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與我國政治、軍事和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硬實力得到了顯著提高,但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我國的軟實力還不是很強,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我黨和國家的領導同志提出了“文化軟實力”的概念,把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提升到文化建設的戰略高度。但受到我國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中還存在較多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我國經濟與社會的穩步發展。由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黨和政府必須要提高對于文化軟實力的重視,大力推進文化建設,從而切實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關鍵詞】文化建設 文化軟實力 提升 建議 對策
【中圖分類號】G1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3-0012-02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的不斷發展,國家之間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文化漸漸成了推動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因此,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文化事業的重大戰略部署。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完善,我國政治、經濟與軍事實力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我國硬實力有了明顯的提升。為了與我國硬實力的發展相互匹配,我國政府也開始重視文化軟實力建設,制定了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政策與目標。與此同時,我國擁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這就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奠定了文化基礎。因此,我國政府應當充分挖掘我國的文化底蘊,大力推進文化建設,把文化軟實力建設提升到戰略高度,這樣能夠有效地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進而有效推進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
一 文化軟實力的理論內涵和現實意義
相對于國家經濟、科技以及軍事等硬實力來說,文化軟實力就是指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力量,主要指國家的文化以及價值觀念的國際影響力和號召力。在國家之間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已經成為我國文化建設的戰略目標,因為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人們的自尊心與自豪感,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提升整個國民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認識,進而能夠有效地增強國家民眾的凝聚力,并有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之夢。同時,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能夠使我國的人本思想與人文關懷更好地融入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中,促進我國社會政治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建設,并且有利于推動政治體制的改革,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國的政治實力,從而有效使政府、社會、人民的核心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高度趨同與目標一致。與此同時,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能夠在國際上宣傳我國的價值觀念,將我國獨特的文化魅力呈獻給世界各國,這樣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
二 大力推進文化建設,對于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作用
文化是構成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基石,因此,加強文化建設,對于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1.大力推進文化建設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基礎和內在支撐
文化軟實力建設要求我國政府必須要進一步推動文化體制改革,整合各種資源形成文化建設的新高潮。所以說,文化建設對促進文化軟實力的提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文化建設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確立了價值導向,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建設中,我國政府非常重視和諧文化的建設,積極培育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創新發展的時代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的文化體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們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和支撐。其次,黨和政府大力弘揚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人民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傳播社會正能量,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也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提供了發展的土壤和內在的動力。
2.大力推進文化建設,為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提供了不竭動力
以“和諧”為主題的文化建設能夠有效協調經濟、政治、軍事以及社會的協同有序發展,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進而為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提供安定的社會環境。與此同時,大力推進文化建設能夠促使我國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能夠使我國人民正確認識和處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的新問題,進而能夠有效化解我國發展中的諸多社會矛盾,有效增強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凝聚力,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提供不竭的動力。
3.大力推進文化建設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
大力推進文化建設,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同時,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我國的文化競爭力。但由于受到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此外,我國文化產業發展中還存在著集約化程度較低、文化出口能力不強的問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因此,大力推進文化建設,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文化產業,積極推動其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
4.大力推進文化建設,對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具有內在整合作用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建設中,各種落后文化與先進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健康文化與不健康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同時并存,并且各種文化之間相互滲透融合,必然造成各種文化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沖突,如果不能協調好各種文化之間的關系,就會影響到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而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要求我國政府不僅僅要關注主體主流文化意識形態,同時還要注意文化的多樣性,推動不同文化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和相互融合,盡可能減少文化沖突,形成文化共識。因而,大力推進文化建設能夠對文化軟實力內部的各種要素進行合理分配,形成“百家爭鳴”的文化發展局面,這樣能夠有效實現文化軟實力內在的科學合理整合,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三 大力推進文化建設,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對策與途徑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的不斷深入,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就要求政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建設中,應當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大力推進文化建設,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只有這樣才能帶動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之夢。
1.大力推進文化觀念的轉變與創新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傳統的文化觀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在文化建設中,政府必須要大力推進文化觀念的轉變與創新,促使公民樹立正確先進的文化觀念,用世界的眼光把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互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推動我國文化建設的創新發展,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體系,進而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2.進一步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與完善
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與完善是我國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環節之一,它能夠有效促進我國文化發展與創新的穩步推進。因此,在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中,政府必須要根據我國基本國情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機制的創新與完善。首先,文化資源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文化軟實力的強弱。因此,政府必須要進一步加強文化資源利用體制機制的創新。其次,我國政府應該進一步建立與健全全面、協調以及可持續的文化資源利用體制,協調好各種文化資源開發、文化資源使用和文化資源保護之間的關系。再次,政府還要根據文化分布的區域特點制定不同的文化資源利用體制,同時還要利用政府的宏觀調控手段加以干預,這樣才能夠保障文化資源利用機制得到有效的實施。最后,政府還應當建立完善的文化體制創新評價機制,以文化機制創新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否符合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在要求、能否推動文化生產力的發展、能否有助于解決當前社會矛盾為評價指標,建立科學合理的文化體制創新評價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證文化體制創新的合理性,進而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3.深入挖掘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資源與精華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結晶。與此同時,我國具有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源遠流長,奔涌不息至今,承載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精神追求,因此,在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中必須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資源與精華。首先,我國政府必須要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使民族文化、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普及大眾、深入人心,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與愛國精神。其次,政府還應積極開發與挖掘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從傳統文化中挖掘出適應當今時代發展的文化內容,以此來豐富我國現有的文化內涵,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我國文化的吸引力與感染力,從而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4.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壯大
文化產業是決定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在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中,政府必須要進一步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壯大。政府應當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加快制定文化產業發展的長期規劃和政策措施,同時加強文化產業的立法完善,這樣才能夠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的持續、健康和快速發展。與此同時,政府還應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制定系統完善的文化產業發展鏈,對文化產業的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對那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國際競爭力以及市場占有率高的文化企業加大扶持力度。此外,我國還應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積極開展企業兼并與重組業務,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規模效應,提高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四 結束語
隨著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競爭的日益激烈,文化軟實力在國家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和重要。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政府應當進一步增強文化軟實力的認識,大力推進文化建設,創新和完善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對策與途徑,切實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之夢。
參考文獻
[1]張國祚.中國夢與文化軟實力[J].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2014(1)
[2]鄧研華.文化軟實力的社會、政治功能淺探[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
[3]史向軍、易鵬.論構建具有文化軟實力的當代中國生活方式[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3(11)
[4]于冠華.淺析中國文化軟實力的生成邏輯與當代境遇[J].前沿,2013(17)
[5]茅利榮.加強文化建設 凝聚夢想力量[J].江南論壇,2013(12)
[6]潘峰.進一步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J].理論學習,2013(1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