技術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給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方法,使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對優化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效果起到了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科學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便真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紅衛.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3(01)
[2]朱曉民.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狀況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2(05)[3]王潔.淺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0(10)
[4]劉潔.讓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凸顯學生主體地位[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16)
[5]牛友莉.談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J].考試周刊,2013,(104).
[6]徐振奇.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有效利用[J].新課程,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