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技術正改變著思想政治教學的形式與內容,對教學的有效性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本文以實驗的方法,考察了數字化教學對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的影響,分析了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現狀,并提出了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數字化 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3-0015-02
時至今日,數字技術已經滲透到現代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多媒體、虛擬現實技術、影像數字化生成等數字技術把教學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數字技術正改變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與內容,對教學的有效性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一 數字化教學的優點
長期以來,教師一直在探求理論、情境的展示方法。如何把存在于書本中的理論知識還原于生活實踐,讓學生產生直觀的體驗與感受,一直是教師教學探索的最大難點。數字技術本質上就是一項媒介性技術、運用數字技術,教學的演繹手段可以豐富多樣,以多種感官刺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體而言,數字化教學具有以下優點:
1.真實性
數字技術使教學過程的虛擬情境變得逼真。虛擬現實是利用數字技術模擬人類的自然感知方式,創造出一種與現實相仿的虛擬環境,使學生在接收信息后產生真實感。學生可以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系統獲取全方位的信息并形成認知。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中,學生與課件具有一定的距離感,而學生在虛擬現實里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全方位接收信息,則容易產生真實感。
2.互動性
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信息的接收與反饋,教學過程中的互動能讓學生更直接地接受信息,所以,教學設計的互動性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在數字化教學設計中,互動主要表現為兩種方式:(1)虛擬的互動。虛擬互動是利用計算機、網絡等技術來實現的,這種互動是指學生通過教學儀器,自主查詢需要學習的信息,自主學習需要掌握的教學內容與資料。(2)體驗式互動。傳統的教學方式下,學生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在數字化時代,課堂教學則更多地表現出互動性與體驗性。體驗式互動主要包括實物的示范,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教師所要呈現的教學內容,有效吸引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趣味性
在數字化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技術手段把課堂知識制作成引人入勝的flash短片視頻,這種展示方式將知識性、互動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學生的學習過程將充滿趣味。這種故事化演繹的方式,寓教于樂,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數字化教學影響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的實驗
1.實驗目的
考察數字化教學對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的影響。
2.實驗樣本
三 數字化教學的現狀與建議
1.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現狀
數字化教學資源是指經過數字化處理或經過再加工和制作的、可以在計算機網絡上運行的、能夠展現相關知識節點內容的教學材料。數字化教學環境的構成主要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硬環境包括校園網、多媒體教室、數字圖書館、實驗室、數字化學習資源中心等;軟環境包括人文環境和軟件環境。
第一,教師的課件制作各自為政,缺乏有效整合。出于版權意識,多數教師的優良課件不愿意共享與人交流,現存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零散、落后。
第二,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表現形式比較單一。網絡存在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多數為Word文檔或PPT,在現存的數字化課件,教師因技術方面或者硬件方面的原因,所采用的制作手段單一,無法體現數字技術的先進性。
第三,功利主義的特征。數字化教學的首次使用則需要一筆相對較高的投資,這對于一般學校而言,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即使因為種種外界因素建立數字化教學資源庫,也存在運用效率不高、互動性不強、更新不快等缺陷,不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發揮作用。
第四,缺乏技術支持。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必須具備技術支持,這種技術支持包括軟件平臺建設和數據庫建設。軟件平臺建設是一次性建設,更重要的是教學資源的不斷更新。需要不斷整理課程教學中產生的各種教學文件并及時上傳,經過不斷地整理、補充,再投入到教學中去。而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件的制作已不再停留在簡單的音頻、視頻或PPT制作上。多媒體技術把影像技術、聲效技術和網絡技術整合到教學設計中,使教學信息的傳遞更豐富、有效,同時使教學效果的反饋更迅速。在數字化教學資源系統建設中,技術支持系統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2.建議
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中,教師是教學信息采集、編排、傳遞的承擔者,教師必須具有合作、奉獻、資源共享的意識,單個的專業教師很難獨立完成這項任務,學校必須加強對專業教師的信息技術教育與培訓,使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數字資源共享的意義,加強數字化資源庫的建設,營造出合作與共享的氛圍,才可能完成這一任務。
第一,應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收集與發布是一個工作量大、更新速度快的工作,僅僅依靠個別老師不可能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數字化資源的最大特點是能夠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有效實現資源共享。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就是建設一個全方位、多渠道的教學資源共享體系。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可以改變教師單打獨斗開展教學的現狀,將優質的數字教學資源進行集中和整合,實現數字教學資源的廣泛共享。這個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來源有兩類:(1)集中銷售的教學資源包;(2)教師自行研發的教學資源。集體開發和共享數字化教學資源,可以減少教學資源的浪費,將分散的教學資源加以整合,使其豐富翔實,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提供支持,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二,應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在信息社會,對教學信息的搜集已成為影響教學發展的重要因素。網絡上不斷出現的新知識與新信息沖擊著課堂教學,如何將網絡上新的知識和信息與課本上的知識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如何去了解學科發展的新動向,如何以最新的學科信息開闊學生視野,都成為信息時代提出的新要求。近年來,各級各類的學校建設校園網站,學生與教師也開始關注校園網站,校園網站成為老師與學生搜集教學信息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存在的校園網站,多數只是在建站初期有一定信息,教學資源少,網站更新慢,多數的校園網站只充當了廣告牌的作用,教師與學生很難從網站獲取最新的教學信息,而更新少又進一步導致瀏覽量的流失。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可以有效實現教學資源與信息的交流,實現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領導之間、教師與領導之間的交流。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