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澤勤
【摘要】本文作者以“定義”、“意義”及“原則”三個方面為切入點,圍繞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理運用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與探討。旨在于投礫引珠、以一得之見促進小學數學教育的科學探索,進而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育的教學質量及實際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 游戲教學 定義 意義 原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152-02
隨著現代素質教育理念的日漸更新與快速發展,“游戲教學法”以其新穎、別致的內容與形式受到了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廣泛認可與青睞。筆者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對這一先進教育理念進行了認真的研究與探索,以下,僅將自身的研究成果總結、歸納如下。
一、游戲教學法的定義
所謂游戲教學法,即是指將具體的學習內容寓于豐富多彩、新穎別致的課堂游戲之中,促使學生在游戲所創設的輕松、愉悅氛圍之中實現對于所學具體知識點的深刻認識、理解與靈活掌握的一種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游戲教學是寓教于樂、寓教于趣的最佳形式,是能最大程度上誘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實際質量的有效教學形式之一。
二、游戲教學法之于小學數學教學的積極意義
⒈游戲教學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
受到年齡因素的制約,小學一年級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往往較短,通常僅能維持15—20分鐘左右。傳統的滿堂灌、一言堂教學模式違背了小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不僅不利于其學習興趣的激發與調動,同時也無法充分保障課堂的實際學習效率及質量。
除此之外,低年級的小學生往往容易被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活動生動、形象直觀的課堂游戲更是他們所普遍喜聞樂見的事物。由此引申開來,將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巧妙融入到形式多樣、趣味性較強的課堂游戲之中,可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促使學生自覺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放在學習對象上,而這對于激發其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切實提高其學習效率顯然有著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
對此,我有著非常深刻的體會。例如,為了幫助學生鞏固剛學到的“5的加減法”相關內容,我帶領他們在課堂上進行了如下的游戲:首先,同桌兩人自由結合組成游戲小組,其中一人將5枚硬幣任意放在兩只手里,另一位小組成員則根據提示猜測兩手分別有多少硬幣。學生的參與興趣明顯高漲,自身的注意力也都更加集中,且都嘗試了5枚硬幣的不同組合方式:0和5,1和4,2和3,3和2,4和1,5和0。如此,借助猜硬幣這一課堂游戲活動,不僅有效吸引、集中了他們的學習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進一步復習、鞏固了“5的加減法”這一學習內容,真正起到了一舉多得的良好教學效果。
⒉游戲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輕松突破學習重點與難點
一年級小學生抽象思維尚未得到充分發展,其學習過程主要以直觀思維、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學科本身就兼具一定的邏輯性、復雜性與抽象性特征,如此兩者就構成了較為強烈的沖突,同時也為學生實現對于所學數學知識點的更好認識、理解與靈活掌握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不利于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
而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的運用卻可以有效扭轉這一尷尬的教學狀況。如,“分類”是一個較為抽象、籠統的數學概念,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知識積累,在理解與運用時比較困難。因此,在“物體分類”這一內容的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科學合理的進行分類”始終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之一。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我在教學過程中發起了“為小動物找朋友”的課堂游戲活動。首先,我將大象、獅子、梅花鹿、海豚、鯨魚、海豹、蝴蝶、蜜蜂、老鷹等動物的實物圖片一一粘貼在黑板上,之后便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大膽發言將上述多種動物進行分類,陳述分類的理由,并規定最快為動物找到同類朋友的學生小組可以榮獲“最佳分類小組”的光榮稱號。這樣一來,借助“找朋友”這一課堂游戲活動,便巧妙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與情景,使得學生在為動物尋找朋友的同時,初步理解了科學分類的含義,這些顯然都為他們輕松突破這節內容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小學數學運用游戲教學法應當遵循的科學原則
⒈組織課堂游戲必須具有一定的教學目的性
運用游戲教學法的本質在于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實踐活動。須知,不是單純為了游戲而游戲,課堂游戲必須具有一定的教學目的性才能切實發揮游戲教學法的作用與效果,也才能為一年級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奠定良好的基礎。
⒉組織課堂游戲保證趣味性與新穎性
游戲本身就是一種娛樂性較強的活動形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的初衷在于以此活躍課堂氣氛、在增加數學學習趣味性的同時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且自覺的融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之中。鑒于此,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在組織課堂游戲時必須保證游戲無論是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要具有較強的趣味性、新穎性特征,這樣才能充分契合低年齡段小學生好奇、追求新鮮別致事物的主觀心理需求,也才能使他們對數學學習內容持有更強的學習興趣、熱情與積極性。
⒊組織課堂游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
素質教育理念提倡“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展”。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運用游戲教學法這一先進做法時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立足于全體學生共同發展的宏偉目標,真正做到讓游戲教學服務于全體學生,促使不同學生的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其數學素養及綜合素質實現富有個性的進步與發展。
游戲教學法的合理利用能讓原本抽象、乏味、單調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富有無限魅力。因此,作為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從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更愉快、更自由、更高效的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這既是充分一年級小學生主觀學習特點的需要,更是切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及實際質量的必然途徑。
參考文獻:
[1]莊琦《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教學的功能價值初探》;[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4-03-30
[2]顧婭娟《在學習中尋找樂趣——對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析》;[J]《考試周刊》,2013-03-01
[3]杜崢《正確應用游戲 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