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第二輪復習是建立在第一輪復習基礎上的深入、綜合和提高,是實現由知識到能力轉化的一個重要階段。目標是重組知識、訓練技能、查缺補漏、完善體系,重點是針對第一輪復習中學生的不足,構建應用性知識體系,并針對考綱、考試說明對高考要求和高考題型重點復習。本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就高三地理第二輪復習備考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主干知識 讀圖能力 技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3-0095-01
第二輪復習是綜合提高階段,其基本原則是:專題復習、發展能力、強化訓練、鞏固提高。要想第二輪復習不成為第一輪復習的簡單重復,不去盲目機械地做過多過雜的試卷和習題,就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下是筆者在第二輪復習備考中的幾點建議:
一 抓住共性,強化讀圖
地圖既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正所謂無圖不成題,文科綜合試題36、37題,都是以地圖作為切入點,設置自然、人文地理問題。讀圖、作圖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地理成績的好壞。
近年的文科綜合試題中,地理部分出現較多的圖形,其種類雖然繁多,變化各異,但其本質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時間變化、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等,因此在復習時應注意對圖進行分類整理,抓住其共性,總結讀圖規律。
在做有圖(表)題時,可以按以下步驟展開:首先看圖名,若是區域圖,可知道其所在的位置,若是統計圖,可知道其反映的是什么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曲線發生轉折的地方,分析其背后的成因;其次是觀察圖例或注記;最后觀察圖像內容,根據題目要求或圖中信息,解決問題。解此類題的關鍵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二 第二輪復習重點在課堂,關鍵是提高課堂復習效率
第一,自然地理的復習首先要掌握地理概念,如在給學生講地殼物質循環一章時要求學生掌握這一組概念:地質作用包括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有些學生在做題時,題目中一談到地質作用就認為答案應是內力作用,這就是對概念不理解,而內力作用主要表現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而地殼運動又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地殼運動在地表留下的痕跡就是地質構造,地質構造所形成的地貌就是構造地貌,如斷層就是地質構造,但斷層山就是構造地貌。其次,掌握地理原理。如熱力環流原理、水循環原理、地殼物質循環原理、整體性原理等。再次,掌握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大氣受熱過程、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形成過程等。最后,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規律。如洋流的分布規律、自然帶的分布規律。
第二,人文地理,應結合案例分析,培養自己的知識遷移能力。人文地理知識理解并不難,但內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點,需要記憶的東西多,因此在復習方法與策略上,應抓住核心知識,即區位因素(工農業的區位因素、城市的區位因素、交通的區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識線索,并應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第三,區域地理,區域定位是學生的學習弱點,在第二輪復習時應強化區域定位,首先要抓住主要經緯線,用它們“框住”區域各大洲的邊緣線、中心線,如20°E是非洲的中分線來定位非洲,90°E可看作是亞歐大陸的中分線,命題素材很豐富,它經過孟加拉灣可以考這一區域的自然災害如颶風、喜馬拉雅山的成因及雪線、新疆的地形等問題;其次根據重要的地理事物來定位,如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脈等,定位出地理位置后,推導出該區域的自然特征,進而推導出該地的人文特征。
三 精評精講
試卷評講要時時抓住考情分析、典例解剖、變式拓展三大環節。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審題、挖掘提取有效信息、轉化已知條件到最后布局謀篇等環節上逐一落實;第二,要引導學生領悟,挖掘此類題的解題規律,舉一反三;第三,通過變式訓練、補償練習將知識規律落實到實處;第四,要求學生揣摩原題與答題的邏輯關系,試題分布與答案采分點的聯系。答題也是有規律可循的,第一是課本上的例子和個案剖析;第二是老師在平時教學中歸納總結出來的常規題型的答題要點和解題思路,培養學生自查錯誤、自我糾正的良好學習習慣和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
四 后期復習要回歸教材
回歸教材,梳理知識,把厚書念薄,以點連線,以線結面,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重點關注圖表和方框內的閱讀材料部分,突破重點、難點,不留盲點、疑點。立足模塊復習,以專題為基礎、以區域為平臺,提煉主干知識。復習過程中,可采用大、小專題的結合,一方面利用大專題來引導考生復習地理主干知識,強調的是知識的覆蓋面;另一方面利用小專題來引導考生復習某類知識點,強調的是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對課本主干知識的掌握以及難點知識的突破,無疑會大大提高考生的各項應試能力。
五 勞逸結合,戰勝自我
由于第二輪復習時,與高考的“約會”近在咫尺,學生身心每天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心理壓力太大,往往會出現失眠、上課時精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的現象。這個時期應做到勞逸結合,有張有弛;加強鍛煉,適當活動;注意營養,合理飲食;保證睡眠,精力充沛,使自己的身體保持良好的運行機制,讓大腦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
總之,在高考地理第二輪復習中,既要重視課本基礎知識,彌補知識盲點,又要兼顧知識網絡的構建,在訓練過程中不斷提升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和綜合分析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為最后的沖刺做好準備,從而應對“萬變”的高考。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