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出技術應用型人才,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應該不能滿足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了。因而當前高職院校應該加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培養出真正能強、素質高且具備創新精神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 會計專業 教學模式創新
引言
我國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中一般都是以培養出新時期人才為主要目標,因而不斷地進行教學模式一直是職業院校進行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工作。本文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中會計專業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現階段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一味注重理論教學,忽視了實踐型教學
職業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強調的是理論服務于實踐,通俗的來說就是用什么學什么。因而在高職院校中會計專業教學的任務應該是將會計理論作為技能教學所必要的基礎,要以用為主。然而當前大多的高職院校在會計專業教學中一般都是以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以及實踐課為整個課程教學體系,實踐課占整個課程教學體系的比重非常低。因而這樣的課程教學體系并沒有能夠擺脫知識的系統性以及完整性的制約,自然也就不能夠適用于會計專業的實踐型教學。
(二)會計專業教學的老師缺乏實踐的經驗
在高職院校教育中,責任最為重大、任務最為艱巨的就是教師隊伍,他們肩上承擔的是為社會輸送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因而相應的對專職教師隊伍的建設要求就更高了。作為高職專業的老師,不僅在專業知識上要過硬,還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熟練的操作技能,另外還要能夠及時地掌握到與專業有關的新知識以及新信息。但就現階段來說,大多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與要求還相差很大一段距離。
(三)缺乏為外界的交流與拓展,處于封閉型教學模式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的快速發展,企業參與到全球范圍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因而會計的國際化以及全球化勢必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然而當下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教學都仍處于封閉型的教學模式當中,缺乏為外界的交流與拓展,對于一些國外或國際會計制度方面的課程也開設得很少,難以滿足日后會計國際化發展的需求。
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創新的對策
(一)構建“認知、實訓、創新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前提
1.結合會計專業的需要,制定出符合崗位特點的教學計劃。良好的課程選擇可以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指明正確的方向,對學生日后的學習成長及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會計課程的選擇應當結合會計職業本身的特點和崗位需要,課程之間要緊密的相連,課程知識能夠相互補充,相輔相成,多方位的課程選擇能夠確保專業知識的全面性,必修課程應該將會計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知識相結合,在涉及基礎會計、成本會計、基礎審計學的同時,也要包含操作系統、財務應用軟件及計算機應用等操作理論課程。
2.實現長期的校企合作制度。高職院校是培養社會性人才的地方,為了更好的讓人才的培養適應社會的發展,當下很多高職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教育方式,為相關專業的學生設立實訓基地,實行崗前培訓。對于會計專業來說,其所涉及到的實習資料具有較高的嚴謹性和隱秘性,所以學生在實習期間,許多企業不放心把將要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的資料交給學生,謹防商業機敏的泄露,這樣一來,學生崗前實訓的意義沒有得到充分的實現。針對這一現象,學校應當與企業進行協商談判,能夠與其保持一個持久穩定的合作關系。企業為學生的實踐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場所,學校每年為企業輸送大量的優秀人才,為企業的運營提供充足堅實的人才保障。
(二)實現“認知、實訓、創新一體化”模式的運行
1.校內。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采用照本宣讀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側重加強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通過反復的測驗考核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這使得會計專業的學習陷入了應試教育弊端的泥淖。為培養社會性人才,教師必須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將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授課方式來豐富課堂學習,給學生預留較多的課堂實踐,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所遇到的知識難點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探討;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情境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提高其創新意識和創新水平,為其以后的就業做下鋪墊。
2.校外。學校在學生進行專業課的學習之前,應當安排學生到校企合作的實習基地進行了解和學習,對將要學習的專業課程有最初步的認識,了解會計人員所需要處理的具體事物,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為將來的學習做出合理的規劃。企業人員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會計事務所的相關部門,讓學生了解各部門的職責,讓學生對會計崗位及工作流程有最基本的概念。校外學習有助于激發學生專業學習的熱情,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會更加的輕松愉悅,校外運營為校內運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急劇上升,這些都對高職院校的發展帶來了強大的動力,那么對于會計專業這樣一個具備廣闊市場前景的專業來說,高職院校應該加快對其教學模式的創新,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會計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費蘭玲,胡麗霞.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設置分析[J].滁州學院學報.2010(04).
[2]孫萬良,陳向紅.淺談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J].職業技術.2009(11).
[3]王麗輝.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芻議[J].職教論壇.2011(17).
作者簡介:魏君麗(1984-),女,陜西寶雞人,大學本科,助教,會計師,就職于寶雞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研究方向:會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