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維勇
【文章摘要】
體育教學是學校培養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項不可忽視的教育內容。但從國家教育部和體委等部門對全國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的調查來看,現下的中小學生與十年前相比,在耐力和柔韌性等方面均有明顯的下降趨勢。據調查分析,體育鍛煉不夠或缺失是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本文即對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做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
中小學;體育;現狀
1 中小學體育教學現狀
1.1 教師對新課改存在誤讀
新課改之后,有很多教師都認為,要重視學生的主題地位就是要讓課堂的主動權和進度完全交由學生來掌握,而這樣寫去就極易形成“放羊式”課堂,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越來越懶散,而且也很難學到相應的知識技能。同時,還有一部分教師在實施新課改之后便保持觀望的態度,坐等借鑒其他地方的成功經驗以降低自身的教學風險。
1.2 中小學體育課開設狀況堪憂
據調查顯示,總體來看,目前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的開設情況差強人意,年級越高,體育課的開設就越少,學校選擇了犧牲學生的鍛煉時間去應對接二連三的考試。我國的經濟、文化、科技等等都在發展,而青少年的體質卻在逐年下降。
1.3 教學內容和教學設施陳舊
以往中小學體育課教授什么內容,現在依舊教授什么內容,這就是我國大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之一。教師根本不考慮因年齡施教、因課標要求施教。同時,一些學校連常用的體育器材都殘缺不全,環形跑道、籃球場等坑坑洼洼常年失修,僅有的一些器材也閑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損。
1.4 因安全問題而取消體育項目
近幾年常出現關于中小學生在體育課上因運動過度或準備活動不足等導致學生死亡的報道。類似的報道中,只要學生發生此種事故,不論校方是否承擔主要責任,都會承擔輿論的壓力。因此,很多學校都選擇取消一些學生本該學習的體育項目,這種消極的處理方式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1.5 師資結構不合理
眾所周知,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師并非體育專業出身,而是臨時編排的或是返聘退休的老教師,不論他們所學的專業知識是什么,簡單培訓一下即可上崗,這對學生的安全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除此之外,也存在體育專業出身的老師最后不愿意擔任體育老師的情況,通常情況下是因為學校所給的待遇問題。
2 解決對策與建議
2.1 組織教師進行專業交流、培訓
由于部分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存在誤區,進而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錯誤的教學方法,就難以達到課改本身的目的,因此,相關教育部門應組織該地區的體育教師進行交流培訓或者舉行研討會,讓大家共同探討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2.2 相關教育部門應對中小學體育課程的開設量實行監督
針對中小學體育課開設情況不佳的問題,僅靠要求學校單方面保證體育課程的開設量達到標準是不夠的,還需要相關教育部門對其進行監督和不定期調查,以確保中小學生能有最基本的鍛煉。同時,還可采取突擊調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或現場提問,以了解最真實的教學情況。
2.3 加大教育投入
相比城市而言,我國農村的體育設施更是殘缺不齊。因此,相關教育部門和學校自身都應加大教育投入,購置基本的體育器材,并定期進行檢查維修。
2.4 引入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
提高教學質量是新課標的要求之一,體育課也不例外。因此,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嘗試引入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以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同時,教師在引入新的內容時,要考慮到該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階段以及安全與否等。
2.5 將體育課中的準備活動落到實處
對于所謂的“準備活動”,不僅學生,教師方面都習慣于走形式路線,并不看重其作用,殊不知體育課中很多意外事故皆因準備活動不足引起。因此,學校選擇取消部分體育項目,不如選擇重視課前的準備活動。學生和教師對做準備活動有所懈怠,無非是因為太過枯燥乏味。而且,以往的準備活動都是一些基本操,沒有專門性的活動,這對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育項目并沒有起到輔助作用。因此,準備活動的編排上也需要著重考慮。
2.6 提高體育教師待遇,增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出于對學生的安全負責,對于那些非體育專業出身的或是返聘的教師,學校應予以恰當安排,不應讓其繼續教授體育課。同時,還應當相應地提高體育教師的工資待遇,以招收專業對口的青年教師來教學。在評選優秀教師時,對于貢獻大、能力強、素質全面的教師要優先評選,以鼓勵其他教師。
結語:綜上所述,我國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學不良現狀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因而也絕非輕而易舉就能解決,它需要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一同努力,還必須得到社會各方面,尤其是各級政府的配合。但我們深信,隨著我國科教文衛體的全面發展,中小學的體育教學也會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姜玉澤,尹海立,鄧永明.山東省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05(05)
[2]王懷虎,楊芳,魏玉琴.甘肅省中小學校開展“陽光體育”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1)
[3]毛振明,賴天德,陳雁飛,馬凌. ?關于完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建議(上)——體育課程性質的表述和目標體系的討論[J]. 體育學刊.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