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秋
摘 要:“生態課堂”強調學生是一個個具有思想、意識、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種能力的活生生的人,教師要順其自然,遵循規律,通過最優的現代課堂教學設計和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讓他們在課堂上體驗愉悅、成功乃至幸福的感覺。
關鍵詞:生態課堂;人本主義;生活氣息;快樂;可持續發展
“生態系統”是指一定地域或空間內存在的所有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轉換、物質循環代謝和信息傳遞功能的統一體。而“生態課堂”是人本主義的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人的發展為第一要務的教學情境,是一種珍視“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圍。我覺得它們兩者的聯系在于都要順其自然,遵循規律,保持平衡!在這個課堂生態系統中,教師和學生這兩個主要的角色在教學環境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那么如何構建生態課堂,培養優秀人才呢?
首先,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教師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營造一種溫馨、輕松、寬容、明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營造有人情味的“生態課堂”。
這種效果的取得依賴于我們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對每一個學生一點一滴的關愛、鼓勵以及幫助。如我班有一個叫小舒的學生,她非常勤奮刻苦。有一次她單元測驗考得不理想,就在自己的總結中寫出了自己的遺憾和困惑,我看完后寫了一句話:“只要你竭盡全力了,就沒有遺憾!”后來,她在大班會發言的時候提到了這句話。原來,我們的一句鼓勵對在成長道路上的孩子來說,有著多么大的影響!
建立好融洽的師生關系和和諧的課堂氛圍后,我們的教學目標才能實現,我們的教學設計才能得以順利地進行!
第二,教師要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調動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打造有活力的“生態課堂“。
在教學設計中,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用我們的激情和智慧調動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下面,我以具體的課為例:7A第2單元閱讀課Simons favourite football player。
在聽課文、回答問題環節,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記憶力大考驗”,看誰在短時間內記憶的內容多。每聽完一段,我會讓學生回答我設計的和課文內容相關的問題。我還故意提高了聲調,加快了語速,制造了一點緊張的課堂氣氛。我注意到學生們都聚精會神地聽著,生怕漏掉一點信息,每段一結束,我的問題還沒報,學生們的手就爭先恐后地舉起來了,搞得我都不知道喊誰是好,生怕挫傷了沒有喊到的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挑戰自我”這一方式,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
在知識點講授環節,我把詞匯教學放在了一定的語言情境之中。在我講解dream這個單詞的時候,我把學生引入到現實的情境之中,并用英文舉例:Everyone has dreams.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dreams.接著,我提問:“Whats your dream?”小遠說:My dream is to be a teacher.我聽了以后還挺有感觸的,就接著問:“Why do you want to be a teacher?”他非常認真地說:“Because I can teach my students many things.”還有很多學生積極發言,用英語準確表達出自己的夢想。然后,我把句型My dream is to be.寫在了黑板上,讓學生熟記于心。我又接著說:We must work hard to make our dreams come true.最后,我鼓勵他們:“I believe your dreams will come true one day.”我剛講完這句話,講臺下就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我相信,學生們不僅很好地掌握了dream的用法,而且提高了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第三,在教學設計中要融入生活氣息,創造接地氣的“生態課堂”。
真實的東西是最讓學生感興趣的,在教學設計中融入生活氣息的內容,既能讓學生對老師增加親近感,也會讓學生更樂于參與到老師所設計的課堂活動中來。
有一節課是8A Unit4 Do it yourself Reading(2)My cousin and DIY,這篇文章和生活息息相關,孩子們應該很感興趣。
在導入環節,我讓學生展示自己在平時生活中的DIY作品,并且用英文來描述自己的作品,他們的參與熱情很高。然后我再導入到本課的重點Andrew和他的DIY工作。
在我講解not only…but also…連接主語的時候,我先點出了我兒子做DIY手工蛋糕的照片,我說:“Not only my son.”然后我又點出了我兒子的表妹做DIY手工蛋糕的照片,又帶著學生說:“Not only my son but also his cousin likes doing DIY jobs.”借此,我教會學生就近的原則。我把幾乎所有的語言點的講解都放在了一定的生活化的情境之中,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課堂學生的高度參與來看,他們很喜歡這堂課。
最后,“生態課堂”是可持續發展的課堂,是終身教學的起點,絕不是終點。
我們的職責不僅是“授之以魚”,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在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生活的過程中,我們更應該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用我們的自信、樂觀、快樂、堅強和堅持去慢慢地影響每一個學生。就像著名教育家盧梭說的:“教育必須順著自然——也就是順其天性而為,否則必然產生本性斷傷的結果。”因此,我們要用靜待花開享受教育的心態,善待學生、寬容學生、信任學生、激勵學生,讓他們逐步成才。
參考文獻:
[1]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試驗稿)解讀[M].北京:北京師
范大學出版社,2002.
[2]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
[3]吳道存.怎樣教好英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江蘇省揚州市梅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