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微君
摘 要:初中英語作業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和延伸,是英語課程教學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實現英語有效教學的一個關鍵環節。在個性化教育理念的引導下,英語教師應設計布置具有層次性、趣味性、生活性、開放性的個性化英語作業。個性化作業的設計與實踐,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興趣,拓寬學生英語學習的資源,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個性化;作業設計
英語課后作業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一方面,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鞏固課堂上所學知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從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了解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習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和特殊情況,從而對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作出相應的調整和改善,也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學習上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可見,初中英語作業的科學設計和優化對英語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能滿足學生成才的需求。
一、初中英語作業現狀分析
(1)作業要求統一,缺乏層次性。當前大部分英語教師要求全班學生做一樣的作業,實行“一刀切”,這就忽視了學生個性和基礎的差異。這樣的作業沒有彈性,缺乏針對性,使尖子生吃不飽,后進生又吃不下,因而就產生了不做作業和抄襲作業現象。久而久之,學生對于教師布置作業的重視度會日趨降低,英語學習的氛圍和效果也會大受影響。
(2)作業內容單調,缺乏趣味性。傳統英語作業把單詞、詞組、句型和課文的機械背誦放在首位,伴隨大量的抄寫和通過做練習卷、試卷來鞏固知識。這樣的英語作業內容枯燥無新意,英語成了支離破碎的句法詞條,無法形成完整的語言。同時也把學生變成了人形“復制機”,單純地復現教師的授課內容,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新鮮感、自主學習的成就感,不利于其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知識的靈活掌握。
(3)作業形式單一,缺乏多樣性。當前絕大多數教師為了便于批改評價,布置的作業多為書面形式,而運用性作業因其操作性弱、反饋評價困難而在傳統作業實踐中被淡化。教師們沒有正確認識到作業的目的不僅是鞏固知識、檢測課堂教學效果,更在于引導學生運用知識。除了書面形式的寫之外,英語作業還應涵蓋聽、說、讀、自主學習等內容。反之,單調乏味的作業形式會導致學生個性得不到發展,而且有礙于其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二、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既要有利于鞏固新知,又要注重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1)個性化作業應體現多樣性。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差異性,設計不同的作業類型,允許并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做”作業。①開放型作業。這類作業能給學生提供思維的空間,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以自己喜歡的形式互動學習。②實踐性作業。此類作業引導學生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生活加以運用,重在培養語言運用的能力。③總結性作業。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讓學生自己總結收獲到的知識,自己去體驗概括歸納的過程,通過反思去總結、提高和內化知識。此類作業有利于學生感悟知識,加快知識的內化過程。
(2)個性化作業不能僅局限于文字,更要體現語言的聽、讀、說的功能,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①聽的作業。教師應讓學生有效利用教材附帶的錄音磁帶,堅持天天聽,認真模仿語音語調。布置的作業還可以時讓學生自己錄音,和原聲帶比較,及時發現并糾正錯誤;或是帶回學校和同學的作業分享比較。此外,傳統的單詞、詞組、句子聽寫也是訓練聽力能力的好作業。②讀的作業。傳統的朗讀、熟讀、背誦課本的作業當然不能丟棄,出聲的朗讀、背誦對小腦有刺激作用,有助于大腦潛能的開發。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適合他們的課外閱讀作業,課外閱讀力求題材新穎,內容有趣,有助拓展知識面。除此之外,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他們身邊的各種學習資源自主學習,擴大閱讀面。③說的作業。根據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及學生的學習水平,布置口頭練習的作業可以是最基礎的日常用語、簡單的交際對話、復述課文或就某一話題自由會話。練習的形式也應盡量豐富有趣:角色扮演、演講、辯論等,創設情境,運用新知,進行模擬交際。
(3)個性化作業內容和形式要統一,應強調實效性。個性化作業形式的多變是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個性化作業更要注重實際操作,教師應事先預測學生作業的完成度以及能產生的實際教學效果,這比理論更有探索價值。可見,英語課后作業的設計,是英語教師備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個性化作業需要優化作業內容,更新作業方式,能激發學生作業興趣,拓寬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多元智能。要實現這些,我們英語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做到:①備教材,明確知識目標和重難點,設計內容合適難度相當的作業;②備學生,作業的設計一定要基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范圍,找到利于學生運用又容易產生實效的操作手段。③備形式,結合教材內容和學情,選擇合適的作業形式。這樣,我們的學生會更樂于作業,多元智能將得以開發,從而真正達到駕馭英語這門語言的能力。
實施個性化作業,并不是對傳統作業的簡單否定,而是對它的一種繼承與發展,使之更好地為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服務。教師在遵循個性化作業設計原則的同時,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學生喜愛的形式嘗試實施作業的個性化布置,力爭還學生一個全新的作業世界,讓他們每個人都能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的心理體驗,走向成才。
參考文獻:
[1]劉暢.淺談英語作業設計[J].現代教育科學,2011(2).
[2]許晶晶.英語個性化作業的設置[J].教師博覽,2013(5).
(浙江省樂清市仙溪鎮龍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