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究式教學強調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對未知事物的自主探究意識,進而對知識及時了解與掌握發揮創造性。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 初中數學 探究式教學模式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3-0135-01
探究式教學,以探究為主的教學,是通過教育者的啟發誘導,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
一 數學探究式教學特點
1.問題性
探究式教學強調學生對問題的自主探究,就算是一個已知的問題也需要學生經過自己的探究來加深理解。所以在探究式教學中,問題是基礎部分。問題兼備學科性、綜合性、思維性、操作類、實際已明確的結論、未知的知識領域。
2.開放性
探究式教學涉及內容眾多,有來自學科的、社會的、自生活的。學生學習過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遵循的途徑均不同,探究結果的內容和表達的形式具備顯著的靈活性。對于教育者來說,應落實開放、民主的原則,始終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這是探究式教學一直強調與注重的。
3.實踐性
探究式教學主要將學生實際中進行的活動作為中心,安排組織探究學習,不僅要對間接的經驗加以學習,更應掌握好直接的經驗。學生的實踐活動是動手和動腦的結合,促進其思維健康發展。
4.差異性
學生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個體差異性,有著各自的特點。所以教育者選擇教學內容時,應針對每位學生給予學生具體發揮的空間,組織合作小組的過程中,應將各層次、各特長的學生安排在一個小組,這樣就可以做到優勢互補、彼此學習、共同進步,保證每位學生都掌握了所教授的數學知識。
二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結合數學教材特點、采用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學生帶入到和問題有關的情境中,要求學生深入細致地觀察,以總結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良好的認知、創造性,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將情境教學融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教學中,教育者應精妙地創設情境,加強引導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與興趣,成效顯著。教學效果與學習效率如何直接由教育者所創設的問題情境有效與否而決定,必須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與學生生活相貼近,發揮激勵性與挑戰性。唯有此,學生才會真正做到自主性學習,將學生的認知過程與情感體驗過程全面綜合統一。
2.加強課堂合作探究,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育者扮演著引導者角色,主要目的在于科學的啟發誘導,而學生扮演的是探究者的角色,主要任務是經過自主探究,發現實際中存在的新事物。所以應處理好引導者與探究者之間的關系,不僅不要隨學生自行發展,盲目探究,也不得牽引太多。首先,交流自學成果;課堂中,給學生足夠的交流自學成果的時間,通過彼此交流,讓學生們的思維發生碰撞,從而在不斷的撞擊下產生創造性思維。可選擇多樣化的交流形式,為學生提供自由發言的機會,還可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進行交流,最后派小組代表將本組最后的成果在班上匯報。其次,合作學習,探究疑難;要求學生系統全面地討論交流成果中所提的問題和普遍存在的模糊認識,合作學習中勇于質疑、解疑。可采用多樣化的討論形式,如四人組研究討論、全班辯論等,保證學生有充足的表現、合作及競爭機會,將教育者指導與學生自主探究有機結合起來,將傳授知識和解決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將單一性思考和求異性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合作學習中,教育者應科學誘導,活躍學生的思維。
3.課后布置創新作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教育者在布置課后作業時,不應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布置因材施教的作業;教育者應充分考慮學生們不同的學習水平及能力,布置作業時應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則,按學習能力分組、分層、合理布置,這樣就能保證不同層次上學生實際都有較好的訓練,學生課業負擔不僅不存在,而且還調動了其獨立自主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布置課外自學的作業,這不僅能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還得到增強。教育者教學中,應充分捕捉課本中可延伸和可拓展的部分,加強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從而積極自主地探究。
三 結論
綜上可知,將探究式教學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全方位地對數學知識充分了解與掌握,構建數學知識的聯系,這樣當出現問題時,就能及時激活數學知識,通過已學的數學知識對相應的問題進行處理,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學習興趣才會形成。探究式教學轉變了教學方式,注重因材施教,教學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曹新聲.淺談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1)
[2]周紅強.“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8)
[3]朱昕.初中數學如何進行分層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14)
[4]寧廣學.初中數學合作學習課堂模式理論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1(31)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