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濤
【摘要】單片機的應用已經成為當今電子信息領域應用廣泛的一門技術,單片機應用的廣泛性、工具性、基礎性,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技術人員的重要技術知識層面,針對以上情況,高等職業教育中單片機課程如何教?才能讓學生易于掌握、易于接受,切實提高學生的單片機技術應用能力,為此我院對單片機教學進行改革,全面實行單片機項目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單片機;教學改革;項目教學
![]()
一、課程改革的內容
(一)教學策略的改革
針對89 系列單片機其內部結復雜,而且名詞多、概念多、術語多、頭緒多等特點,課件上大力探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圖文并茂,一目了然”的編寫方法;針對匯編語言指令多、較抽象,初學者難懂、難記的特點,課件采用“指令、圖解、注釋”三結合的方法,把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編寫程序,將程序模塊化,思路化,并使“程序、流程圖、注釋”三對照,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閱讀、編寫程序能力。
(二)教學內容體系改革
以往教學中先講單片機的芯片引腳功能和內部結構、指令系統、中斷系統、定時器和串行通信的基本理論后,才進行編程實驗。在本次教學中為使學生盡快進入實踐環節,教學內容上安排“理論-實踐-再理論-在實踐……”教學體系,每次實踐都是既獨立又相互聯絡的功能模塊。
(三)實踐內容的改革
以往的實踐課或實驗課都是在實驗箱上實踐,老師根據實驗順序一步一步教學生怎么做,學生并不是很了解硬件電路,因此對程序的編寫也是一知半解。本次教學的實驗內容都是教課前精心安排的,首先在電腦上進行硬件的繪制,了解硬件電路的設計,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軟件的編寫并仿真。仿真達到效果后,進行實際電路的制作。通過以上的設計、仿真和制造,使學生對硬件的設計和軟件的編程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有了深入了解。學習起來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激發學生職業意識
我院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學”重于“教”,通過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類型的競賽,強化技能訓練,學校組織學生參加了全國、省、市舉辦的IT 類技能大賽,使學生既有了用武之地,又使他們開闊視野,規劃未來的職業方向。
二、課程改革的成效
《單片機應用技術》課程通過近六年的教學改革,取得了豐富的成果,鍛煉和培養了師資隊伍,學生單片機技術應用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一)教師培養方面取得的成效
本課程組教師大都畢業于自山東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等省內外知名院校,都掌握了《單片機應用技術》方面的基礎知識與技能,能準確地把握其發展的趨勢和技術前沿。大部分教師有企業實踐經歷,對企業的需求和社會電工技術發展了解得比較透徹?!秵纹瑱C應用技術》課程教師隊伍學術水平高,團隊合作意識強,富有戰斗力,敢于吃苦,承擔著全院電類課的理論實踐教學任務,自2004年電子電氣工程學院成立以來已八年全年度考核第一,2006年系黨支部被山東省高校工委評為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完成教學科研工作量第一,高端項目每年都有新的突破,現本院已建成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兩項、國家級精品課程兩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兩門、省級精品課程21門,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一個,國家級實訓基地一個,國家級教學名師一名,多次受到學院表彰獎勵。
(二)學生培養方面取得的成效
通過對用人單位的畢業生跟蹤統計表明,我們在培養學生時注重基礎理論、動手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能盡快地勝任工作,特別是在單片機技術應用方面的能力尤其突出,這與《單片機原理與應用》這門專業技術課的教學效果是密不可分的。從2007年開始,我們連續七年組織學生參加山東省、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取得了優異成績,截至目前,共取得國家一等獎一項、國家二等獎三項、省級一等獎14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8項,在同類院校中成績名列前茅。
三、課程改革的總結
我院在課程改革中,全體教師作了大量的探索性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也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善:
1.教學中的實踐內容需要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對于那些學生感興趣、學生容易掌握的要繼續完善;對那些有難度的要繼續完善,使學生能夠容易掌握,對一些學生不感興趣的要重新選擇。
2.對學生使用的教材要繼續改革,尋找或自己編制符合我們學生使用的教材。
3.實踐課題的選擇上,要有驗證性的課題,設計性的課題,還要要有專題研究,從市場需要出發,提出課題,培養學習創新意識和開發產品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劉永強、董翠敏,湖南農機,2008.11
[2]《單片機應用技術》,劉守義,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06
[3]論高職高?!秵纹瑱C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賈鳳霞,農業網絡信息,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