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不良習慣和薄弱基礎是導致山區學校初中階段數學教學存在困難的主要原因。為此,要想有效解決山區學校初中數學教學問題,就要正確分析山區學校初中階段數學教學存在的困難,并結合山區學校初中教學實際,制訂具體的應對策略,使山區學校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能夠在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上有顯著提高,達到促進山區學校初中階段數學教學發展、滿足山區學校初中數學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山區學校 初中階段 數學教學 困難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3-0128-01
對于山區學校而言,由于學生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并且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沒有形成良好的數學習慣和數學思維,導致了山區初中階段數學教學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保證山區初中階段數學教學能夠取得積極效果,教師應立足教學實際,認真分析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制訂具體的應對策略,保證山區學校初中階段數學教學取得實效。
一 山區學校初中階段數學教學存在的困難
1.學生學習主動性差、依賴性強
在山區學校初中階段,由于數學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許多學生在學習主動性方面比較差,對教師具有較強的依賴性,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影響了整體教學效果。
2.學生基礎差,怕學數學
山區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在小學時期數學基礎較薄弱,因此容易產生怕學數學的心理,一旦在課堂上遇到棘手的數學問題,學生的懼怕心理會越來越強,進而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影響。
3.學生厭學,消極情緒嚴重
山區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方面不但有較強的依賴性,有部分學生還產生了厭學情緒,不但不利于數學教學的開展,同時也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開展,不利于教學實效性的提高。
4.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
山區初中階段學生由于在升學和就業面前有不同的選擇,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只有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使學生明白學習的目的和作用,才能達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5.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
山區初中階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存在態度不端正的問題,不但制約了初中數學教學的開展,同時也影響了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對初中數學教學實效性產生重要影響。
6.學生缺乏數學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數學教學內容相比小學要深入得多,基于學習的實際難度,一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喪失了興趣,導致了初中階段數學課堂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目標,造成了初中階段數學課堂教學難度較大。
二 山區學校初中階段數學教學的應對措施
為了保證山區學校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取得積極效果,使山區學校初中畢業生的數學水平得到持續提高,教師應結合山區學校初中階段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重點采取以下對策:
1.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
對于山區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的問題,教師應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制訂具體的教學計劃,改變初中數學枯燥的教學特性,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鍛煉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重點開展基礎知識教學,解決學生的懼怕心理
在初中階段教學中,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就要夯實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重點開展基礎知識教學,有效解決學生的懼怕心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滿足教學需要。
3.有效解決學生的厭學現象
山區初中階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厭學現象是由于數學學習難度大而引起的,為了解決學生的厭學問題,教師應從學生數學學習實際出發,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達到提升學習效果的目的。
4.設立明確的數學學習目標
基于山區初中階段數學教學需要,只有合理設定明確的數學學習目標,并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特點,制定切合實際的數學學習目標,才能保證山區初中數學教學取得積極效果。
5.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是關系到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為了保證山區初中學生能夠具有良好的學習態度,除了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特點外,還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
6.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的問題,山區初中階段教學中,應根據數學教學實際,在數學教學內容選擇上,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確保課堂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三 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山區學校初中階段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存在的問題,應結合山區學校教學實際,制訂具體的應對策略,從教學實踐入手,確保山區學校初中階段數學教學取得積極效果,滿足教學需要,達到提升學生數學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賈靖林.信息化環境下初中數學函數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5)
[2]蔣萬春.對初中函數教學的一點認識[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1)
[3]郭恩來.初中數學二次函數教學的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1(9)
[4]薛守君.二次函數教學方法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1(11)
[5]李清.初中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課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6]王成營.數學符號意義及其獲得能力培養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