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莉
【摘要】聲樂演唱風格的形成是從生理訓練發聲技能開始的,進而通過生理練習來提升心理審美感受。聲樂演唱風格的提高對作品有了更深刻的把握,進而使演唱者形成較為獨特的演唱風格。演唱者形成獨特的風格,是歌手的終極目標,也是演唱者從技巧表演的初級層次向高級審美層次過渡的重要階段。
【關鍵詞】聲樂演唱風格;聲樂;演唱
演唱者要想形成高質量的演唱風格,除了充分掌握聲樂技巧之外,還要充分理解演唱的作品,并對其進行相應分析,盡可能實現對歌曲的二次創造,要全面掌控作品的有效資源,深層次的去思考,對作品形成一定的理解,從而形成獨有的演唱風格。完美聲樂演唱風格的形成需要從以下幾個步驟做起:聲樂歌唱技能和聲樂歌唱心理、聲樂歌唱審美等三個方面入手,充分提高自身的演唱技能。加強聲樂演唱技能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最終形成具有當代美和傳統美相融合的聲樂演唱風格。
一、通過演唱技能的訓練,掌握良好的發生技能
聲樂演唱形成是演唱者從技巧表演的初級層次向高級審美層次過渡的重要階段。演唱者將作品極致的詮釋出來,充分提高了聲樂演唱者的文化修養,最大限度的將演唱者的文化修養和審美尺度發揮出來。所以,聲樂演唱者演唱風格的具體形成,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要建立在對作品的詮釋上,優秀的歌唱家可以將作品的內在含義充分的表現出來[1]。
著名聲樂教授沈相提出,自身嗓音就是演唱者的重要樂器。演唱者一定要具備良好的發聲條件,具體包括生理條件:發聲器官和共鳴器官、語言形體和呼吸器官等這四個方面一定要健全并且強大,只有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演唱出完美的曲調。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發聲技能的培養,要從人的呼吸和聲樂發聲共鳴以及具體的咬字等方面全面參與的結果[2]。
廣義上的聲樂發聲,一定要遵循科學的發聲規則,具體的發聲器官要互相協調進行發聲,共鳴器官要恰當的進行展開,相應的語言器官要準確到位,并且各個器官要均衡協調,促進演唱者可以科學的發聲。演唱者要想擁有科學的發聲,一定要重視自身的個別特點,依據個人的風格,編制屬于自己的聲樂演唱風格,要有自己的個性[3]。縱觀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聲樂演唱形式都有一種發聲方法。著名歌唱家林俊清提出:發聲方法是否正確,在于音響效果如何;在于人的嗓音規律;在于所演唱的歌曲是否符合當前聲樂演唱的要求;所以,要想擁有優秀的發聲技巧,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生理機制。
二、積極打造個性心理特點,有助于提高演唱水平
《樂記》中提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對于聲樂演唱藝術來說,在同一時間要完成多種活動,演唱風格的靈魂是情感表達,運用音樂語言將賦予情感和情趣的音樂表達出來,這是一種歌唱藝術。依據心理學角度來說,個體的身心發展對于其自身演唱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個人的心理特點同樣會對演唱產生一定的影響。伊卡娜·查連克提出:“聲樂演唱是一種高級類型活動。”
據相關數據表明:個體要想進行有效的發聲,一定要經過高級神經系統的傳輸,是通過大腦皮層對于演唱者的演唱器官進行有效控制,進而實現全面發聲,個人的視覺、聽覺以及心理的各種感受,受到大腦皮層的控制,同時,也控制演唱者的演唱風格。眾多心理學者提出,個人的眾多活動都是通過心理進行支配的,有效的心理影響對于演唱具有一定的作用。完美的聲樂技巧的展示,靠的是抽象的感覺對身體各器官進行調。
(一)一定要具備非常樂觀的心理素質
個人的心理特點各有千秋,演唱者的唱歌風格也各不相同。古人云:“人身以心為主,心忿則熱,心勞則汗,心恐則慄,心憂則癖。”相關實踐表明,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情,可以使身體產生一種緩解人身心疼痛的激素,同時,可以促進身體各個器官有效工作。聲樂表演過程中,既要利用自身的發聲器官共同作用,還要將人體的高級神經活動系統充分的調動起來,促進各個器官協調發展,進而有效的完成整個演唱過程。
優秀的聲樂演唱者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充分的把自己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自己處于激動和興奮的狀態,從一開始的演唱到最后一首歌曲演唱完畢,都要保持一種強烈的向上的和觀眾交流的欲望,這種興奮的狀態,可以使人的各個發聲器官和共鳴器官以及語言器官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一直保持歌唱期間的平衡,激發演唱的最高水平,有的演唱者在表演過程中,高度緊張,出現呼吸急促、聲帶混亂的情況,進而導致演唱者的聲樂不能達到相應的水平,不能將作品及時有效的發揮出來。
(二)演唱者要具備自信的心理素質
