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化 江文龍
摘要: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是職業學校發展永恒的主題,更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江蘇省沭陽中等專業學校不斷加強教科研基地建設,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舉措得當,效果明顯。
關鍵詞:教科研基地;建設;質量;提升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C-(2014)12-0058-02
一、科學規劃、分類建設教科研基地
江蘇省沭陽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沭陽中專校”)把師資隊伍建設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相結合,統籌于學校發展之中,合理規劃建設教科研基地,共組建了文化類、機電類、商貿類、汽車類4個教科研基地,并提出了“科研引領、能教會做、德藝雙馨、專兼結合”的教科研教師團隊建設理念。以教科研基地建設全面帶動教師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職業能力和教學能力提升。學校選派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參加科研和技術服務,接受業務培訓,提高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和職教師資培訓,提高專業能力和職業教育教學能力。教科研基地建設也培養了一批專業帶頭人,他們將成為專業能力強、教學業務精,善于學習、善于創新,且具有一定行業影響力的中等職業教育行家。
二、形成鮮明的教科研基地教學活動范式
(一)描準“五課”教研,突出課堂教學實效
兩年來,教學團隊緊緊圍繞“備課、上課、聽課、說課、評課”五個重點,突出強調從設計、交流、傳授、學習、提升方面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二)推進課程“二次開發”,豐富課程教學資源
學校通過調研企業產品的實際加工過程,企業員工由新手到技術能手的職業成長過程等,按照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認知規律,依據教學項目拍攝了教學視頻,開發、采集了一些優秀課件,多方位、多渠道構建了多媒體課程教學資源庫,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教科研基地教學模式改革提供了基礎。
(三)教學組織形式多樣有效
溫家寶總理說:“教、學、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學才是真學,在做中教才是真教。”兩年來,圍繞如何更加有效地實施“教、學、做合一”模式,教科研基地積極開展教學改革與創新,采用了從單一性向多樣性、從封閉性向開放性、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重發展的多樣化教學組織形式。本著“工學結合,行動導向”的教學理念,直接面向行業、企業,將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作為項目載體,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把企業引進課堂,把課堂帶入市場,實現了課堂教學與典型產品項目實踐、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教學管理與項目管理的有機結合。
(四)課程評價體系開發有效
根據國內外課程發展特點和趨勢,借鑒國外已有的課程評價體系,教科研基地嘗試構建課程設計評價、課程實施評價、課程效果評價的螺旋式結構的發展性課程評價體系,周期性地分析評估課程執行情況、課程實施中的問題,調整課程內容,改進教學管理,形成課程不斷革新的機制。發展性課程評價體系包括以目標為中心的課程設計評價、以過程為中心的課程實施評價和以結果為中心的課程效果評價,三種不同的評價各自呈現螺旋式上升的態勢。
三、教科研基地建設的成果
(一)提升了教師的四種能力
1.進修學習意識增強,專業能力得以提升。教科研基地積極鼓勵教師在職非專業教師攻讀專業學歷,專業教師攻讀第二學歷,提高學歷層次,提升專業能力。兩年來,共有28名教師取得碩士學位。
2.企業鍛煉主動請纓,實踐能力不斷增強。專業教師每兩年到企業不少于兩個月的崗位實踐制度已堅持多年,且作為專業教師年度考核的必備條件。教科研基地精心挑選一批規模大、條件好、專業強的企業作為學校教師實踐基地,每年選派專業教師到基地實踐讓教師走進企業,了解企業,熟悉現代企業管理文化,掌握先進技術和設備操作技能,把握人才需求動態,真正做到生產和學習對接,實習和實訓對接,教學和科研對接。近兩年來,共有128名教師到企業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明顯提高。
3.主動培訓意識強化,職業能力迅速提高。教科研基地創建以來,積極依托學校的技能鑒定所開展技師、高級技師培訓與鑒定,專門制定了津貼標準,鼓勵教師參加職業資格培訓。兩年來,共有45名教師取得技師資格證,23人取得高級技師資格證。
4.精心打造教師隊伍,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兩年來,教科研基地打造了一支校企合作、產教結合、專兼互補的優秀教師團隊,造就了一批技術能手、教學名師、專業領軍人才。學校在2014年上半年省“兩課”評比中,榮獲3個示范課,4個研究課,不僅在全市第一,在全省所有職業學校也名列前茅。學校多次承辦了省市組織的教育教學研究和教學觀摩活動,充分發揮了教科研基地的優質資源共享作用。
(二)提升了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教科研基地的建設,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近兩年來,機械制造類專業學生就業率達100%,對口就業率達82%,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評價滿意度達92%。特別是在2014年的江蘇省學生技能抽測中,學生100%達標,優秀率達80%。
(責任編輯:章躍一)
Abstract: Deepening the curriculum reform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eternal theme 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s. Jiangsu Shuya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onstantly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leads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nhances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and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with feasible measures and obvious effects.
Key word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construction; quality; impro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