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音樂教育思維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拓展的研究與實踐》編號:2013D067摘要:舞蹈教學作為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對學前教育專業的進步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可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舞蹈教育的特點及不夠樂觀的現狀,決定了我們必須將舞蹈教育思維在學前教育中進行不斷的實踐與拓展。文章全面系統的總結了目前國內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教育的特點及現狀,深入的剖析了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教育思維的拓展與實踐,研究結果為學前教育體系的健全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學前教育;舞蹈;教育思維0引言
舞蹈教學是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和音樂教育一樣是實施學前教育的關鍵載體和重要內容。舞蹈教學所涉及的內容有兩種:其一是針對學前兒童實施的舞蹈教育,其二是針對學前教育的工作者們實施的舞蹈教育。而這種學前教育所需要的舞蹈教育是一種介于專業的舞蹈教育和非專業的舞蹈教育之間的“準專業”的樣式。而這種準專業舞蹈教育的完成主體則是學前教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對象是未來的幼兒教師,學生學習和掌握舞蹈的知識技能,是為了能在將來的幼教工作中,運用舞蹈這個藝術手段,對天真好奇的幼兒進行美育教育,并不是為了培養高精尖的專業舞蹈人才。在當前的學前教育中的舞蹈教育中,“重技輕藝”這一專業化現象在其教學過程中明顯存在。比如教材基本沿用傳統的專業教材或者是專業教材的翻版與簡化;教學方法上多采用教師課堂灌輸,學生復制模仿,并進行著所謂標準化的考試方式;同時,教師過于重視對舞蹈技巧的掌握,而相對自覺地忽視了培養舞蹈接受者的藝術表達力、創造力、感染力、鑒賞力等諸多能力。從而忽略了作為教育活動主體的學生需要主動地去創新和突破。顯而易見,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我們的學生學到的只能是一些孤立的知識和機械的動作,他們感覺中的舞蹈藝術是高不可攀的,更難以對舞蹈產生親近之感。因此,這種舞蹈教育思維迫切的需要拓展和進步。
1國內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教育的特點及現狀
1.1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舞蹈教育的特點
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舞蹈教育跟專業的舞蹈教育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我國的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教育具有專業性、針對性、創新性等三個特點:第一,專業性。這里所說的專業性與舞蹈學的專業化是不同的,它是指在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教育在各個方面都逐步的規范化,不再像以往舞蹈教育那樣隨意,正在逐步地形成屬于學前教育專業特有的舞蹈教學的規范性教學模式。第二,針對性。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舞蹈教育的針對性主要表現在它的教學對象的針對性和服務對象的針對性上。其教育對象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他們將會在畢業后走上學前教育工作的崗位,因此需要具備很多的技能才能對兒童進行更好的教育。而他們的服務對象便是學齡前兒童了。第三,創新性。所謂的創新性就是指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和改變革新,需要學生在學習舞蹈時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認真的改良高難度的舞蹈動作,以保證適應兒童的身心發展。這必然地培養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動腦、創新能力。
1.2我國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教育教學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的學前教育機構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為了滿足學前教育機構需要,各中職、高專及各大師范院校均紛紛建立了學前教育專業,以培養大量社會所需的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其中,舞蹈專業備受關注。目前,雖然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舞蹈教育已經形成了相應的體系,但還是存在著一些影響其質量的問題。第一,舞蹈教學大綱不符合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育的模式和對象,不適應當前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教育的發展和實踐。第二,各中職、高專及各大師范院校的舞蹈老師本身并不是學前教育專業的,而是舞蹈教學的專業老師,因此,他們的教學思路仍然會不自覺的圍繞著專業的舞蹈教學來開展,這不符合該專業舞蹈教學的發展模式。第三,沒有屬于自己專業的舞蹈教材。這些正嚴重地影響著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教育的發展。
2在學前教育專業中舞蹈教育思維的拓展與實踐
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對象是將來從事幼教職業的學生,他們所學的一切,并不是為了成為尖端的舞蹈家,而是為了能在將來的幼教工作中,可以運用舞蹈這個豐富的藝術手段對幼兒進行教育。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育的特點及現狀決定了我們必須將舞蹈教育思維在學前教育中進行不斷的實踐與拓展。
2.1貫徹舞蹈教育的原本性
在原始的社會形態中,舞蹈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從本質來看,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之一。雖然現在的舞蹈藝術中的造型姿態和形體動作已經不再是從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命中提取出來的原生態,但是,舞蹈本身依然是最單純、最實質、最直接、最充足生命情調的表現。要貫徹舞蹈教育的原本性,首先就得擯棄傳統的那種追求動作技能、過分關注舞蹈外在價值的教學模式,把學生從重復模仿和機械訓練中解放出來,引導他們用體驗、感受的方式和一種自由的心態來解放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的身體,把握身體運動的規律,使之自然自信的進入舞蹈的世界,達到身心和諧,并融入其中,享受與生命體驗相統一的快樂和滿足。我們所強調的原本性,并不是全然否定舞蹈課程體系及技能的完整性,而是要突出舞蹈藝術的生活本色和生命情調,使學生感受中的舞蹈是自己的、自然的、可以親自參與創造的。
2.2強調舞蹈教育內容的綜合性,
學前教育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舞蹈教育不可能是技能的單向傳輸,新的《藝術課程標準》里提出“多科互融”以促進學生綜合藝術素質發展的新思路。按照新思路,整合舞蹈課程內容,構建具有可操作性和針對性的綜合課程體系,可以豐富和系統化教學內容,使之更加適應當前的教育發展。首先是課程本身的綜合。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包括:(1)舞蹈基礎理論知識。(2)基本訓練。(3)民族民間舞。(4)幼兒舞蹈及創編。這些內容擁有相對的獨立性。舞蹈教育內容的綜合要從學前教育的實際出發,淡化舞蹈的風格與技術,從舞蹈總體的概念上向幼兒特征上傾斜,從而達到對各部分內容的有機融合。接著是各藝術門類的整合。這種整合不能是簡單的知識技能疊加,而是積極有效的拓展舞蹈教育的外延,吸收和借鑒美術、音樂、表演、戲劇等藝術的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段,在培養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的基礎上對各藝術門類進行互置轉換、兼容并蓄,進而提高學生的整合創新能力。
2.3注重知識向能力轉換,培養創新性思維
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是當今時代對人才的兩大要求,創新性思維是舞蹈產生個性化的基礎,更是藝術創作的原動力。傳統的舞蹈學習方式以動作復制和被動接受為主,不能使學生進行深度的學習,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個性的發展。新課程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教學方式,能夠挖掘學生多樣化的創新、靈感,激發他們創作和表演的激情,更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合作能力和創造能力,為他們成為當今時代的人才打下基礎。
3結論與建議
舞蹈教育能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動腦、創新能力的發展,而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育體系還不夠成熟,現狀也不容樂觀,因此,我們必須將舞蹈教育思維在學前教育中進行不斷的實踐與拓展,開拓新的思路,讓學前教育專業中的舞蹈課程更加適應學前幼兒教育工作的需要。作者簡介:王帝(1983—),女,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