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富
不謀全局,不足以謀一域,不謀布局,不足以取全局。教學也一樣,45分鐘的課堂,如何演繹它最大的精彩度,憑的是教師完美的教案、智慧的教法、科學的學法的和諧統一布局,才能獲得教學成功的全局之勝。那么,在中職德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該如何立足人人成才,考慮課堂教學的合理布局呢?
一、在完整統一中把握課堂教學的結構美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過程都有自己的結構,課堂教學也不例外。有些作品單獨拿出一個字來看可能算不上成功,但是如果放到整幅作品中觀察,可能是神來之筆。從這個角度說,結構決定效果,課堂教學不僅要重視細節的設計,更要關注結構的整體優化。
以“職業道德與就業創業”為例,在教學“誠實守信”這部分內容時,筆者設計了如下幾個教學環節:
(1)設計情境,導入課題。彩票銷售員林海燕接受顧客電話訂購彩票,恰巧這張彩票高中500萬大獎,然而顧客沒有及時去取彩票,請學生以彩票銷售員林海燕的身份說說自己該怎么辦?在情境中引入課題“誠實守信”。
(2)閱讀故事,導出概念。以PPT形式出示“信義兄弟”的事例,在閱讀中引導學生體會故事的啟發意義,最后小結板書:誠實守信的含義。
(3)合作探究,感悟意義。引入中央電視臺曝光的“某紫砂煲用泥巴做原料的行為”這一典型失信事件,將學生分成六小組進行討論。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出誠實守信的基本要求。教師要從正面引導,讓學生相信:雖然社會上存在著誠信缺失的現象,但我們依然要相信,只有誠信才能真正持久地發展我們的事業。
(4)自我小結,啟迪覺悟。再以彩票銷售員林海燕的事跡為例,以學生發言為主,結合“我該怎么辦”的問題,進行教學反思和課程小結。
(5)練習實踐、培育美德。結合個人所學專業、從事職業應如何實現誠信為題,安排課后實踐活動,以鞏固誠信課實效。
在上述教學中,教師將課堂教學的情景創設、素材提供、自主探究、交流與合作、反思與小結、鞏固與練習等環節做到連貫一致,有效優化了課堂結構。
二、在快慢有節中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美
有些教師推崇“大容量、高密度”的課堂,無片刻閑暇,讓人感覺緊張、壓抑。筆者認為,這樣的課堂緊鑼密鼓,沒有過渡也沒有變化,根本無美感可言。課堂教學應做到快慢有節、張弛有度,才能讓學生身心愉悅、興致盎然。
以“法律基礎知識”的教學為例,與學生的社會生活聯系相對密切,在教學中比較適合開展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筆者通常以3分鐘~4分鐘的時間完成新課導入,語速可適當加快,以精煉的語言導出新課主題,重在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然后給學生適當的時間快速瀏覽課文,并結合課程內容,設置相應問題,播放案例視頻。此環節教師不說,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節奏。在接下來的案例討論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足的合作探究時間,每個案例設置相應的問題來幫助學生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教師應適當放慢教學速度,重在引導學生敢想、敢說、敢評,使智慧的火花不斷地迸射出來。最后,再由教師進行課堂小結,這時把節奏放慢,緩解學生激動的情緒,松弛他們高度緊張的大腦神經。
在上述環節中,體現了課堂節奏的快慢、教學方式的間隔變換及教學語言的輕重緩急,使課堂教學在整體和諧的教學節奏中顯得跌宕起伏、疏密有致,形成一種特殊的節奏美。
三、在其味無窮中把握課堂教學的意境美
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一個個特有的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強烈的共鳴,在情與理、形與神的交替中,讓學生感受美的語言、美的情感、美的思想、美的人格和美的事理,從而受到精神上的洗禮。
以“職業生涯規劃”的教學為例,筆者在每節課上都引入一個成功的“職教之星”,以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告訴每一位中職學生:只要我們能認清自己,把握住機遇,便能成為明日的行業狀元。例如在講授“職業生涯規劃管理、調整與評價”的內容時,筆者引入了“職教之星”葉銀娟的事跡:畢業于千島湖職業高級中學的葉銀娟,先后當過組長、代領班、領班、副店長,她在工作中總結經驗,還自學商務英語,懂得規劃自己未來的目標,因此她的工作總是順順利利的。再比如講授創業的內容時,筆者引入了畢業于溫嶺市職業技術學校的戴永軍的事跡。創業之初,他慎重思考,不隨大流去做鞋,而是另辟蹊徑為眾多鞋企做廣告、做企業形象包裝。這獨家經營又迎合鞋鄉企業需求的經營模式,為他掘到了第一桶金,之后又去鹽城置工業園賣商鋪、收購某公司。正是他的積累,涉獵各類知識,還跑商場、進企業,找管理者聊天,才使他的創業生涯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案例,不僅使枯燥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也能將一定的態度、價值觀滲透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中。這些美的人物、美的事跡、美的形象深深影響和感染著學生,潛移默化地豐富著學生健康的情感、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在師生互動中把握課堂教學的和諧美
實踐證明,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課堂,學生學習沒有積極性,達不到教學目標,不是完美的課堂。筆者認為,要構造完美的課堂,須精心布局教法和學法,充分啟發、引導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形成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氛圍,達到教學互動互補,互相促進,有效實現教學目的。
以“經濟政治與社會”課程為例,在“貨幣的職能”這章節教學中,教師先介紹商品貨幣的相關基礎知識,后采取討論教學法。組織學生結合當今社會中時有存在的“有錢能使鬼推磨”“錢有兩戈,傷盡古今人品”等觀點和“拜倒在金錢腳下,為了錢,違背道德,觸犯法律”等熱點話題和現象,師生共同討論、辨析、歸納和總結。這樣,在師生課堂教學互動中,幫助學生掌握本章節相應知識重點和難點,并對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形成一定的認識,達到了課堂教學、社會認知、學生思想素養發展等多方面的和諧統一,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成效。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學就是把一切知識傳給一切人的藝術。”教師應根據每節課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意目標,在課前對每節課的課堂教學做到精心合理布局,以“傳道有術、授業有方、解惑有法”構建科學的雙贏課堂,真正找到政治課教學應有的地位與價值,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江蘇南京市城建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