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犯罪也呈現出更多的專業化、科技化、隱蔽化、鏈條化、國際化和團伙化等特點,當前我國公安機關經偵民警的素質還不是很高,因此為了有力防范和打擊經濟犯罪,充分發揮經偵工作的打擊、服務和參謀的職能,培養卓越經偵人才就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
【關鍵詞】卓越經偵人才 必要性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3-0195-02
當前我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伴隨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經濟犯罪也呈現出更多的專業化、科技化、隱蔽化、鏈條化、國際化和團伙化等特點。為了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經濟利益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充分發揮經偵工作的打擊、服務和參謀職能,就有必要對該類犯罪進行防范和打擊,這對經偵民警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養卓越的經偵人才就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
一 卓越經偵人才的界定
教育部在2012年3月16日發布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實施五個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目標,并結合公安高等教育提出了卓越警務人才的觀點。卓越警務人才又具體細分為管理指揮人才、情報運用人才、治安管理人才、偵查破案人才等。因此,卓越經偵人才的含義是非常優秀和杰出的經偵警務人才,其應政治立場堅定、專業能力優良、創新精神突出,有國際視野、有警察臨戰心理和超強的體能素質。
二 培養卓越經偵人才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經濟犯罪已逐漸成為了刑事犯罪的主流形態,且表現出了一些新的特點,但我國公安機關經偵民警的素質又不是很高,為了防范和打擊經濟犯罪,充分發揮經偵工作服務、參謀和打擊的職能,就必須大力培養一批具有上述各項素質的卓越經偵人才充實到經偵隊伍中去。
1.當前經濟犯罪發展形勢的需要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2013年2月25日發布的《法治藍皮書(2013)》透露,全國犯罪形勢呈現出暴力犯罪持續下降、經濟犯罪呈井噴式增長的趨勢。且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統計,2012年1至10月共批捕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53558人,同比上升59.4%,這說明經濟犯罪的總量在不斷上升,跨國、跨境的經濟犯罪也層出不窮,而且隨著信息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新的經濟犯罪形態也不斷出現,經濟犯罪表現出網絡化、產業化、國際化、鏈條化、涉眾型等發展趨勢,這就要求經偵民警具有極強的專業能力、國際視野等素質,即培養卓越經偵人才成為必要。
2.經偵工作職能的需要
自20世紀90年代末建立經偵隊伍以來,經偵工作除了防范和打擊經濟犯罪以外,還承擔著服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參謀的職能,這就要求經偵民警在打擊犯罪的同時應著重分析違法犯罪行為人是如何違背法律或各項規章制度的規定采取各種非法的手段獲取的非法利益,從而提出預警和防范的對策,為促進經濟穩定健康發展作出參謀和服務,這也就要求培養具有優秀專業技能的卓越經偵人才。
3.當前經偵隊伍人員素質不高的需要
起初我國經偵隊伍里的民警大多來自于其他警種。雖然近些年來有部分部隊轉業干部、社會招警和公安院校的畢業生充實到經偵隊伍中來,但整個經偵隊伍的法律素質、經偵業務技能以及辦案能力都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其民警的素質還有待提高,尤其是偵查實戰技能的能力不強,這也就提出了培養具有追求卓越精神和態度的經偵人才的必要性。
三 卓越經偵人才的培養
鑒于上述培養卓越經偵人才的必要性,當前作為培養卓越經偵人才搖籃的公安高等院校應采取何種方式培養實戰型或應用型的經偵人才呢?目前各公安院校主要采取校局合作、國際合作、校校合作等方法來培養各類警務人才。但要培養出具有實戰、創新、國際視野的應用型卓越經偵人才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由于卓越經偵人才的培養目標是以提高經偵實戰能力為重點,加之經濟犯罪偵查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既包括理論知識又有實戰的技巧,因此要求任課教師既具有實際辦案經驗又善于從實踐經驗中總結、研究理論知識,亦即經偵業務教學需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在依托當前公安高等院校架構的校局合作平臺的基礎上,經偵專業教師可以通過掛職鍛煉、日常調研、參與公安實戰部門的業務培訓等多種方式,參與實踐辦案工作或對該領域某一具體問題或某一起典型案件進行專題調研等,這不僅能夠使教師深入了解經偵實戰部門的工作環境與現狀,掌握經濟犯罪案件的基本偵查技能,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與實際工作能力,還能積累大量鮮活的教學案例與科研素材,為教學與理論研究工作打好基礎,從而實現教學科研工作與偵查實踐的無縫對接,使經偵專業任課教師能夠立足于經濟犯罪偵查工作的實際,及時把握偵查實踐的變化與發展方向,成為既能偵查辦案又能從事教學、科研的“雙師型”專業教師。