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明
摘要:本文從提高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促進了美術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提升了美術教學整體辦學水平、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性四個方面以及過于崇拜職業畫家的意識和觀念、弱化了學生美術基本技能的培訓、降低了學生對學校教育權威性的認識三個方面,分別闡述了初中美術教學職業化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希望對促進正確看待初中美術職業化的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初中美術;職業化;積極影響;消極影響0引言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穩步推進,初中美術教育的方式方法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在一些教育改革較早的地區,美術教學職業化正成為一種趨勢,使美術教學重新煥發出嶄新的活力。但在教學實踐中,初中美術教學職業化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值得我們審慎以待之。
1初中美術教學職業化的積極影響
初中美術教學職業化的發展,對進一步完善初中美術教學體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影響。(1)提高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職業化教育的實施,使初中美術教育從傳統只依靠教材內容、要求、知識和教師傳授的圍城中解脫出來,將美術教育的范圍外延至更為廣闊的領域,為學生們展示出美術這門藝術的多元化美感和兼容性,展示出美術所具有的獨特藝術性,使學生們的視野更為開闊、知識更為完善、興趣更為濃厚。有些初中生的美術功底較差,導致其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不是很高。而職業化教育的開展,能夠為學生們全面展示出美術作品的創作方法、創作觀念和內在文化,教育學生們在進行美術創作時,時刻保持嚴肅的美術創作態度,始終追求藝術的原創性和純粹性。職業化教育能夠使學生們靜下心來,追求自身的美術學習理想,踏踏實實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克服因追趕時尚和追求潮流帶來的浮躁情緒,以更加務實的態度、更加高尚的理念創作出最具生命力的作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的美術學習興趣自然得以提升。(2)促進了美術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美術教學職業化的發展,促使初中美術教學體系得以不斷優化完善。一方面,初中美術教學能夠更加契合當前美術發展形勢、更具時代活力、更能反映出美術發展的方向,還能將美術發展的最前沿信息納入到初中美術教育的教學體系中,延伸教育的覆蓋面,增強教育的鮮活性,從而使學生學習的欲望更加強烈,提高了美術教育的效率效果。并且,還促使了初中美術教育教學內容同我國當代美術發展的脈絡相互契合,提升了美術教育的全面性。另一方面,現有初中美術教學模式脫胎于傳統應試教育機制,更加強調的是對學生基本美術技能的訓練,過于重視理論上的學習而忽視了對美術教育實用化的重視。而利用職業化的促進作用,能夠使美術教育的方式內容得以實時更新,能夠及時補充那些實用性很強、時代聯系感緊密、更加接地氣的內容,確保學生的美術學習同社會對美術作品的需求和審美觀相一致,并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對于提高學生未來的就業率,更為從容的應對美術發展變化趨勢,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提升了美術教學整體辦學水平。同初中美術教育者相比,職業藝術家更加具有專業的美術創作態度,美術觀念也更為純粹,更加重視美術作品的原創性,其作品的題材、形式、創造性也更為多樣,作品也更加容易得到美術市場的認可。通過職業畫家的示范帶動效應,能夠使學生在對其作品進行模仿的過程中,對自身美術作品的創作題材、繪畫技巧和學習態度等得到更多的借鑒和啟發,更為游刃有余地應對美術市場變化。而職業化教育的實施,就能夠使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就可以養成良好的美術素養能力,這極大拓展了學生的發展前景。不僅如此,通過采取職業化教育,能夠打響學校的教育知名度,吸引更多更優秀的學生、教育者、職業藝術家加入到學校中,有效提升了學校的人才隊伍素質狀況,有利于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切實提升。(4)符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性。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其生理心理的發展非常活躍,對美術方面的追求的多元化特征非常明顯。特別是“90后”學生從小生長在東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時期,其對美術的理解力、洞察力、價值觀等,同過去學生相比,都產生著非常大的變化。在美術作品的創作上,更多地體現出的是對潮流的反應、對個性的追求,那種以“流水線”式的創作模式得到的美術作品,已不能使初中生獲得認同。并且,初中生在美術學習中希望能夠獲取更為吸引人的內容,目光不再局限于書本上的枯燥簡單知識,其學習的欲望更加強烈。而職業化教育的實施,促使學生們打開了廣闊的視野,為學生們全面展示出美術的美感和特性,更加符合其生理心理的發展特性,也必將受到廣大初中美術生的歡迎。
2初中美術教學職業化的消極影響
雖然職業化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效果,但由于其施行的時間還較為短暫,相關配套教學政策措施還處于摸索階段,故仍然對初中美術教學的開展產生了某些消極影響。(1)過于崇拜職業畫家的意識和觀念。職業化的實施,使不少學生對職業畫家的成就充滿了崇拜感,只看到了其作品在商業市場上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收益,認為這些畫家的創作水準和創作方向就代表著美術的發展方向,就代表著自身在美術學習中的正確發展方向。特別是某些職業畫家的意識和觀念被學生們引為經典,自身卻對美術多元化的發展沒有產生正確的認知,沒有看到職業畫家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巨大艱辛,沒有看到美術道路中的那些失敗者,沒有認識到美術學習的真正目的是培養自身對美術的喜愛感、陶冶自身的情操,而誤將美術等同于獲得經濟價值的手段,這實際上是對美術學習的曲解。這對于處在青春發育期,身體心智還處于發展階段的初中生來說,是特別不利的。(2)弱化了學生美術基本技能的培訓。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將成為一名成功的美術家定位為自身的發展目標固然重要,但這一過程勢必將會是一個漫長的學習探索過程。但職業化的實施,使得學生們的學習心理充滿著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不能按照學校安排的學習計劃,踏踏實實地鍛煉自己的美術基本功底。不少學生對那些枯燥乏味的基礎課程學習缺乏興趣,對基本技能的培訓缺少恒心與毅力,從而導致自身的美術基本技術根本不過關。雖然某些學生在模仿畫家作品后可能會畫出某些較為成功的作品,也可能會得到市場上的認可,但這些學生的美術發展之路必將因為自身在美術功底上的欠缺而缺少發展上的后繼力,其成績也只能會是曇花一現的。(3)降低了學生對學校教育權威性的認識。美術本身崇尚的是個性化和多元化,這本身就是美術所擁有的獨特魅力,那些成功的職業畫家,很多人的個性都非常張揚,對權威意識和主流意識存在著抵觸情緒,希望通過自身的美術作品表達出自己不同的看法。采取職業化教育后,初中生不可避免地會被這些情緒所浸染,直接影響了其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會對學校教學的權威性產生逆反和懷疑情緒。這種傾向的產生,將使學生們進一步對學校的教學方法、課程設置、課程體系、教學進程等產生不信任感,降低了初中美術學校教育的權威性,影響了美術教學的最終效果。
3結語
美術教學職業化的發展,給初中美術教育帶來了非常深刻的影響。我們必須正確看待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認真分析其中存在的利與弊,才能對癥下藥,確保初中美術教學職業化走向良性健康發展軌道。參考文獻:
[1] 羅才泉.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美術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2(05).
[2] 郭亞東.淺談藝術設計教育職業化課程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3(04).
[3] 蘆珊.對藝術教育職業化要求的思考[J].藝術百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