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明
【摘要】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成績提高、能力形成的重要方式,也成為課堂的重要環節。由于對成績的片面追求、教師對課堂的把握不準等因素,導致正常的課堂練習存在著諸多誤區。教師就必須將課堂練習精心設計、合理安排,讓課堂練習成為完成數學教學目標的有力途徑和重要手段。
【關鍵詞】學數學 課堂練習 誤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54-01
小學數學在課程目標的設置上根據學生的特點將基礎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作為落腳點和著力點,從課程安排來看,數學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離不開大量的練習。所以,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成績提高、能力形成的重要方式,也成為課堂的重要環節。
一、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存在的誤區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作為數學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數學教學任務的達成、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對成績的片面追求、教師對課堂的把握不準等因素,導致正常的課堂練習存在著諸多誤區。
1.以練習代替講解,造成練習量過大,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由于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處于初步的形成和發展期,小學數學知識點簡單、課堂容量并不是很大,課堂時間相對較為寬裕。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較高,對知識點的學習和理解很快,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在知識點完成理解之后,設計大量的練習來進行鞏固和記憶,忽略了一部分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對知識點的完整理解。以練習代替講解,加大了優等生的訓練量,對這一部分學生的能力提高是有效的,但是對剩余學生而言,訓練量過大影響了他們對知識點的內化和理解。從課堂的整天效果來看,以練習代替講解對全體學生對知識的系統掌握不利,也加重了所有學生的課業負擔。
2.不能對練習內容合理安排,所有內容都大量的練習。
小學數學知識點較為單一,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有多種形式,如記憶、練習等,教師在預設知識點的理解方式時,更偏向于練習。練習對部分知識點的理解是十分有效的,但是對一部分知識點的理解卻并非最好方式,教師對練習內容的理解不足,就不能合理的創設練習環節,導致幾乎所有的點都用練習來強化。這種大量的練習對學生的成績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從長遠來看,所有內容都大量練習并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和數學知識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3.課堂練習時間過長,反饋和點評不夠及時。
小學數學知識點簡單給課堂留下了較多的練習時間,但是教師在預設課堂教學環節和劃分課堂時間時,不能對課堂講解、課堂練習、教師指導、學生反饋、點評等部分做出科學的安排,時間掌握上不夠明確,為了讓學生更多的練習而壓縮了反饋和點評的時間。這對于學生及時反省自身思維誤區、提高數學思維能力是極為不利的,最終也影響了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4.課堂練習難度較大,影響了練習目的達成。
教師在安排課堂練習時,除了完成課堂練習任務之外,往往會安排一定的拓展練習,這些練習題的選取在難度上會比課內練習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這樣的練習能夠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和思考能力,但是從課堂練習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練習讓學生不能完全掌握當堂知識點,不能對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消化和吃透的過程,影響了練習目的的達成。
二、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策略
既然課堂練習是小學數學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教師就必須將課堂練習精心設計、合理安排,讓課堂練習成為完成數學教學目標的有力途徑和重要手段。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小學數學的課堂練習:
1.鉆研教材,有針對性的安排課堂訓練。
教材是組織課堂的依據,也是課堂練習的依托。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對課堂體系從知識點的構建、點評的切入、訓練的強度等方面有一個完整的預設,合理處理課堂練習的難度和針對性,在適當的時間段內完成有針對性的練習,既不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也能達到練習的目的。
2.提煉課堂訓練內容,讓課堂訓練效率高、耗時少。
小學數學每一課的教學目標都很明確,教學任務比較單一,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對知識點有深入的研究和掌握,從繁雜的練習題中篩選出切合課堂練習的題目,要注重難度均等,適當照顧到后進生的理解和鞏固,在知識拓展上,可以采用分層練習的策略。減少無效的訓練時間。提高課堂練習的質量和效率。
3.合理分配課堂練習和講解時間,讓課堂練習和講解相得益彰,
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起始于教師對知識的講解,數學同樣如此。數學教師要處理好知識點講解和練習之間的關系,在時間的分配上。難度較高的知識點教師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講解和點撥,課堂練習時間要適當的壓縮,難度較小的知識點則可以減少講解時間,適當增加訓練難度和時間,達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提高數學能力的目標。
4.教師加強對課堂練習的指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練習是學生深層次理解知識、完成知識點強化的過程,教師要巡視學生的練習情況,除了指導優等生之外,要更加注重后進生的中間層次學生的指導,這一群體的學生由于基礎知識薄弱、答題技巧等的不足,往往更容易出現錯誤,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這些學生,讓他們在練習過程中注重思考、掌握做題技巧,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整天教學效果就會得到提升。
5.處理好課堂練習時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關系。
新課程標準要求數學學習采用探究、合作的方式,在課堂練習環節,教師要改變以往的單純自主學習的策略,對一些難度較大、思維含量較高的練習內容要組織學生在充分的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展開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效率。當然,教師要嚴格把握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關系,數學練習更多的偏向于計算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所以,學生首先要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合作學習時才能夠集思廣益、提高效率。
三、小結
分析當前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存在的問題,可以發現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避免的,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強化課堂練習的設計和指導能力,不斷提高課堂練習的效率,讓課堂練習成為小學生數學能力提高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王珍瑩,賈金花,在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2011,04:11.
[2]顧銀霞.緊扣“三字”精髓提升課堂練習實效——淺論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有效教學策略應用[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10:50.
[3]包麗英.讓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行之有效[J].新課程學習(下),2012,09:8.
[4]王利敏,朱忠華.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設計和使用[J].教學與管理,2012,29:43-45.
[5]張輝.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設計[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12:118.
[6]馬光蘭,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J].甘肅教育,201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