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泂杰 郭慧琳
摘要[目的] 探討中草藥復方注射劑對仔豬腹瀉的治療效果。[方法] 提取中草藥有效成分,制備中草藥復方注射劑。用不同劑量(0.25、0.50和1.00 ml/kg)的中草藥復方注射劑對人工感染的仔豬腹瀉進行治療試驗。[結果] 經過3 d治療后,3個劑量組均有明顯的治療效果,治愈率可達60%~95%,極顯著高于感染對照組,劑量以0.5 ml/kg為佳。將制備的復方注射劑和臨床用的硫酸慶大霉素、諾氟沙星、頭孢噻呋混懸、硫酸黃連素和博落回注射劑對人工感染的仔豬腹瀉進行療效對比試驗,結果表明復方注射劑的治療效果最好,治愈率達98.0%,明顯優于其他注射劑。[結論] 該中草藥復方注射劑是臨床上治療仔豬腹瀉的有效藥物。
關鍵詞中草藥復方注射劑;治療;仔豬腹瀉
中圖分類號S85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22-07435-02
中草藥抗病毒的基本原理是扶正祛邪,恢復機體正常的生理狀態。我國中獸藥的研究與開發雖已取得一定的進展,且在一定范圍內對畜禽疾病的控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并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1]。中草藥不但可以單方使用,而且可以組成復方[2]。從目前豬病的復雜性來看,中草藥在豬病防治方面,尤其是在混合感染的治療和預防方面的優點越發突顯出來[3]。筆者用0.25、0.50和1.00 ml/kg的復方注射劑對人工感染的仔豬腹瀉進行治療試驗,并用制備的復方注射劑和臨床用的硫酸慶大霉素、諾氟沙星、頭孢噻呋混懸、硫酸黃連素和博落回注射劑對人工感染的仔豬腹瀉進行療效對比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大腸桿菌。大腸埃希菌標準血清K99均購于中國獸藥監察所。
1.1.2 試驗動物。試驗仔豬由平涼市豬場提供。
1.1.3 試驗藥物。黃連、黃芩、白頭翁、秦皮、四季青、鐵莧菜、苦參、穿心蓮等藥材均購自蘭州市醫藥超市。將購買的中草藥用蒸餾水洗凈風干,然后用電動粉碎機將其粉碎后備用。
1.1.4培養基。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一般選用LB瓊脂培養基。
1.1.5試驗儀器。粉碎機、單人雙面凈化工作臺、高壓鍋、真空泵、電熱恒溫水浴鍋、電熱恒溫干燥箱、電熱恒溫培養箱。
1.2方法
1.2.1中草藥有效成分的提取。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對中藥有效成分進行提取。
1.2.2中草藥復方注射劑的制備。依據中藥提取物組方對仔豬致病性大腸桿菌的體外抑菌試驗結果確定最終配方,并采用相應的方法經脫色、過濾、除菌制成復方注射劑。
1.2.3復方注射劑的質量檢驗。根據獸用《中藥、天然藥物穩定性試驗技術指導原則》、《中藥、天然藥物局部刺激性和溶血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中藥、天然藥物急性毒性研究的技術指導原則》和《中國獸藥典》(2005版)的要求并對其進行質量檢驗。
1.2.4復方注射劑對仔豬腹瀉的療效試驗。選擇5~20日齡無病史、未免疫的仔豬100頭,隨機分為4組。將大腸埃希菌K99肉湯培養菌液按每頭豬100億活菌口腔灌服,進行人工接種。接種后24 h用無菌棉簽在直腸內采集糞便,用大腸埃希菌標準血清K99進行凝集試驗,以確認有無大腸埃希菌感染。當仔豬發生腹瀉后進行治療。第1、2、3組分別肌肉注射復方注射劑0.25、0.5和1 ml/kg,2次/d,對照組肌肉注射滅菌生理鹽水,2 ml/只,2次/d,連用3 d。所有試驗仔豬均在同等條件下飼養,試驗期間每天觀察各組豬精神、糞便、食欲及仔豬死亡情況。
1.2.5復方注射劑和其他藥物的對比試驗。選擇5~20日齡無病史、未免疫的仔豬175頭,隨機分為7組,將大腸埃希菌K99肉湯培養菌液按每頭豬109活菌口腔灌服,進行人工感染。當仔豬發生腹瀉后,及時進行治療。第1組肌肉注射硫酸慶大霉素;第2組肌肉注射諾氟沙星;第3組肌肉注射頭孢噻呋混懸;第4組肌肉注射硫酸黃連素;第5組肌肉注射博落回;第6組肌肉注射中草藥復方注射劑;第7組為對照組,肌肉注射滅菌生理鹽水,2 ml/只,2次/d。連用3 d,所有試驗仔豬均在同等條件下飼養,試驗期間每天觀察各組豬精神、糞便、食欲狀況及仔豬死亡情況。
1.2.6復方注射劑的臨床療效試驗。2010~2013年平涼等地區養豬場和農戶散養豬3 100窩基礎母豬在產子后,其中有30 121只30日齡內的仔豬出現以排黃、白色液狀糞便為特征的仔豬腹瀉。經臨床診斷確診為仔豬黃白痢,使用復方注射劑對發病仔豬進行治療,治療劑量為0.5 ml/kg,2次/d,連用3 d。
2結果與分析
2.1各藥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針對各藥不同的化學有效成分,分別設計了對黃連、黃芩、白頭翁、秦皮、四季青、鐵莧菜、苦參和穿心蓮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藝,提取獲得硫酸黃連素純品、黃芩苷純品、30∶1白頭翁提取物30∶1秦皮提取物、50∶1四季青、30∶1鐵莧菜提取物、20∶1苦參提取物和20∶1穿心蓮提取物。
2.2中草藥注射劑的制備依據中藥提取物組方對仔豬致病性大腸桿菌的體外抑菌試驗結果,確定以0.01 g黃連素、0.05 g黃芩苷、0.25 g白頭翁、0.25 g秦皮、0.25 g四季青、0.25 g鐵莧菜、0.25 g苦參和0.25 g穿心蓮等為基礎,采用相應的方法經脫色、過濾、除菌,添加穩定劑,配成pH為7.5~8.0的復方注射劑,作為治療仔豬腹瀉的新制劑。
2.3注射劑的質量檢驗經質量檢驗發現,制備的復方注射劑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
2.4復方注射劑對仔豬腹瀉的療效試驗人工感染24 h后采集糞便,通過凝集試驗證實均存在大腸埃希菌K99。此時發現仔豬精神委頓、食欲不佳,有些仔豬開始腹瀉,48 h后接種的豬全部出現腹瀉。由表1可知,0.25、0.5和1.0 ml/kg的復方注射劑均對仔豬腹瀉具有明顯療效,治愈率分別為60%、96%和96%,而對照組死亡率高達76%。另外,0.5和1.0 ml/kg復方注射劑的治療效果基本一致,因此選用0.5 ml/kg作為仔豬腹瀉的治療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