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與國家及民族命運休戚相關,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民心工程,更與社會秩序的和諧安定有著必然聯系。本文立足于青少年成長環境的構成,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旨在實現對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優化。
【關鍵詞】心理學 青少年 成長環境 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3-0200-02
在當前社會化進程及價值觀演變的背景推動下,青少年的身心成長過程中會不斷出現心理及行為問題,成長環境中的時代性特征極為明顯。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環境因素影響,一系列多樣化及復雜性的問題令人堪憂。究其原因,一方面來源于社會發展對青少年人才素質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長期面對復雜的社會問題,青少年在心理發展上難免會產生一些消極因素,壓力及負擔越來越大。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優化與改善,力求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青少年成長發展的特點
當前社會發展背景下,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利弊共存,復雜的社會環境對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既有優勢推動,也有劣勢阻礙,如何在心理研究背景下最大程度地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優化青少年成長發展的社會與心理環境,成為了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話題。物質生活的優越不一定與青少年的精神生活相契合,青少年的身心成長勢必還需要經過必要的心理輔導過程。可見,當前社會環境與學校教育并沒有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進行過多的正面干預,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依然存在,心理學視域下的青少年成長環境研究利于培養他們克服內心的不良情緒,形成積極、樂觀、勇敢、進取的人格品質。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青少年成長發展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價值觀發展特點分析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青少年的價值觀發展特點,無論是對客觀事物的評價還是判斷都具有相對穩定的持久性。青少年群體的價值觀從整體上看較積極向上,與社會期望相符合;價值行為方面,青少年的心理情緒容易受到自我認知的影響與控制,甚至一定程度上表現出極強的功利性特征;價值取向方面,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占據了青少年的思維主體,這一價值困惑在心理研究方面也有所體現。
2.道德觀發展特點分析
青少年時期的道德觀發展在總體上也表現為樂觀向上的發展態勢,無論是孝敬父母還是尊重師長都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傳統。此外,助人為樂也是青少年責任感的一種體現,這與道德觀的完善密不可分。然而,在對待自我道德評價方面,青少年卻普遍表現出消極的評價思想,在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上容易走向誤區。網絡道德也是青少年道德觀發展的重要體現,當前關注網絡道德的呼聲不斷高漲。
3.社交觀發展特點分析
青少年社交觀的發展也呈現出日益成熟化的趨勢,對待同輩群體時,往往能以謙卑的態度來發展人際關系,群體之間的認可度不斷上升。在人際交往的模式選擇方面,也能切實做到在現實生活中交友,從思想意識上認識到了網絡交友的危害性。此外,關于青少年早戀問題也不再是一個談論禁區,對早戀的理解從根本上得到了改善。平等競爭也是社交觀的一種體現,有效激發青少年的競爭意識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基本需要。
4.學習觀發展特點分析
心理學研究背景下的青少年學習觀發展也與根本的教育目標相符合,有效的學習動機不僅提升了青少年的學習效率,在學習目的實現方面也大有裨益。大部分青少年能獨立完成在校作業,學習習慣的養成較之前有了明顯改善。針對一些個別現象還需要引起學校及社會的共同關注。然而,抄襲現象及偏科問題仍然是當前青少年學習觀完善的重點內容,應在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不斷優化。
二 心理學研究背景下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優化策略
當前社會發展中頻繁發生的青少年犯罪問題正是心理偏差在行為意識中的反映,這一世界性問題對社會的危害極大,關于造成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我們也可從心理學研究背景下的青少年成長環境構建方面加以分析。通過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學分析,我們加深了對青少年社會化認知的深入探討,導致青少年犯罪中的親情失衡、個性因素以及需求混亂都是從心理學領域探索而來的重要原因。可見,心理因素與社會問題的出現有著必然的因果關系,這也是造成青少年犯罪頻繁發生的根本原因。當前社會發展趨勢下,關于青少年的成長環境研究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存在,這與社會、經濟及文化因素密切相關,對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也有著深遠影響。心理學背景下關于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優化策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從心理輔導角度強化對青少年成長發展的有效指導
當前關于青少年成長發展的心理指導普遍表現出極不均衡的發展趨勢,心理輔導工作難以切實在青少年成長環境構建方面發揮現實作用。心理輔導的開設應在各級各類學校中教育工作中得到落實,重視心理輔導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重大影響,力求實現青少年整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2.在不斷提高心理輔導水平的同時培養青少年的健全人格
心理輔導水平的高低對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也有著重要影響,青少年心理環境的構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心理輔導的實施效果。然而當前不少心理輔導在實施過程中缺少專業的心理培訓人員,在心理輔導效果方面顯然難以滿足現實狀況的發展需求。這就需要心理輔導實施過程中切實將心理學理論與青少年成長發展相結合,提升心理輔導的實施效果。
3.將心理學理論貫穿于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實施中
心理學理論與思想政治課程的講授也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系,在心理輔導實施過程中需要以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作為心理培訓的基礎,突出青少年成長環境優化的重要意義,體現心理發展與成長環境構建之間的本質關聯。
4.重視學校、家庭及社會教育對青少年心理成長環境的構建
心理學與青少年成長環境的優化之間并非是簡單的對應關系,它的實施還需要得到學校、家庭及社會力量的共同幫助。當前不少錯誤認知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優化,這就需要結合多方面的力量來構建完整的青少年成長環境實施系統,促進青少年身心的共同發展。
三 結束語
從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心理輔導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極為重要。心理學應用于青少年成長環境的構建過程中,需要我們及時探索和總結青少年心理成長過程中涌現出的諸多問題,并積極幫助青少年進行自我了解和自我調整,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規律,完善自我心理發展的實施歷程。心理學研究背景下,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維護能在有效的發展前提下促進自身自我人格的不斷完善,這對成長環境的構建極為重要。青少年時期的身心健康對其一生的發展都有影響,因此在這一長期而復雜的社會環境構建過程中需要積極參考心理學的指導意見,從社會與法制的雙重角度來完善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切實發揮學校、家庭及社會對青少年成長環境構建的積極作用,在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進一步實現青少年成長環境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葉松慶.當代未成年人價值觀的基本狀況與原因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07(8)
[2]周振想.青少年犯罪學[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3]鐘其.浙江青少年違法犯罪現狀及基本趨勢[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6(2)
[4]辛自強、池麗萍.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楊建華、鐘其.浙江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經驗評估[J].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06(4)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