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
【摘要】鋼琴伴奏和芭蕾舞蹈教學具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特別是在對芭蕾舞進行基礎訓練時,鋼琴伴奏所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本文主要對鋼琴伴奏和芭蕾舞蹈教學間的關系進行了具體的分析,有機的與芭蕾舞教學的基本特征相結合,并基于如何更好的把鋼琴伴奏和芭蕾舞蹈教學結合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芭蕾舞蹈 鋼琴伴奏 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 J7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1-0208-02
在藝術領域內,音樂與舞蹈具備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尤其是表現力超強的芭蕾舞,更加的需要通過音樂伴奏進行陪襯,以此使藝術感染力得到充分的展現。因為芭蕾舞對表演者具備著很嚴格的要求,要求其一定要具有良好的情感把握能力以及藝術表現能力,在進行表演時,充分的使芭蕾舞具備的優雅藝術特質得到體現,所以在對芭蕾舞進行教學時,尤其是進行基礎訓練時,教師一定要不斷的對學生具有的藝術氣質進行培養。筆者結合多年從事芭蕾舞鋼琴伴奏教學經驗,深入的對鋼琴伴奏和芭蕾舞蹈教學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一、鋼琴伴奏的作用
(一)鋼琴伴奏能夠引導基礎訓練
在芭蕾舞教學的過程中,基礎訓練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對學生藝術修養進行培養的重點。教師在進行基礎訓練的過程中,需要足夠的對鋼琴伴奏具備的作用進行重視。在以往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基礎訓練的教學時間長、訓練量大以及乏味枯燥等,致使學生對其非常厭煩。而如果教師可以有機的把基礎動作訓練與鋼琴伴奏結合,并通過鋼琴伴奏的變化來對基礎動作進行調節,必將會獲得很好的效果。與此同時,教師能夠使鋼琴伴奏具備的重要的引導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使學生可以按照鋼琴伴奏節奏使基礎動作有效的得到完善與調整。
(二)鋼琴伴奏是有機組成部分
很多人往往錯誤的認為,鋼琴伴奏只需要做到彈奏熟練以及音樂規整,并可以使前后動作配合即可,卻忽視了音樂和動作間的相互聯系。而鋼琴伴奏需要足夠的對動作訓練的目的結構以及動機進行掌握,這樣的話才可以準確的對音樂的節奏與旋律進行把握。
二、芭蕾舞教學中對鋼琴伴奏提出的要求
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鋼琴伴奏的應用主要取決于芭蕾舞教學具備的特點,所以對鋼琴伴奏也具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
(一)鋼琴伴奏需要契合芭蕾教學內容
眾所周知,在芭蕾舞教學中,鋼琴伴奏具備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芭蕾舞教學中應用鋼琴伴奏,一定要確保伴奏曲目能夠與教學內容相契合。例如把桿動作Grand jete、jete、adagio以及portdebras的音樂就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后面的兩個音樂動作節奏緩慢、平穩,其要求慢板,還具有著淡雅與清凈的氣氛,其旋律舒展而流暢。而前面的動作音樂需要選擇具有生機以及節奏鮮明的音樂。就動作特點而言,后面兩個音樂又具備著不同的需求,adagio從動作訓練方面而言,要求腿肌群具備很好的伸展能力以及收縮能力,并對身體的穩定性以及平衡性的控制能力進行訓練,還需要確保優美的舞姿以及腿腳、軀干與手臂間的協調,在對音樂進行彈奏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對動作延伸以及韌性進行考慮,并確保旋律連貫完整;而portdebras則要求連綿不斷以及纖細柔美,其和聲效果還需要平穩流暢與清淡,并可以如動作般彈出完美的線條。
(二)提高伴奏教師的即興伴奏、樂感以及節奏能力
鋼琴伴奏教師既要具有良好的樂感,還需要具有雄厚的芭蕾舞教學經驗,并能夠充分的對鋼琴伴奏和芭蕾舞間存在的藝術規律進行掌握。即興伴奏,主要指在沒有鋼琴伴奏譜的時候,在很短的時間中把所牽涉到的織體以及和聲反映在頭腦中,并精煉、迅速以及簡潔的進行彈奏。即興伴奏的能力將會直接影響著舞蹈課堂教學,伴奏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芭蕾課堂教學情況,有機的把所積累的曲調調型以及音節進行結合,從而可以更好的與舞蹈動作教學過程中的需求相適應。
節奏作為音樂與舞蹈的重要要素,已經逐漸的成為對音樂與舞蹈等藝術進行聯結的重要紐帶。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舞蹈教師統一的對動作和節奏進行講解,并把動作固定在特定的拍節上,再由鋼琴伴奏教師有機的完成音樂和動作的結合。
(三)不斷的積累伴奏曲目
伴奏教師需要充分的對鋼琴樂曲曲目具備的豐富資源進行利用,從中發掘出滿足芭蕾舞伴奏需求的樂曲,并從中摘取樂章以及橋段,從而使之可以很好的被應用在芭蕾舞教學的過程中。與此同時,還需要在伴奏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對反應能力以及應變能力進行培養,并迅速的對滿足課題教學的伴奏曲目進行選擇與識別,從而讓鋼琴伴奏能夠更好的與芭蕾舞教學相融合。
總而言之,專業的芭蕾舞教師和鋼琴伴奏教師間的默契配合程度直接影響著教學水平。不管是授課教師,還是伴奏教師,都需要對藝術保持著足夠的熱情與執著,并通過動作以及表情有效的使心靈與思想的交流得到實現,還需要構建團結協作以及默契配合的自我意識,以此漸漸的使鋼琴伴奏和芭蕾舞蹈教學能夠自然的融為一體,并互相配合,互相進步,從而使教學目的順利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孫力.透視與剖析——1991~2011年音樂與舞蹈關系研究視角的量、性分析[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2(04).
[2]彭茜.起、承、轉、合——試論中國舞伴奏音樂中氣息的處理方法[D].上海戲劇學院,2010.
[3]鴻昀.舞蹈本體意識的凸顯——新時期舞蹈與音樂關系論爭概觀[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3(Z1).
[4]范宏.音樂之韻與芭蕾之美——兼論鋼琴伴奏與芭蕾舞的融合之美[J].黃河之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