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代強 熊建國
【摘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途徑。但目前實施的一年兩學期制缺乏彈性和靈活性,不便于基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與實施,致使高職教育目標難以實現。改革一年兩學期制,實施一年三學期,是解決目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諸多問題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高職院校;三學期;改革
![]()
1 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教育教學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眾多的本科院校率先試行了三學期制,使本科教育課程體系得到了整體優化,優質教育資源在各校區間更均衡地配置,推動了開放性辦學機制的進一步完善。2011年,在《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中首次提出,“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同時,也鼓勵高職院校試行三學期、分段式的教學改革。
2 傳統的兩學期的弊端
我國傳統的學期制采用的是兩學期制,即一個學年分成春秋兩個學期,中間有寒假和暑假隔開。每一個學期的時間基本一致,教學時間為20周。這種傳統的兩學期制學習周期制約了現代職業教育運用一定深度和廣度的校企合作方式,不能很好的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其主要弊端體現在一下幾方面。
2.1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升難,學習的效率低
高職教育強調的是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然而,傳統兩學期制一方面使得整周安排的各類專業實訓只能見縫插針地進行,甚至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教學周期長且僵化使得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安排和教學實施缺乏靈活度,導致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行業企業差距大、綜合素質提高難和學習效率較低。
2.2教師的教學與科研運行缺乏彈性,教科研水平難提高
在傳統的兩學期制的教學周期安排下,由于教學任務貫穿整個學年,教師為了不影響正常的教學任務進度,幾乎抽不出時間到兄弟院校參觀交流,到高校、企業參加培訓進修。企業掛職鍛煉和企業橫向課題的研究也得利用教師個人的休息時間、假期等來進行。因此,教學任務繁重的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技能、教改能力、科研水平都難以提升。
2.3教學管理體制僵化,教學資源配置難優化
在兩學期制下,教學管理體制相對僵化,強調各專業在教學時間安排上的統一性,限制了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場地、信息、設施設備等教學資源配置與調整,也約束了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師資、課程、設備等各項資源的利用。
3 一年三學期的探析
3.1三學期制的概況
三學期制是國際通行學制,是歐美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成熟模式。這種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方便學生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以及勤工儉學。也有利于教師利用假期開展科研活動,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學能力。所謂的“三學期制”,是指一學年分為三個學期,即春季、夏季、秋季三個學期。各個院校根據季節、校情的不同有著不同的劃分。通常,秋季(9月中旬—1月中旬)、春季(2月中旬—5月中旬)和夏季學期(6月中旬—8月中旬)。
3.2三學期的優勢
3.2.1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技能
一學年三學期,教學周期長短結合,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教學內容的安排,都可以讓高職院校各專業更好地契合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既可以做到以“學生學好”為標準合理制定教學計劃、設置課程。同時,也可以讓知識學習與技能訓練交錯結合。在長學期,可以安排學生在校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開展模擬情景教學做一體化課程,短學期中安排技能訓練、工學結合一體化項目,使學生在職業能力的培養上形成先有對知識的認知,再強化系統的、專業的技能,經過經驗積累與理論的提升,螺旋式上升,逐步養成職業素質。
在三學期下,因為長學期縮短,所以課程授課時數自然縮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準確把握職業教育能力本位的要求對課程進行改革。打破理論與實踐課程的界限,對課程重新規劃,項目化設計職業單項、綜合技能培養型的課程,設計一體化課程,從而培養和強化學生職業技能。還可以利用長短學期的結合安排學生參加技能考證培訓及考證,模擬與各類專業技能相關的競賽培訓,從而豐富學生技能培養的途徑,更加強化了學生技能的培養。
3.2.2有利于培養適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
不同的行業有著不同的淡旺季。長短結合的三學期可以根據行業的淡旺季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工學結合,實現工學結合一體化。利用企業的設施設備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了解本地企業對員工的要求,熟悉專業技術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在企業設備相對空閑時,可以安排歷史一體化課程;在企業生產所需時,安排學生深入生產一線進行技術實習。在工學結合的過程中,企業技術、管理人員還可以對學生開展企業文化、行業優勢和專業技術等講座,使學生了解行業技術的新動向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更好地適應區域產業格局的調整。
3.2.3有利于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促進校企科研共同發展
在三學期下,由于教學時間安排分段,因此在學生進行集中實踐學習的時間段內只需要較少的教師授課和管理。這樣一來,有更多的教師可以騰出時間或進行知識進修,或參加技能培訓,從而提高自身的工程實踐能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也有利于轉變成“雙師型”、“雙教型”教師。
另外,分段式設置教學模塊,使學院在教師學年工作中可以有專門的時間段安排科研工作,也保障了高職教師定期下企業的制度落實到實處,縮短了學校教師與企業技術、管理崗位的對接的零距離。三學期的合理安排讓原本只擅長理論教學的教師可以深入企業參與企業技術、管理實踐,為上課收集案例等教學素材,收集橫向課題素材,開展與企業間聯合的科研管理活動。
4結束語
由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出,實施一年三學期有眾多的好處,既解決了兩學期制學習周期制約學生學習效率較低,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升難的問題,還解決了教師教學與科研運行缺乏彈性,教科研水平提高難的問題,也解決了因教學管理體制僵化,教學資源配置優化難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實施一學年三學期勢在必然!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推行“三學期制”的必要性[J]鄧學國科技資訊 2007(35)
[2]關于獨立院校實行三學期制的思考 周楠? 科技致富向導 2011(24)
[3]高職院校多學期制改革探索 黃東 廣西教育 2012.2
[4]淺談高職院校實施一年三學期的必要性 李興光 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3.2
[5]淺談上海大學短學期制[J]王福友 現代大學教育?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