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知識型人才發揮著越來越大的社會作用,企業也應該加大對于知識型人才的管理。
【關鍵詞】知識型員工 心理契約 成就激勵 能力激勵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3-0198-01
知識型人才正在成為企業的中流砥柱,對于知識型的人才管理,企業應該有一套正確的方式。
一 知識型員工與企業的心理契約
知識型員工就是擁有高學歷、高素質、追求個性化、自主性、多樣性和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知識型人才是目前企業十分重視的一個群體,它可以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更可以為企業的生存發展貢獻力量。
心理契約,它是一種存在于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一種無形契約關系,盡管沒有用具體的書面形式來約束,但對于企業與員工的關系,無形中存在一種共生存的關系。
知識型員工是企業所需的人才,與企業的心理契約建立在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工作參與以及組織承諾等幾個方面,企業對于知識型員工的重視程度決定員工對企業的效力程度。對于企業,員工如果很好地了解企業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員工可以看到自己在企業的使命,以及自己會給公司帶來什么樣的效益,員工就會很樂意為公司效勞,知識型員工知道自己能為公司創造什么樣的價值,知識型員工對于企業要的不是利益,而是自己價值的體現,企業對于知識型人才的培養,也可以根據不同的知識型人才進行不同程度的培養,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可以征詢企業員工的建議,共同為企業的發展建設貢獻力量。
二 知識型員工激勵模式的研究
1.成就激勵
知識型員工的工作模式不是為了獲得生存,而是能在企業中得到激勵,對于自身對企業的貢獻,特別希望能得到同事或者上司的激勵,對于自己作出的努力以及成就在獲得認可的時候自身榮譽感就會上升,感覺是企業不容忽視的對象。對于這種情況,企業應該合理有效地進行管理,對員工進行榜樣示范,給予物質獎勵,以及他所需的企業又在能力所能及的事情上給予滿足,這樣可以拉攏員工,員工對于這種成就激勵的方式會更加愿意為企業效勞,企業應該看到這種模式產生的效能,最終為企業以及員工本身都帶來效益支持,員工都有自己的理想,企業應該了解員工的熱情,以及員工能從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中看到自己夢想的實現,企業管理層應該了解員工的夢想,并能為他們的夢想插上翅膀,這樣員工就樂于為企業效力,企業也應該重視這種人才,為企業的發展以及長遠利益考慮,逐步建立儲備人才。
2.能力激勵
對于企業的知識型員工,他們對于所喜愛的工作有著極大的熱情,對于員工所感興趣的職位進行分析考量以及后期培訓,發掘這個人身上的潛能,并逐漸激發出來,這樣員工不僅釋放了自身的激情,對于企業的用心栽培也會通過努力效勞來報答,對于新進入到企業的知識型人才要注重觀察他的興趣特長,詢問其感興趣的工作崗位,管理者進行記錄與觀察,將其慢慢向這方面來發展,建立儲備型人才,或者慢慢培養他的能力,最終激起他的潛在能力,企業對員工越重視,員工越有利于發揮自身潛能,為企業創造巨大的價值,注重員工創造性的培養,對員工提出的創設性的意見給予采納以及分析,看是否符合企業的發展,重視員工的靈感爆發,可以建立相應的創造型團隊,如頭腦風暴法的使用,大家暢想想法,最終明確符合企業的方法,給企業帶來利益。
3.環境激勵
企業的工作與成長環境,對員工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企業環境干凈、衛生,員工很樂意接受,如果環境因素更加高檔化,員工的工作熱情也會更上一層樓。對于企業的外部環境,企業一定也要做好管理,知識型人才很重視生活的品味,企業如果有一個良好的辦公環境,企業領導又是一個平易近人的領導,員工是很樂意為公司效勞的。對于內部環境的問題,正確處理好員工之間的關系,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避免員工之間的沖突,員工之間的沖突無非就是利益沖突以及人際沖突,合理做好這兩個方面的工作,員工就會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以及內部環境,這樣企業就會收獲人才與效益。
4.精神激勵
企業的鼓勵分為很多種方式,精神激勵是一種精神食糧,企業要了解員工的精神需要,與員工進行精神方面的交流,或者通過開展精神方面的活動來了解員工的需求,對于知識型的人才,他們擁有高學歷、高素質,同時又有著很大的自主性,對于企業的需要不僅有物質方面的,他們的內心也有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對于這種情況,管理層應該有一個很好的認識,與員工進行交流更是大有益處,企業應該重視這方面的管理。
三 結束語
企業與知識型員工之間的無形心理契約,正確地處理可以為企業帶來雙重效益,不僅收獲人才,也會獲取效益,注重員工的長遠發展,看到其身上的閃光點,平衡好企業與知識型員工之間的利益處理,調整好員工的狀態,最大限度地實現員工的自身價值,重視其創造性的發揮,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參考文獻
[1]張鼎坤、張德.開發團隊創造力[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7(3)
[2]俞霞.基于心理契約視角的飯店女性員工管理[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1)
[3]莊韶輝.基于員工認知調適的心理契約改善路徑選擇[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13(1)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