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高中各學科教學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思想政治課是高中教學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通過政治教學可以向學生傳授馬克思主義思想,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我國的政黨性質,從而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傳統教學中,高中政治課處于應試教育的尷尬地位,學生普遍認為政治課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已成為政治教師首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政治 激發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3-0110-01
任何活動都是以興趣為基礎而展開的,學習也不例外。學生是教學工作的主體,只有在其對學習有興趣的前提下,教師才能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高中政治教學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高中政治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在應試教育中,政治僅僅是以考試科目的方式存在,并且高中學校也忽視了對理科學生的政治教育,對于文科生則過分注重做題。針對政治教學中的問題,教師應積極運用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興趣,將政治學習由單純的應試科目轉變為學生喜歡的科目,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 關注國際熱點,活躍課堂氣氛
傳統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僅僅是將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忽視了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理解,古板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無法對政治學習產生興趣。政治課本中的知識大多以理論概念為主,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距甚遠,為學生學習理解內容增加了難度。政治教學中的很多內容都是從現實國家政策中衍生出來的,針對課本知識較難理解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備課過程中,將國際時事熱點與課本內容相聯系,讓學生在分析實例的過程中增強對抽象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表述對于時事熱點的看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讓學生認識到政治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 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教學參與意識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轉變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中政治課主要面向文科生,他們往往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卻欠缺完整的抽象邏輯思維。現實教學中,學生僅僅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這也降低了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結合教學現狀,積極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讓古板的教學轉變為探究性學習,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還激發了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興趣,提升教學效率。政治相對于其他學科,缺乏趣味性與研討性,教師在班級內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能夠讓學生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轉變為探討的問題,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 整合教學資源,擴展教學內容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對于教學設施的完善也越來越重視。國家為很多中學配備了多媒體設備,用于教師的多樣化教學。高中政治課所包含的內容范圍非常廣,但其中的理論部分對于高中生來說相對困難,有些知識比較抽象,不利于學生的直觀理解。因此,教師應當積極整合教學資源,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更加簡單的學習方法。網絡中有大量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和音樂資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其播放給學生賞析,讓學生在影片或者音樂中,加深對課本內容的理解。這樣不僅能夠擴展教學內容,還可以調整學生學習狀態,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了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四 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
教師的傳授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途徑,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同樣是以教師為榜樣,以激發自身學習積極性。一名優秀的政治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應該有良好的專業素質,能夠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工作當中應積極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拓展自身的知識面,努力成為一名專業的政治教師。高中政治內容不僅包括國家基本政策,還有經濟學知識和馬克思主義思想,這些知識相對抽象,而學生的政治學習主要是依靠教師的講解。所以,教師應當注重運用適當的語言,將復雜的知識盡量簡單化,以提升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程度。教師應注重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高中政治內容相對抽象,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相對困難。興趣是一切行為的根本動力,因此政治教師注重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教師要積極運用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整合教學資源,在提升自身專業素質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參考文獻
[1]蔡仙煒.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學的改革[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7)
[2]石仲榮.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2(1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