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曙光 趙磊 徐玉虹
摘要:隨著我國鋼琴奇才的不斷涌現,不切實際的追星熱讓很多家庭孩子欲罷不能,面對這種人文精神缺鈣的現象,要淡化名利欲望,重在素質的提高,藝術教育的本質是一項塑造人的工程,它通過對人審美能力的發掘和培養,達到對心靈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
關鍵詞:鋼琴演奏;淡定平和;非功利性;綜合素質
1.面對鋼琴界追星一族功利性思潮的蔓延。開啟淡定的砝碼尋找心態的平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涌現出了很多年輕的鋼琴家和教育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80后的青年鋼琴家如郎朗、李云迪、陳薩、王羽佳、張吳辰等都是當今活躍在世界琴壇的知名人士,他(她)們的成功成為我國八、九年代出生的孩子去效仿追趕的偶像,同時成名成家的夢想驅使很多家庭省吃儉用進京拜名師學習鋼琴,這無疑是一個智力投資的大膽之舉。進京學琴一族家境狀況懸殊甚大,甚至有的還淪落到了的傾家蕩產的邊緣?;叵肫饋磉@確實是一個扭曲的欲望在作怪,其實在精神上讓孩子去超越一下無妨,但人們往往都渴求昂大手筆的投入與結果成正比,可現實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演奏家的幾率微乎其微,除有得天獨厚的音樂天賦以外,也不排除機遇運氣方面的因素,但愿這些意在讓孩子從事鋼琴表演專業的家長,通過科學系統的鋼琴訓練,要淡化名利欲望,重在素質的提高。教育家蘇霍林姆林斯基說過: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2.用平和的心態認識自我。早日擺脫成名成家的束縛
針對當前愈燃愈烈的拜名師、上名校的現象,作為鋼琴教育工作者首要任務就是要充分認清新形式下的素質教育的真諦糾正是什么?鋼琴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成為鋼琴家固然是眾多學琴者很理想的愿望,然而由于種種因素的限定中國能出幾個世界級的如俄羅斯青年鋼琴家基辛,中國的郎朗、張吳晨等,他們確實是天才,十多歲都能很好的演奏肖邦的全部練習曲,這是一般人望塵莫及的事情。
筆者在這里奉勸那些在經濟上極端投入的家長,認清形勢、轉變觀念,拜名師學琴不要為了成名成家,而是為了在演奏技術與作品駕馭方面更加科學規范。大家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當今未來社會競爭愈來愈烈,競爭的實質是為了生存,而生存的真正意義是要體現人的價值觀念,努力培養國人的社會公德意識應在鋼琴教育的環節中得以體現,故此,希望社會與廣大家長攜手并肩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重在參與體驗的知識平臺,教育機構和教師要本著以奉獻精神的養成和崇高的責任意識潛移默化的貫穿于鋼琴教育始終。希望那些目標定位極端化的人們應不斷反思參悟,平和的心態,淡薄的欲望,是消除一切煩惱的催化劑。孩子的成長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成功經驗的積累、失敗教訓的反思,讓孩子在逆境中摘取正果,這是為孩子鋪設的一條最明智、最珍貴的生存之路。
3.讓孩子走出國門,吸取西方文化精髓,是培養綜合能力獨立生存意識的好舉措
當今社會很多有遠慮的家長都把孩子送往歐美等國家接受鋼琴表演專業的教育,這是考察孩子綜合能力、培養獨立生存意識的好舉措。語言的溝通、環境的適應、不同文化的交流吸收等環節都是擺在每一個留學生面前一張張活生生的答卷。文化技能課的選學,專業理論、鋼琴技能全面覆蓋的緊張學習,形成了無形的精神壓力。學習之余的勤工儉學,包括廚藝的習練等遠比國內的孩子忙的多。筆者走訪了幾位留學美國孩子,他(她)們都是來自中央院、中國院、上海院、四川院的學生,他(她)們共同的感慨就是苦中有甜、忙中有樂,最讓他(她)們引以為榮的就是:身在大洋彼岸,只覺得眨眼間長大成熟了;身在異國他鄉,真正品嘗到了正宗的苦辣酸甜四部曲。當筆者跟他(她)們談到學業結束后的趨向問題,他(她)們出人意料的回答是:“時代讓我們選擇了異國求知,盡管無法預料未來的結果需求,但我們懂得珍惜時光,把握機遇,不斷完善自我,有待回報祖國親人”。多么真摯樸素的話語,這些學子雖然身處名校,可沒有一個人說未來要去從事職業演奏行業的,走出國門讓留學學子變得更加理智實際,成名成家的夢想為什么會隨著時間與現實的推移和變遷讓他們淡化了呢?這便并不納悶,顯然他(她)們是從諸葛亮的《誡子書》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傳統文化中修身養性的思想學說中得道的啟迪。
4.借專家名言再度認識鋼琴演奏與綜合素養的提升
中央音樂學院周廣仁教授坦言:“鋼琴專業道路是一條光榮的荊棘路,非常辛苦,只有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的曲目,才能延長自己的藝術生命”。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這樣論述:“對于藝術和自然的審美觀念必將進而填充人們心靈的廣大空隙”。
普通人之所以欣然接受并本能體現社會及自身所創造的藝術和審美,其主要原因便是:“非功利而生愉快”(康德語)。人的一生,功利充斥始終,惟有尋求心靈愉悅才具有真正的“非功利性”。德國大哲學家康德有句非常偉大的話:“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因為人不是為了職業、工作而活著,而是為了完善自我。
結語:鋼琴演奏藝術永無止境,人們崇尚的琴人合一、出神入化的演奏境界,絕非常人能及,鋼琴演奏的歷練提高不僅磨煉了意志,更重要的掌握了技能提升了素養內涵。知識的積累豐富本身就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升華,練習與演奏的過程實質上是從音樂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內心的快樂的質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