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興學
【摘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必須要有一個與時代步伐相融的新教育思想。與人的發展相協調的教育觀念,不能僅局限于課本知識的教學,而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自學和獨立工作能力,鼓勵學生勇于嘗試、探索,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不氣餒,成為不斷進取,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關鍵詞】創新意識 轉變觀念 教學行為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1-0129-02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愉悅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已成為啟迪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前提和關鍵。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談幾點看法:
一、課前探究學生和教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備課時應盡可能考慮學生的全員參與;注重知識探索過程中的能力轉化;注重認識與情感的和諧發展。密切將學生生活經驗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在學生的情緒體驗中找到相應的支撐點,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覺有效地參與到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之中。例如,在設計教學“圓的周長”中測量圓的周長時,因為圓的周長是一條封閉曲線,怎樣測呢?首先讓學生實驗一下。實驗完畢后,大家就會紛紛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教師在肯定學生的思維方法后,因勢利導,說明用繩測、滾動的辦法測量圓的周長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能不能找出一條求圓的周長的普遍規律呢?學生自己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教師引導讓學生再實驗,再討論,最終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這樣,通過操作、討論、觀察、思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問題,既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思維。
二、課堂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學情景的創設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并積極探求,讓學生的思維自由奔放。只有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下,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得到充分培養。教師在教學時一方面要營造一種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引導和激勵學生在課堂運行過程中敢說、敢想、敢問,促使學生形成一個健康的學習心態;另一方面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時,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勝、好動的心理特征,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喚醒其參與學習的熱情,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我認為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設問題情景,多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并引導學生自己來析疑、解疑。使學生產生為求知的需要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為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發提供可能。例如:教學“能被2和5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只要你能說出一個數,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強烈的好奇心,學生都搶著說出較大的數,力求難住教師,當教師都準確迅速地判斷出來后,學生的好奇心就轉化成了求知欲,紛紛問教師:“為什么你能判斷得又準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奧妙,從而主動地學習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數的特征。讓學生創新的潛在意識頓時得到萌發。
三、課后學生參與實踐,培養思維創新意識
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 教師不但要在課內激發和維持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更要將課內迸發出的參與熱情有效地延續到課后,以促進使其在課外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并由此體驗到數學知識散發出的魅力,進一步激發其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從而使學生從課內到課外始終處于積極主動、自覺參與的氛圍之中。長此以往,既培養了學生善于動口,勤于動手的習慣,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新穎性和獨特性。
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培養思維創新意識
除了在教學前,教學中和課后學習實踐,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有著密切的聯系。 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在學生對新知識的主動探索中產生,并在學生主動探索中不斷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把學生推上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激發作用、啟迪作用、組織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教師只有民主平等的對待學生,學生才能感到愛和尊重,從“客體”變為“主體”,樂觀而自信,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敢于質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課堂交往中民主關系的基礎是師生互愛和理解,愛和理解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也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渠道。讓教師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展現出他們的才華和智慧,讓學生在主動、自由的狀態下表現出他們的天性和聰穎,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不能凌駕于學生之上,必須放下架子,主動接近、熱愛、關心學生;課堂上是師生,下課后是朋友。這種觀念是與傳統的“師道尊嚴”的觀念所不同的一種新型的思想觀念,重要的是它要求教師不以盛氣凌人的姿態把自己的意志不顧學生感受地強加給學生,而是把自己當成學生的知心朋友,主動走向學生,融入學生之中,與學生和平相處,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人權,努力去創造與學生溝通的條件,把自己與學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上,用真情去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同他們交朋友,尊重并理解他們,只有這樣才能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
教師對學生滿腔熱忱,學生也能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從而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無限興趣,使師生產生親和力,使教與學達到最高境界,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必須要有一個與時代步伐相融的新教育思想。與人的發展相協調的教育觀念,不能僅局限于課本知識的教學,而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自學和獨立工作能力,鼓勵學生勇于嘗試、探索,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不氣餒,成為不斷進取,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華安二小 楊冰冰 《淺談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
[2]《職業技術教育》2012年第三期供稿 作者 王曉敏《淺談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