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南南
摘 要 當前,內控建設不力造成事業單位運行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如財會信息失真,國有資產大量流失、浪費,財務活動偏離法律法規要求,單位財務風險不斷加大等,給事業單位以及社會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重復出現,事業單位必須加強內部會計控制。
關鍵詞 事業單位 內部會計控制 常見問題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對于整個國家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也在明顯地擴張。為了應對新形勢的客觀要求,事業單位必須盡快改進單位內部管理方法,進一步完善其內部控制系統。內部會計控制是內部控制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是針對單位內部涉及會計工作的相關人員、相關崗位及與會計工作有關的各項經濟業務實施控制和監督。在當前事業單位改革不斷推進的形勢下,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對于提高單位會計信息質量,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在單位貫徹執行等具有重要意義。
1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必要性
事業單位作為以提供各種社會服務為直接目的的社會組織,擔負著增進社會福利,滿足社會文教科衛等方面需要的重要社會職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事業單位要尋求自身的發展,一般來說面臨著兩個基本問題,即如何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如何協調內部資源的有效利用。由于單位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是建立在內部協調性的基礎之上,因此,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是一項最基礎性的工作,也是單位有序運行的重要條件,是單位能夠良好發展的保證,必須著力強化。但長期以來,人們從理論研究到社會關注度往往集中在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上,而相對忽視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建設。內控建設不足造成事業單位運行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如財會信息失真,國有資產大量流失、浪費,財務活動偏離法律法規要求,單位財務風險不斷加大等,給事業單位以及社會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重復出現,事業單位必須加強內部會計控制。
2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常見問題分析
(1)內部會計控制意識不足
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內控意識才能夠確保事業單位中的內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執行。如今,事業單位普遍缺乏內部控制意識,片面地注重事業單位的業務以及事業的發展,不注重內部控制,單純地認為內部控制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在對于相關問題的處理上,很多單位依舊憑借固有的管理經驗、經營慣例來進行,內部控制的作用根本得不到發揮。此外,領導專權的現象比較普遍,許多事務處理完全由單位領導說了算,這也是造成內控制度實施效果不佳的原因。
(2)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健全
內部會計控制的核心是行之有效的組織、分工、程序、方法、標準、守則和規程,但有的單位尚未單獨制定系統規范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包括經費開支標準,資金授權批準制度,內部牽制制度,業務流程等。有的單位雖然制定了一些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和辦法,卻因陳舊滯后、不完整等種種原因而不能執行或沒有執行,制定的制度和辦法形同虛設。
(3)會計內外監督機制不到位
據了解,一些事業單位沒有內部審計機構或形同虛設,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和支持,沒有建立起對單位會計工作和經濟活動的監督機制。外部監督的弱化也容易使內部會計控制失效,不產生壓力。
(4)財務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核算較企業而言相對簡單,因此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素質要求不如企業會計那么高,致使會計人員素質過低。會計人員對內部控制執行不力的主要原因是品質、能力和知識等素質問題。可以說會計人員的素質水準直接影響著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3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舉措
(1)增強事業單位管理層及員工的內部會計控制意識
應通過內部會計控制方面的培訓學習提高事業單位領導、員工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尤其是領導層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只有領導層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得以改變提升,才能使單位內部形成依靠制度管理的新風氣。同時,應重視單位文化建設,構建高品質單位文化。強調以人為本,把內控制度建設與單位文化建設有機結合,全面突出人的智慧、技術、理想、價值追求在單位各項活動中的主導地位,為內部會計控制建設創造良好的內環境。
(2)完善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應堅持以預防控制為主,事后控制為輔的原則,防止會計摘 要 當前,內控建設不力造成事業單位運行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如財會信息失真,國有資產大量流失、浪費,財務活動偏離法律法規要求,單位財務風險不斷加大等,給事業單位以及社會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重復出現,事業單位必須加強內部會計控制。
關鍵詞 事業單位 內部會計控制 常見問題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工作發生低效率或不法行為。加強程序制約,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堅持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的原則。目前,國家應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規范以及標準,使得事業單位能夠在法規的范圍之下進行適應自身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設,提高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水平。
(3)加強內部會計控制評價與監督
內部會計控制評價是保證單位戰略目標有效執行的基石。內控制度的評價是指由單位專門的機構或人員,通過對單位會計控制系統的了解、測試和評價,對其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提出意見,以便單位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進行內部會計控制評價,必須建立相應的評價機構。一般而言,內部會計控制評價工作,是內部審計機構的一項重要職能。事業單位應建立相對獨立的內審機構,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真正做到通過內部審計加強內部會計控制,確保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有效運行。同時,強化外部會計監督。外部監督包括國家監督和社會監督,外部監督有利于增強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性。
(4)加強會計人員素質教育,提高其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準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素質會計人員的貫徹執行。因此,各級財政部門要對事業單位的會計從業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使其業務水平跟上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在我國的事業單位中,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風險意識不高的現象比較普遍,單位要強化對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的教育,關注其思想動態,減少潛在的舞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