另外還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教師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和理論層次。對于新任課教師,除需要參加實戰鍛煉外,還需要進修偵查學、法學或經濟學,以彌補其知識結構的不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積極鼓勵教師在職攻讀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組織跨學科的學術研討活動和學術交流活動,使教師能夠有暢通的渠道及時了解經偵學科和相鄰學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動態。
2.改善教學方式和手段
既然卓越經偵人才的培養重點是應用型人才,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就應該由過去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向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改變。借助校局合作平臺,利用教師在公安實戰部門所收集的各種案例加大案例教學的力度,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判斷和公安實戰的能力。還可以利用偵查實踐中遇到的新、奇、特的典型案例,讓具體承辦案件的民警登上講臺現身說法。另外,鑒于經濟犯罪必然發生在經濟領域之中,因此還可以利用情境模擬教學的方法使學生更為直觀、真實地了解在復雜多變的經濟業務活動中違法犯罪行為人如何采取各種犯罪手段獲得非法利益,從而使學生思考獲得犯罪證據的各種偵查方法,培養具有創新和實戰能力的卓越經偵人才。
3.完善課程建設
當前經偵專業課程的設置主要有理論課程的設置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理論課程主要從學生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基本業務知識的培養出發,包括政治理論、大學語文、英語和經偵專業課程等,其中以經偵專業課程為主;實踐教學環節則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警察實戰技能、偵查思維和技能以及寫作技能等。由于經濟犯罪的實質是非法的經濟活動,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我國的經濟犯罪也不斷呈現出新的特點和規律,這勢必要求經偵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也要及時更新。因此要培養懂法律、懂經濟、懂偵查的“三懂”卓越經偵人才就必須將法律、經濟、偵查三部分課程有機整合,形成結構合理的課程群。樹立法律知識在經偵人才知識結構中的基礎性地位,經濟業務流程知識是經偵人才必須掌握的背景知識,而偵查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是經偵人才知識結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應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創新實驗、實訓、實習和實戰“四實”的實踐教學體系。如利用校局合作平臺,改變過去以學科體系為主線的專業課程體系,以社會實踐中多發、高發的典型案例為藍本開發貼近實戰的實驗實訓課程等,從而培養卓越經偵人才的實戰能力。
4.加大校局、國際和校校合作的力度
鑒于卓越經偵人才所必須具有的各項素質,應加大公安高等院校與各級公安機關、國際大學或警務實戰部門和國內兄弟院校的合作力度。如在校局合作中,除了起初建立學生實習實踐基地以外,還需要不斷拓寬合作渠道,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緊密型的合作格局,如舉辦各類研討會,選派教師參與典型案例的偵破等多種警務交流與合作;在與國際大學、警務實戰部門的合作中,主要在于對涉外警務人才的培養。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經濟犯罪的國際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警務合作或偵辦跨國、跨境經濟犯罪的卓越警務人才就顯得尤為必要,因此可以選派教師到國外大學或實戰部門進修或培訓,或與國際大學創辦“國際警務合作班”等形式加大學校與國際的合作;另外還可以利用兄弟院校的資源著力培養卓越經偵人才的專業技能。
總之,卓越經偵人才的培養對建立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業務精湛的經偵工作隊伍,對經偵民警實戰能力的形成,以及經偵工作職能的完善和經濟犯罪的打擊和防范都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傅國良.卓越警務人才教育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公安教育,2012(1)
[2]鄭群、姚珍貴.校局合作:卓越警務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J].公安教育,2013(2)
[3]潘強.經偵領域“校局合作”的探索與實踐[J].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