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鳴濤
隨著新課程改革浪潮的推進,體育學科作為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拓展訓練是一種以激發鍛煉者自身潛力、磨煉其意志力、促進團隊合作的體能訓練,將其引入高中體育課堂,不僅能輔助完成基本教學任務,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和管理素養,使其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既服從管理與指揮,又懂得靈活變通的新時代有為之才。
一、高中體育課堂引入拓展訓練的作用
(1)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健學生的體魄。拓展訓練以體能訓練為基礎,旨在幫助學生強身健體,為繁重的高中學習緩解壓力。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能有效提升班級學生的身體素養,為其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以應對繁重的高中學習壓力,實現學業與身體的“雙贏”。
(2)磨礪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其責任意識與管理意識。拓展訓練不僅能強健體魄,還能磨煉學生意志力、毅力,提升其綜合素養與管理素養,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逐漸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有獨立思維能力,有永不言棄精神的新型人才。
(3)增強團隊協調性,營造和諧有序的集體氛圍。引入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拓展訓練多為團隊合作項目,需要分小組進行,旨在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增強其協調性與組織性。讓學生從全局出發,樹立長遠的發展觀念,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消除部分獨生子女嬌氣、自私的不良習氣,營造和諧有序的集體氛圍。
(4)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自身潛力。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皆存在個性與共性。拓展訓練能有效激發各個學生自身的潛力,不斷打磨其棱角,讓其逐漸展示出耀眼的光芒,實現特有的價值。除此之外,拓展訓練還能開拓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其發散思維,在訓練中使用不同方式取勝,尋找捷徑,成為懂得靈活變通的優秀青年。
二、高中體育課堂引入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對策
(1)時刻以學生安全為前提,挑選合理的拓展訓練內容。安全是體育教學的前提,任何教學活動都必須建立在確保學生生命安全的基礎上。各高中體育教師在選擇拓展訓練項目時,應充分考慮到實施的可行性與安全性,時刻以學生的安全為前提,引進適合課堂教學的拓展內容,讓學生輕松、愉快、安全、有序地度過課堂時光。在教學正式開始前,教師需對每位學生的健康狀況進行調查,掌握其身體機能水平。對于體質虛弱且患有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或心臟類疾病的學生采取特殊方案,適當降低其運動量、控制其運動強度,以免造成危險。
(2)開辟專業訓練場地,引進相應訓練器材。拓展訓練的順利開展離不開配套的硬件設施,如場地與器械等。對此,校方必須投入資金用于場地規劃與設備引進,為拓展訓練的開展創造條件。拓展訓練所需的場地應平坦且較為開闊,地面上可鋪設塑膠或軟泡沫起到緩沖作用,降低意外事故對學生的傷害程度。若沒有條件規劃出較大場地的學校,可在校外租借專業場地用于拓展訓練活動,以此確保正常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校方還要從資金節省角度出發,充分利用校內已有資源,如跑道、花叢、樹木等,實現資源的優化合理配置,如設置一些信任背摔、穿越電網等小型訓練項目,以此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3)提升高中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起到指導方向、維持課堂秩序的作用。高中體育教師要想切實落實拓展訓練對學生德育智育與身體素質的積極影響,就必須從自身做起,不斷提升其綜合素養,加強體能鍛煉,磨礪自我意志,為廣大學生樹立榜樣,以此確保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各高中體育教師在課余時間,除了基本的體能鍛煉外,還需要親自投身于拓展訓練中,接觸新鮮的訓練項目,并選擇合適的擴充到體育教學活動中去。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新奇體驗,激發其多項潛能,為班級綜合素養的提升奠定基礎。
(4)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拓展訓練不同于普通體育教學活動,不能用傳統的期末測試成績肯定或否定學生的努力過程。在拓展訓練的教學評價環節,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平時成績綜合評分,還需增加自評與互評內容,以此獲得最客觀、公正、全面、有效的教學評價。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對該學段的教學過程進行全程回顧,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改進拓展訓練中的不足之處,全面提升高中體育課堂質量與效率,幫助學生在強健體魄的同時,樹立堅強、自信、永不言敗的精神,為其今后的成長之路添磚加瓦。
總結: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引進拓展訓練,是教育迎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體現。它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健其體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自身潛力,還能磨礪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其責任意識與管理意識,增強團隊協調性,營造和諧有序的集體氛圍,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創造條件,為素質教育的實現奠定基礎,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江蘇省如皋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