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麗紅 程廣東 劉方明 孫睿 許龍 王長平 羅志文
(佳木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黑龍江佳木斯154007)お
摘要
針對實踐性知識的特征,免疫學課程從獲得經驗,進行反思性總結和評價兩大方面進行改革。認為教學中應注重與中學教學實際的聯系,應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采用問題討論法、案例教學法、研究性學習、參與式學習法,以及增加實踐機會等多種教學形式,采用綜合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實踐性知識的構建。
關鍵詞 免疫學; 實踐性知識; 構建
中圖分類號 S-01;GB642.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19-06484-02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Knowledge in Immunology
YUE Li瞙ong, LUO Zhi瞱en 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07)
Abstract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knowledge, the course of immunology was reformed from two aspects of summary and evaluation. The study applied case study method, discussion, self瞝earning study method etc. and us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enhance practical ability for the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practical knowledge.
Key wordsImmunology; Practical knowledge; Construction
基金項目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重點課題(GBB201212068);佳木斯大學教學研究項目(JYA2011-034);佳木斯大學教學研究項目(JYLB2012-007)。
作者簡介
岳麗紅(1964-),女,黑龍江勃利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免疫學、生物教學論課程教學與研究。*通訊作者,副教授,碩士,從事生物實驗教學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526
國內外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者已達成共識:教師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專業素質構成的核心,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礎[1]。實踐性知識是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經過內化、反思獲得并加以運用的個人的、綜合性的知識,是個人教學經驗的總結。實踐性知識具有緘默性、情境性、綜合性、反思性等特征[2]。目前,我國在教師培養方面普遍存在實踐性知識培養不足的問題。學者們的研究多為宏觀視角,研究如何改進師范教育課程設置、如何加強實習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加教學實踐的機會。而對在專業課課堂上如何提供讓學生自主建構實踐性知識的機會研究甚少。研究探討了在免疫學課堂教學中,與中學教學實際結合、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獲得經驗、進行反思性總結和評價的具體方法,探討為學生提供生成實踐性知識的條件和措施。
免疫學是以研究免疫系統的組成、功能以及相關疾病的基本免疫機制,發展有效的免疫學措施,達到預防與治療疾病目的的一門科學,是一門多學科相互滲透的前沿學科。劍橋大學等國內外大學的生物科學專業、臨床醫學專業、獸醫專業都開設免疫學課程[3]。在生物課程標準和初高中新教材中所安排的免疫學內容豐富而深入,因此對于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生而言,免疫學具有其他課程不能替代的重要┳饔謾*
通過免疫學課程的教學,應使學生對免疫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有一定的認識和理解[4],為學生自身科學生活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更為將來在中學教學時能正確科學地講解課程標準和新教材中的有關內容做好必要的準備。因此,在免疫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實踐性知識的培養。
由于實踐性知識是個人經驗的總結,根據其緘默性、情境性、綜合性、反思性特征,針對實踐性知識的建構,免疫學教學進行了以下兩方面的有益嘗試。
1獲得經驗
1.1建立中學、大學免疫學知識的聯系
課前組織學生翻閱高中生物課標教材,找出免疫學內容,與大學教材免疫學內容進行對比分析,發現二者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再出示1~2道近3年生物高考免疫學試題,讓學生解答,解題后,分析解題用到的免疫學知識,思考用高中知識和大學知識解題深度的不同。這樣,讓學生先在頭腦中建立了中學與大學知識的聯系,自己找到學習的目標和重點,帶著問題、帶著目標學習,更重要的是調動了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積極性、學習的主動性。
1.2提供中學課堂教學實錄,獲得間接經驗
課堂上,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問題導入法、案例教學法等,既讓學生掌握教學目標中的重點知識內容,又讓學生了解中學課堂教學實際,獲得間接經驗。
例如,在學習超敏反應等內容時,先請學生談已知的過敏現象,再出示醫學研究案例,師生共同討論分析,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結合醫療實例,自主理出知識線索,并在此過程中輕松掌握重點,化解教學難點。
在學習抗原、抗體、免疫應答等內容時,課前為學生推薦相關網站,要求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瀏覽,學習高中生物免疫學部分優秀教學教案,并觀看高中生物免疫學教學視頻。課堂上,教師先提出問題,啟發思考:中學教學與本科教學內容的區別和聯系。這樣,學生帶著問題先回顧中學學到的知識內容,再學習本科教學知識,溫故知新,自主建構新知識體系,這樣學生的學習更加有目的性。同時,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又見識到了中學課堂老師教學的實際,可以安排學生課后討論分析中學教學與本科教學內容的聯系,獲得間接經驗。
1.3提供“大學-中學合作”的學習情境,獲得直接經┭
在進行免疫學研究歷史、免疫學最新科研進展等內容教學時,借鑒中學研究性學習活動方法,讓學生經歷收集資料、制作課件、上臺講演等自主學習全過程,該過程也是學生體驗備課、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全過程的經歷,是獲取直接教學經驗的過程,所生成的實踐性知識對未來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生物教師意義重大。
增加部分高考試題中與免疫學實驗相關的內容,采用參與式教學,鼓勵學生參與實驗準備,協助教師配置溶液、準備實驗用品、進行實驗設計等。實驗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分析實驗現象、嘗試改進實驗儀器和步驟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探究實驗的思想方法,經歷知識的獲得過程。這些措施都是學生積累實踐性知識,為未來能夠處理中學生物教學活動中發生的問題、帶領學生開展探究活動所做的積極準備[5]。
2反思性總結與綜合性評價
每次課堂教學中或實踐活動后,留出時間,讓學生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總結。學生經歷的反思、質疑、探究、總結及表達的全過程既是對知識的內化吸收過程,更是積累經驗、生成實踐性知識的過程。
制定本課程綜合評價方案,師生共同設計考核評價表,師生分別對每位學生在理論課、實踐課、研究性學習活動等學習全過程的學習態度、學習效果、合作精神、創新能力等表現進行全方位量化評分。實驗報告先由學生互相批閱、打分,再交老師審核。由于增加了學生評分的權重(60%),學生的評價積極性大大提高。在參加評價過程中,學生對中學當前開展的過程性評價、綜合素質評價有了全新的認識,也積累了評價的實踐性知識。
總之,在教師專業化程度日趨提高,中學對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水平要求日益提高的形勢下,提高準教師實踐性知識習得水平也日趨重要[6]。在課程教學改革中需要加強實踐性知識的構建。因此,針對實踐性知識的特征,免疫學課程采用多種教學形式,促進了學生實踐性知識的生成,為學生未來成長為專家型教師做了必要的準備工作。在今后的教學工作實踐中,免疫學課程實踐性知識的構建體系將得到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李利.職前教師實踐性知識發展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2:12-15.
[2] 王芳亮,楊必武.師范生的實踐性知識及其生成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11(4):161-163.
[3] 陳廣潔,李偉毅,葛海良.劍橋大學免疫學教學帶給我們的啟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7):54-56.
[4] 溫榮輝,白先放.生物科學類專業《免疫學》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181-182.
[5] 楊寧,張杰.促進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發展的課程開發研究——以高師信息技術教學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2,22(5):36-39.
[6] 劉方明,岳麗紅.生態學課程實踐性知識的建構[J].江蘇科技信息,2013(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