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華柏
【摘要】中職美術專業水彩畫課程的教學質量對于學生整體美術素質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為此,本文對水彩畫教學的技術手段、教育理念等問題做了深入的探討。并根據不同層面的必要性和特征提出了完善水彩畫教學水平的各項具體建議。
【關鍵詞】中職 美術專業 水彩畫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201-02
水彩畫課程作為中職美術專業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對學生的美術基礎素質具有重要影響。在這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科學性對于教學效果也具有重要影響。當前中職階段的水彩畫課程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教學效果的實現,教學體系依然陳舊,課程結構單一、重視技巧訓練而忽視了創新意識和藝術思維的培養。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繪畫不懂設計,這些都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產生了不良影響。為此本文著重探討了水彩畫課程教學從技術層面到理念思維層面的提升策略。
一、運用照片和復印技術
中職美術專業水彩課程的教學中應當注重運用照片和復印技術加強對學生基本素質的訓練。但是再利用這一技術進行教學訓練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學生創新模仿能力的啟發性訓練,若輔導不當極有可能造成生搬硬套的極端現象,使得作品失去了最寶貴的個人特色。復印技術在水彩畫課程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復印可分為彩色復印和黑白復印,這兩種復印技術對學生素質的強化重點是不同的。復印機在完成了彩色照片的復印之后,原彩色照片中的色彩轉化為黑白灰三色,顏色之間的對比被弱化,這樣實現了對原來色彩關系的提煉,使得原來的照片之間的層次感更加鮮明。同時,這種黑背對比的復印件使得主體的明度更加鮮明,原來那些雜亂的色彩細節都被概括為黑色或者白色。學生在水彩畫課程學習的起步階段充分利用方式學生能夠更好的把握水彩工具的特性,因為這一時期,學生剛剛接觸水彩畫的制作,他們對各種繪畫工具使用還不是很熟練,其中影響他們熟練程度的一個最重要因素就是對這些工具的特性把握的不是很具體。而這些經過復印技術處理后的作品基本都是單色,這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訓練難度,在他們的水彩畫功底逐漸的增長中再逐漸的增加難度。另外,對于一些色彩復雜的圖像進行黑白處理之后,能夠最大程度的濾去那些繁瑣細節,能夠將作品的主題直接呈現出來,這樣有利于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握描繪對象的框架結構和總體特征。因此,利用復印技術對照片進行黑白化處理是水彩畫教學中對初級階段學生開展有效教學的一項重要措施。
另外,合理利用照片進行寫生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中職美術專業水彩畫課程的教學應當充分考慮學生在初級階段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合理的使用照片強化他們的色彩表達能力。這對于增強他們在把握事物形體,準確用色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強化水彩的民族化
水彩畫是西方繪畫中一門課程,關于水彩畫教學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并不是很長,在繪畫理論和教學理論上也都是借鑒西方經驗。經過一段時間的長期發展,我們在這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水彩畫教學與傳統民族繪畫教學的融合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為此在教學中應當積極探索水彩畫教學民族化的發展方向。學生的創作也應當體現出明顯的民族化特征。而若要使作品呈現一定的民族化特征僅僅靠技術的訓練還是遠遠不夠的。在水彩畫教學中我們應當充分結合古今中外優秀作品的點評[1]。學生在對名家作品的欣賞和研讀中深刻體會水彩畫創作的理念上的異同,創作手法上的差別以及整體風格的特色等等。中國畫雖然和西方水彩屬于不同的繪畫門類,但是對于美術繪畫來說也具有一定的共性。中國畫伴隨著幾千年的華夏文明發展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精神內蘊和藝術風貌。大師徐悲鴻曾說“中國之繪畫,妙在似與非似,極似則易流為媚俗,不似又難脫欺世。”這一段點評深刻揭示了中國畫意象造型的精髓所在。當前我國水彩畫的創作受傳統文化影響,在構圖、用色、意境等方面都融入了中國傳統畫的似與非似的意境創造中,有力的推動了水彩畫的創作和中國畫的融合。因此,在中職水彩畫教學中也應當向學生介紹這種創作理念上的新進展,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給水彩畫的創作不斷增添新元素,首先以水彩畫與中國畫的結合為切入點,不斷探索新元素的融合趨勢。當前,隨著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得到不斷提升,美術教育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技能教育。學生不僅要掌握相關的繪畫技能,同時還應當更加深入的把握各種繪畫理念之間的不同。惟其如此才能根據市場和社會需要拿出更加精彩的作品。總之,水彩畫教學應當以培育學生的美術素養為源泉,增強學生對中西文化的敏感度,讓他們對繪畫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有一個更加清醒的認識。
三、啟發創新思維
現階段我國中職院校水彩課程教學在教學觀念上長期得不到更新,教學內容重技藝輕理念,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啟發不足。這些都影響了水彩畫教學的深入開展。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水彩畫教學是為提升學生職業技能服務的。美術專業水彩畫教學應當以提升學生整體職業素質為理念。一個良好的職業素養不單單是熟練的技能,該包括創新的精神、過硬的職業道德等內容。創新精神的培育應當緊密結合題材內容方面的創新。題材的創新對于水彩畫內容上的創新既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當前我國中職階段的水彩畫教學主要還是沿用了傳統的題材內容,例如靜物、風景和人物寫生等[2]。這些題材內容長期得不到更新,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的培養。為此在實際的課程訓練當中,應當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新事物,不斷拓寬繪畫題材,學生可以選取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或者更富美學價值的事物作為自身水彩畫訓練和創新的方向。例如可以打破常規的對某個具體物品的臨摹,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創新思維,對作品的原型進行合理的修改和發揮。只要符合藝術真實和藝術規律可以適當對客觀事物進行變異。打破傳統往往能夠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而且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還應當更加重視想象力的塑造,啟發學生對各種事物大膽的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
參考文獻:
[1]劉婕.職業學校藝術設計專業水彩畫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1)
[2]宋協海.美術專業水彩畫教學探索[J]. 重慶教育學院學報.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