演唱者不僅要具備積極樂觀的心態,還要有自信的心理素質,個人心理自信,一定會促進演唱表演的成功。生理學家提出,個人要有積極的心態,自信的心理素質,大腦皮層會高速運作,產生積極的思想,有助于演唱風格的全面形成。如果個人具有消極的心態,其大腦皮層會產生一種類似毒素的物質,會使人容易產生疲勞的感覺,進而使腦細胞代謝緩慢,進而影響演唱者的表演情緒。兩種不同的心理狀況,對與演唱者有不同的影響,自信的心理素質是演唱者成功的基礎。費奧倫薩·科索在歌劇院表演多年,始終扮演小角色,直至1963年,在歌劇院中上演《寵姬》歌劇時,費奧倫薩代替女主角進行表演,她的內心非常清澈,她知道代替女主角進行表演,如果表演不好,就說明她這一生也別想有別的機會出人頭地,因此,她積極調整心態,排除一些干擾,將歌劇演唱表演的淋漓盡致,一曲成功。著名翻譯家、教育家傅雷在給兒子的書信中提到:“一定要做好自身的心理工作,緊張的心理對于自身是沒有好處的,要有愚公移山的品質,要有“我盡我心”的思想觀念,心中時時刻刻想著要使自己處于放松的狀態。這樣的心理會使你練琴的技術提高。”傅雷傾盡一生進行兒子的教育,他對傅聰提出“一定要堅強的活著,成功與否不在我們的控制范圍內,要有不怕打擊以及不怕挫折的心理,堅強不怕失敗。”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演唱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將一切緊張的心理排除,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以及戰勝困難的決心。
(三)演唱者要具備積極的適應心理素質
從心理學和生理學上來說,聲樂表演注重演唱者要具備高尚的人格、堅強的體魄以及不屈不撓的意志,還要有面對挫折的勇氣以及面對突如其來事件的適應心理,要擁有靈活的、積極向上的調節能力。根據適應性的相關原理表明,生物個體要想生存,一定要具備強烈的生存適應能力。好的心理素質一定經過長時間的磨練,聲樂練習的適應能力也要經過各種磨練,才能有效形成。在進行聲樂練習過程中,演唱者會受到各種各樣心理素質作用,部分演唱者對于自身情況要求較高,學習興趣高漲,遇到成功或者失敗的情況,能客觀的處理,但是,還有部分演唱者,遇到緊張的情況,就會呼吸急促、頭腦不清晰的現象。
三、演唱者要建立具有傳統美和現代美有機結合的演唱審美觀
歌唱形式的審美觀既是藝術活動的指導思想,又是聲樂演唱表演的重要前提。科學技術帶動生產力發展,人們的精神需求逐步提高。因此,聲樂表演者演唱技能面臨新的挑戰,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聲樂演唱者功力的提高,對于自身的演唱水平有了更進步一步的促進作用。演唱者的進行作品的創作,作品的內容一定要積極向上,跟隨社會的主流思想以及結合傳統美學思想,富于創造性的把藝術感悟融入作品中,積極的表達出來,同時,將我國傳統優秀聲樂進行有效繼承,充分建立具有傳統美和現代美有機結合的演唱審美觀。
四、積極構建科學的聲音,促進聲樂演唱風格的形成
人類對于事物的認識是從直觀感受到抽象邏輯轉變,對于掌握的事物進行條理化、系統化的處理,進而形成更為科學、準確的認識。演唱者進行聲樂表演期間,要形成獨特的聲音風格,將自己的聲音和音效有機結合,進而形成獨具個性的演唱風格。進行演唱表演之前,要對所唱的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全方位掌握作品的內容,具體包括: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人資料、具體的表現手法、作品的內涵等,做深入的了解。演唱者的聲音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充分運用自身的演唱技巧,將作品深刻的詮釋。每一個演唱表演者都具有獨特的嗓音,演唱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和藝術涵養,構建屬于自己風格的聲音。南方歌唱家演唱北方風格的歌曲,就不能將北方歌曲的韻味全面表達。對于聲部來說,女生不能將男生的歌曲具體詮釋,男高音唱不出男低音的深沉。
中國和西方的聲樂具有一定的差異,具體表現為: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音樂創作人和作者的審美標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演唱者要把這些差異進行有效融合,進而全面把握中西文化的差異,從而將聲樂藝術很好的展現出來。所以,演唱者對于作品要做全面的研究,進而形成獨具特色的演唱風格,將藝術持久的表現出來。
結束語
歌唱技巧和歌唱心理以及歌唱審美理念的形成集中體現的是歌唱的風格,是演唱者聲樂風格形成的標志。目前的社會中,演唱者的表演風格多樣,聲樂演唱是集中表現個人情感的重要途徑,演唱者進行表演,要把握好表演節奏,將作品做出深刻的詮釋。面對社會這個大環境,聲樂演唱者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質、文化內涵,全面保持向上的思維能力、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聲樂練習。將傳統美和現代沒有機結合,形成獨特的演唱風格,最大限度的為我國聲樂事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林俊卿.歌唱發音的科學基礎[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3,.192.
[2]韓勛國.歌唱教程[M].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3.
[3]郭建民. 聲樂文化學[M]. 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7: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