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摘要】聲樂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呼吸法,呼吸是發聲的原動力。從17世紀時,通過人類實踐的證明,呼吸法對聲樂技術的確產生很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人們知道,好的聲樂演唱也是建立在呼吸法的基礎上,也就是今天所說浮在呼吸上面的。學習聲樂的首要任務就是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關鍵詞】氣息;聲樂演唱;呼吸法;聲樂技術
正確的發聲法和更好的共鳴法必須建立在正確的科學呼吸方法的基礎上,不能控制呼吸,就不能正確地運用頭腔共鳴,沒有頭腔共鳴的演唱,根本不會有光彩華麗和透明開朗的聲音,由此可見,呼吸法和聲樂藝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克拉克在《論呼吸》一書中說過:“歌唱者第一件事情就是適當地呼吸,然后或快或慢、或柔和或強烈地把氣吐出來,以適應所唱歌曲的特定需要。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歌唱者必須是位專業的呼吸者。”
著名聲樂藝術家雷茲克說:“正確的歌唱一定是良好的運用氣息。應該體會到在很好地發音時,就像是用口在哈氣,用氣哈暖一件東西,把喉頭放松好似打哈欠的感覺。唱音階一系列的音,如同穿在一根弦在線的一串珠子,而氣息就是弦線?!?/p>
普利斯曼也曾在他的《喉頭生理學》說:“呼吸是聲音的生命力。正確的呼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為自由的發聲活動鋪平了道路。而不正確的呼吸往往造成發聲不好,因為呼吸運用失當會引起喉部肌肉的緊張。”
在中國和外國的聲樂史上,根據實踐經驗證明,聲樂呼吸法之所以被重視,它不僅是發聲法與共鳴的原動力,和提高聲樂技術的發展產生決定性的作用,就是對職業病的預防,如呼吸器官、發聲器官的保護上,也產生巨大的作用,從而延長了聲樂家的演唱壽命。反之,如果呼吸方法不正確和非科學的,它不免將在發聲方面帶來了貽患無窮的毛病,限制與束縛聲樂技術的發展與提高,而且,職業病將不可避免地隨之而來,造成聲樂家在演唱生命的短壽現象。
在中國唐代段安節的《樂府雜錄》中提到過:“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間出,至喉及鸛其訶,即分抗墜之香,既得其術,即可致遏云響谷之妙也。”
這里所提到的“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氳自臍間出……”其實就是說一個技巧熟練的聲樂家,在歌唱吸氣時,首先必須把氣息下沉至下腹部,在歌唱時,必須控制氣息,必須做到古人所講求運用的“丹田氣”,以求達到“中氣”足,也就是說:在歌唱時嚴格要求的是:主要以下腹部橫膈膜的協作來控制呼吸,在這個基礎上,以唱出洪亮、渾厚而有力度的歌聲。由此可見,中國過去的聲樂家在演唱實踐中積累經驗,在不斷深入研究和長期勤學苦練,終于在控制氣息的方法,探求出一個科學性的結論。
由此可以使人認識到有感染力的歌聲,決定它的重要因素必須是以氣息作為支持點。中國的聲樂傳統唱法中的“丹田氣”,今天看來,其實即是主要以下腹部為主,以橫膈膜的配合協作來控制氣息,使聲音在氣息充分的支持下,從而唱出“可致遏云響谷之妙也”的歌聲。
必須承認,有氣息作為支持點的歌聲,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才是最有價值的聲音,這種聲音的特點是:非常有力的、音響集中的、音色富有色彩的,這種有支持點的音量,它的確可以達到“既得其術,即可致遏云響谷之妙也”的要求。從這來看,已經充分說明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國聲樂演唱家就已將聲樂呼吸方法的重要性做出過最具科學性的總結。
那么歐洲的聲樂家也不能例外,他們同樣非常重視聲樂的呼吸方法。意大利人對聲樂常說這么一句話:“歌唱的藝術就是研究呼吸。”這句話的意義也說明:呼吸法是聲樂的基礎。
意大利著名聲樂家卡羅素(CARUSO)曾經說過:“聲樂的歌者是否能夠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對呼吸器官的操縱和運用,是否建造強風的基礎。”可見卡羅素也是非常強調呼吸法的重要性的。
意大利著名聲樂家藍柏爾蒂(F.LAMPERTI)也同樣非常重視呼吸法,他說:“懂得正確呼吸的方法,是學唱歌的人們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一件事?!庇纱丝梢娝前押粑椒〝[在頭等重要的地位的。
前蘇聯著名聲樂家梅德維捷夫也說:“呼吸是本,解決了呼吸問題,聲音也就得到解決了,只要用好有支持點的呼吸,則聲音就能在一個統一的位置上出來。”從這幾句話也可見呼吸法和聲樂的關系多么密切了。
還有,韓德森在《歌唱的藝術》里也強調說:“歌唱需要一種特殊形式的呼吸。”
韋則斯朋說:“在呼吸時永遠不要施加蠻力,如果呼吸是充分自由的,它本身會自動調節?!?/p>
在歌唱時,也像許多生理行為,呼吸的力度總是和活動的強度成正比例。因此,歌唱時呼吸力與要求發出聲音高低、強弱形成正比。
維克托爾說:“歌唱理論家一般都認為生活中的呼吸是一種自動的本能活動,但是在他們實際運用到聲樂技巧訓練時,又往往要求有意識地對呼吸進行控制,搞不好就會干擾到呼吸的自然活動,對唱歌者造成極其不好的影響?!?/p>
從聲樂的角度看來,呼吸器官的部位是在發聲器官、共鳴器官、吐字器官的下部,因此,在歌唱時,是以呼吸器官作為基礎的,如果呼吸法的控制確實能夠做到控制自如,從而取得和上部的發聲器官、共鳴器官、吐字器官的多種多樣肌肉活動的配合,才能夠使聲音的效果達到純清而圓潤、嘹亮而渾厚。就好比一座高大的樓房,首先,必須打好深厚的地基,打好扎實的地基后,這座高大的樓房才能是堅固的。同樣的道理,一株枝葉茂盛的大樹,它的根必須是粗壯的,有粗壯和深入的根作為基地,這株大樹才是穩固的。
從科學的觀點看來,中國的聲樂傳統唱法和歐洲的聲樂傳統唱法在原則上有很多共通性的,但在呼吸方法的原理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求將氣息深入的下沉,而且聲音是有氣息作為支持點的。中國的聲樂傳統唱法對聲音的要求是:脆、甜、圓,潤。歐洲的聲樂傳統唱法對聲樂的要求是:嘹亮、純清、彈性、圓滿、靈活、透明。在運用橫膈膜的情況中也相同的。但在語言和民族心理、民族情感以及對美的觀點是有差別的,所以對聲音效果和共鳴位置、吐字方法和表現方法等也有所不同。
參考文獻
[1]賀錫德.外國古今名曲欣賞聲樂卷(上)[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2]賀錫德.外國古今名曲欣賞聲樂卷(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3]周青青.音樂學的歷史與現狀[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