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麗
摘 要: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當歷史的車輪在駛入21世紀時,作為新世紀教師,必須確立終身教育思想,活到老,學到老;教到老,學到老。必須真正樹立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主的意識,必須走進學生心中,把課堂還給學生。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教師
教育改革的新時期已經到來,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啟動的大背景下,怎樣重新賦予教師角色新的內涵,我在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體會頗深。
一、充分認識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家長的代言人,是學校的代理人,是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具體執行者,是班級教育的組織者,是學生的保護者和關懷者,是對一個班級的學生全面負責的教師,是班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組織者和管理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學校進行教導工作的助手和骨干力量。在班級微型社會中,班主任扮演著“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的角色,在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中起著導師的作用;在同年級教師群體中,班主任扮演著“協調本班各科教育工作”的協調者角色;在學校這個社會體系中,班主任則是“學校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得力助手”;在宏觀社會體系中,班主任又擔負著“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之間的聯系”的責任。
由于班主任角色的多元化決定了班主任工作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因此,只有全面了解這個多元化的角色,只有充分認識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才能帶好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才能當好一個合格的班主任。
二、組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
1.一個良好班主任的基本特征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是以其良好的規范性,借助各種事務、活動等媒體,向外界顯示出自身良好的形象。一個班主任在組建班集體方面的職能發揮狀態,是良好班集體構成要素認識、把握、利用和調節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2.正確處理好“領”和“導”、“管”和“理”的關系
領導者的職能,包括“領”與“導”兩個方面。所謂“領”者,著重于一種行政性質和職能的確定——以上級對下級的關系,確定其行政長官的地位和職能;而“導”者,則著重于一種教育性質和職能的確定——以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關系,確定和發揮其教導、引導的作用和職能。
作為一個班集體的管理者,班主任也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管”和“理”的關系。“管”,強調的是一種硬性的規范,以法律、條文、規章制度等形式施加一種具有規定性、約束性的影響;而“理”,強調的則是一種科學態度、科學理性以及對行為的合理性要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把“管”看做是一種具體行為,而“理”則是一種思想理論。因此,“管”與“理”之間的關系,并不僅是互為補充,更需要“理”馭“管”,以“理”來提升“管”的水平和質量。對于班主任來說,如果只是放任“管”而忽視對“理”的追求,必然會出現過于依賴紀律雜文、規章制度的硬性約束而將管理對象置于一種被動的地位,無視人的主觀能動性而扭曲了師生之間的正常關系,丟失了班主任“教育、引導”的角色職能。
3.正確處理好管理者與管理對象、主導與主體的關系
作為一個班集體的管理者,班主任如何處理好與管理對象之間的關系呢?在管理學生問題上,許多班主任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感性經驗上,以為只要把班內幾十個學生管好,班內保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就可以了,忽視了以現代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來指導班級的管理工作。因此,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也就難免出現了一些違反現代管理科學要求的情況,結果非但不能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甚至師生關系陷入了一種充滿矛盾的困境之中。
三、善待后進生
我在課外時間著重研究丙類學生,也就是如何善待后進生的問題。
后進生可分為學習、品行和品學三個層次的后進。我們平時所謂的后進大都指的是學習差。其實,這種后進生的形成相當部分是我們做教師的態度所為。豈不知后進生也是人,他們同樣需要自尊,他們并不想受到同學的孤立、老師的鄙夷和家長的責罵。相反,他們渴望得到父母和教師的贊揚。
作為一個好的班主任,在轉化后進生方面,深入了解后進生的心理特征,慣于捕捉后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牢牢抓住他們表現出來的多方面積極因素,要善于發現后進生的點滴進步,培養后進生積極的興趣,學會運用班級的力量,主動爭取社會、家庭各方面的轉化。善待“后進生”,就是善待自己,善待未來。我認為,如果后進生是一朵霜打蟲咬的鮮花,那么,只要我們倍加愛護,也一定能使每一個花瓣恢復生機,散發芬芳。
古語道:“人只能由人來建樹。”我們應當時刻牢記古人教誨,不斷加強自我教育,不斷提高自我素養,做一個深受學生歡迎、愛戴的班主任,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作者單位 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第二實驗小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