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多順
【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興趣教學方法的應用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可以提升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興趣教學問題已經成為小學英語教師關注的焦點之一,本文旨對如何開展小學英語“興趣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 興趣教學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102-01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全面推進,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教師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主導者,應該著眼于提高教學質量,重點在“興趣教學”上狠下功夫,積極探索和創新教學模式,重點在感情凝聚、課堂吸引、氛圍感染、對話激勵四個方面狠下功夫,著力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一、開展“情感教學”,以真摯的感情凝聚學生
古語講: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與學生只有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礎,小學生才會喜歡教師,進而喜歡教師的課程。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興趣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想方設法、千方百計的拉近與小學生之間的感情。
1.樹立平等理念
無論是日常教學,還是平時接觸,英語教師都要牢固樹立教師與學生“平等”的思想,用“愛心”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切忌以“長者”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也不能面無表情甚至高高在上的與學生相處,而是要把學生當成朋友,關心、愛護學生的一切,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親切、溫暖和幸福。
2.強化服務意識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要把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從思想深處將教育學生當成 “服務”,把所教內容當成“產品”,把教學成效當成“質量”。這就需要教師把學生當成“第一服務對象”,對學生傾注更多的感情,凡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接受自己、接受教學內容。
3.強化換位教學
所謂換位教學,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研究教學方法,這是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拉近學生最有效的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和情感需求,切實掌握好“學情”,有的放矢的開展英語教學,培養學生的“樂學”和“學樂”精神。
二、開展“互動教學”,以活躍的課堂吸引學生
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愛說、愛動、愛玩,無拘無束,興趣廣泛。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天性,在英語教學中開展“互動教學”,引導學生在說、動、玩中學習英語。在這方面,應探索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載體,通過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吸引力。
1.游戲互動
做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事情。教師要突出學生 “主體地位”,把游戲導入英語教學當中,采取不同的游戲類型和游戲方式,在小學生作游戲的過程中學到英語知識。此外,還有拼圖游戲、卡片游戲、手勢游戲等等許多游戲方式,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編排不同的互動游戲,只要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都應該創新和嘗試。
2.延伸互動
所謂“延伸互動”就是著眼于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在突破英語課堂教學知識的基礎上,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和拓寬,不僅讓學生感受到趣味,而且還能夠擴大學習面。比如,在教學生學習和運用“I like…”、“I dont like…”句型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時運用歌曲或講故事的方式,在歌曲和故事內容上多運用“I like…”和“I dont like…”句型,“I like you! I dont like you! I like world! I dont like world…”由于兩個句型的重新使用,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這兩個句型的認識,同時也讓學生對“you、world…”等單詞有一些印象。
三、開展“情景教學”,以良好的氛圍感染學生
1.影音情景
小學生學習英語,如果靠背痛來記憶,雖然記得快,但忘得也快;教師通過黑板、粉筆進行教學又會顯得有些呆板和乏味。因此,就要把學生背誦、老師板書、多媒體影音結合起來,特別是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在影音方面的優勢,將所教內容通過影音給予反映出來。比如,在教學生蘋果、香蕉等水果名稱時,教師可以一邊讀“apple”等單詞,一邊在多媒體中顯示蘋果等水果;在教學生狗、貓、兔等動物名稱時,教師可以一邊讀“dog”等單詞,一邊在多媒體中顯示小狗并播放“汪汪”的聲音,等等。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形象思維,進而提高記憶力。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好的環境和氛圍能夠對學生產生強有力的感染作用,讓學生在良好的英語環境下提高學習水平,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活動情景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把活動引入教學對學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根據所教內容,把課堂設計成與內容有關的情景模式,學生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可以漫步、可以對話。比如,在教學生動作教學內容時,可以將班級布置成“公園”,讓學生在“公園”里“talk”、“walk”、“ride bike”、“fly kites”等等,讓單調枯燥、難以理解的抽象內容通過形象的情景表現出來,學生自然而然就會知道“talk”、“walk”、“ride bike”、“fly kites”的真實含義。
四、開展“交流教學”,以日常的對話激勵學生
小英語教學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小學生學會說,學會用簡單的英語對話,為初中、高中、大學英語打好基礎。因此,教師要把“交流教學”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和目標,不僅要在教學中要用英語授課,在日常交流過程中也應該逐步推進英語交流,盡管這種教學方式小學生開始很難接受,但隨著小學生學習興趣的不斷提高,這種方式將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與學生見面的時候,都應該用英語與學生打招呼,盡管開始學生可能不喜歡甚至不理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教師的堅持不懈,特別是對學生的夸獎和鼓勵,小學生說一口流利的簡單英語將不再會是一件難事。
五、總結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句話對于小學英語“興趣教學”再恰當不過。英語教師在開展“興趣教學”過程中,只有充分把握好情感、互動、情景、交流四個主要因素,才能使教學活動更加有趣味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許燁.淺談小學英語課堂學生興趣的保持[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8)
[2]龐靜.情感策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2013,(07)
[3]于金金.情景教學點亮英語課堂[J].實踐與反思,2013,(07)
[4]張文鈺.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理論前沿,2013,(06)
[5]談小學英語起始階段興趣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