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
摘 要:有的高中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困擾著學生的發展。文章就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對策
不可否認的是,當下的高中生,在復雜的社會大環境下面臨著各方面激烈競爭,有的社會價值觀存在問題,直接導致部分高中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困擾著學生的發展。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高中階段開設了各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有的流于形式,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果。我們就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
一、高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我們在近些年的教育改革中,開始關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開始優化教育教學的策略與模式,為實現教育的良性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成才而努力。但是,就目前的教學現狀來說,還存在一定的應試教育思想,還沒有擺正師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還不能實現人性化、多元化和科學化。學生的發展包括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升和心理的健康發展,但是關乎學生前途與命運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有的學校卻有所淡化。在高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有時也是形式大于內容。教師重視不足,教學方法枯燥,教學內容滯后,沒有讓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1)教育內容空洞,缺乏實用性。在高中階段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的學校在課程設計和學時安排上,沒有做到科學設計,在教學內容上具有很強的隨意性和滯后性。這就導致有的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不愿意聆聽,也學習不到有效的知識。可以說,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時流于形式,根本沒有發揮應有的實效性。在有的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時候,缺乏專業人員的授課。雖然有的學校有心理咨詢師,但是由于教師配備較少,再加上學生不愿意主動去咨詢師咨詢,所以,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都是班主任或者其他科任教師兼職任教。由于沒有專業的知識,所以,在講授的時候多數都是照本宣科,采取灌輸式或者滿堂灌的方式來授課。面對抽象枯燥理論化的心理教育知識,學生也是一知半解。長此以往,根本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不能有效結合學情,對于學生較為關心的異性問題、早戀問題和交往問題是避而不談。心理教育的內容顯得失真、空洞,學生自然提不起任何的興趣。
(2)教育方式單一,靈活性不足。在高中階段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總體來說教學設計不夠靈動,校本研究滯后。也就是說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做到因地制宜。比如教學方法,多數采用的是講授的方法,課堂的互動較少,課堂中師生的交流與互動較少,學生多數的時候都是被動接受。在教學案例的選取上,不能選擇那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一舉例都是典型的個案。對于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特別是高中生密切關注的情感、性等問題避而不談,只對一些模糊的可講可不講的問題進行簡單剖析。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遠離了既定的教學目標。
(3)心理輔導隨意性強,缺乏約束性。在高中階段,由于學習任務較為繁重,學生的心理壓力較大,急需相應的心理輔導和心理教育。但是,如何幫助高中生排解實際的學習壓力和青春期帶來的萌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卻沒有進行詳細設計。在教學內容上,也是東一下,西一下,教學具有極強的隨意性。筆者調查中發現,有的學校根本沒有制訂詳細的心理教育計劃,在相應的學科建設、學科教學和部門建設上都存在嚴重的滯后性。針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壞來說,也沒有一定的評定標準,這也就導致做與不做,做多與做少沒有實質差異。為此,個別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不走心,不認真,就連基本的態度都沒有。這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嚴重制約著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二、提升高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究
高中生是否具備健康的心理,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發展與成才。目前很多的數據也已經證明,有的高中生確實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為此,面對著新形勢,心理健康教育的從業人員一定要認識到工作的急迫性,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確保高中生獲得優質的心理健康教育。
(1)豐富教育內容,突出實用性。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在高中階段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上都給出了明確的要求,在內容上一定要具有多元化和針對性,按照高中生的特點和所處的時期,定期舉行心理健康教育。針對學生棘手的早戀、學習壓力等,給予重點關注,在交際、態度、習慣等方面給予引導。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實施靈動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讓學生參與其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且開展有針對性的解讀,規避假話、套話和空話的產生。在教學的形式上,除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之外,還可以開展心理輔導講座,開展一對一的心理健康跟蹤,讓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2)提高教師素質,實現有效教育。面對高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緊迫形勢,各學校一定要高度重視,狠抓落實。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引進,一定要把優秀的人才引進來,讓專業教育取代兼職教育,這樣才能提升教育的質量。對教師來說,一定要走進學生,了解學生,從學生當中尋找教育教學的資源和案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對于處在萌芽狀態的心理健康問題,要及時提醒學生,把問題扼殺在搖籃里面。
(3)強化教育管理,提高教育效能。為了優化高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強化認知,讓學生和老師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各學校在重視的同時,要強化管理,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常態化與科學化。在成績考核上做到全方位考察,包括德、能、勤、績、廉等方面。此外,還需要嚴格制定考核的內容、標準、程序和處理意見等,從制度上保障教育過程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振娟.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與方法淺談[J].讀寫算,2014(8).
[2]王曉曉.如何開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J].大觀周刊,2013(21).
(江蘇省興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