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院校改革下的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既要求中職院校英語教師有超前的教育意識,也要更新教學理念,從多方面對中職院校老師進行重新要求,這些方面是決定中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效率的高低,中職院校英語教師教學水平是否能達到較高的水平,除了對當前中職院校英語學習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外,還對工作中的英語應用和學習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目前,部分中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很濃,獲取新知識的欲望較強,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課堂教學,安排規劃教學內容,可能會適得其反,磨滅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本文從中職院校改革下提高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效率的意義入手,在分析了對中職院校改革下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效率的對策和方法。
【關鍵詞】中職院校改革 英語課堂教學 完善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3-0171-02
中職院校改革下的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既要求中職院校英語教師有超前的教育意識,也要更新教學理念,從多方面對中職院校老師進行了重新要求,這些方面是決定中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課堂教學效率指的就是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里,老師教授的內容和學生吸收內容的一個比例,即45分鐘中學生學到的知識的多少,也就是學生通過此次課堂教學有無進步、收獲和長進。筆者在中職院校一線教師行列的幾年里,在實際工作中觀察到,目前的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效率雖有改觀,但是在某些方面還是有需要提高的地方。如現在大部分中職院校的學生只是關心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否有趣,有趣才會去配合老師,否則就會自己做自己的事,甚至會影響課堂秩序。因此,大部分中職院校的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必須有所改變,即可以向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方向靠近,還可以探索出符合大部分中職院校地域特色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解決課堂教學的弊端,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 提高中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意義
隨著英語的應用不斷受到重視,中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也面臨了非常嚴峻的形勢,勢必要從多方面進行努力,提高自身教學質量,培養出符合現代培養模式的中職院校畢業生。中職院校目前應推進的重要改革表現為:增強個體的學習興趣,不斷提升學生主體的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理念,轉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以及不斷挖掘和引導學生進行開拓性思維的進行,最終達到中職院校學生具備較好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水平,具備獨立學習的意識。課堂作為學生接受知識的第一現場,必須對課堂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不斷深化其獲得和提高自身水平。課堂教學效率是衡量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教學課堂效率逐漸走進了眾多專家學者的視野,逐步開展對其各個方面的研究,加強理念,與實際共贏。與此同時,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對中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水平、自身實力以及素養的養成和提高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中職院校學生初入學時,接受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而且很開放的一個英語課程時,自然就會吸引學生進行關注,進而在教師借助一些有技術含量的手段對中職院校學生加以引導,使他們參與到英語學習中,這樣就在中職院校學生具備一些學習意愿的情況下開始了自己的中職英語學習,這對每個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影響很大,甚至關系到自己未來的學習。除此以外,中職院校英語教師的使命也在慢慢轉變,主要是中職院校英語教師的育人理念和其思想認識以及營造的教學氛圍,都要圍繞學生的需求展開,也可以說是為一步步提高中職院校英語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而努力。
二 影響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效率的因素
筆者在中職院校英語教學第一線工作多年,對當前的教學現狀和水平有一定了解,可以說是喜憂參半,應該關注的就是英語教學的質量越來越差,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更多的是受之前學習的影響,對于新環境的英語學習更多體現的是一種不配合和抵觸的心態,課堂教學越來越令人堪憂,影響了教學質量,違背了院校的教學目標,學生英語能力較低。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培養中職院校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方式單一
凡事有興趣就有了強大的動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于中職院校學生而言。中職院校改革要求全方位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吸取,中職院校英語教師應善于借助中職院校學生易養成學習習慣的特點,在培養和提高中職院校學生英語水平上多思考和總結,力圖使中職院校學生產生對于學習的濃厚興趣。此外,培養學生興趣的方式單一,往往是教師口頭講述,而很少采用多媒體等多種方式來提高中職院校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學生回答問題必須符合書本上和教師的標準答案,否則教師就會輕易地、武斷地下結論,沒有給予學生鼓勵,更多的是消極地否定,使學生失望較多,之后就會不積極參與英語討論,也不愿意去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等。因此,提高中職院校學生英語的課堂教學效率應注重采取多種方式培養和提高中職院校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教師和中職院校學生的情感交流不夠
中職院校學生有自己的思想,中職院校英語教師應用中職院校學生們能接受的表達方式和他們進行交流。用這種方式把英語學習的內容和方式傳達給中職院校學生,讓他們懂得學習英語的方式和方法,并且還要讓中職院校的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養成自主學習英語的好習慣。目前,中職院校英語教師和中職院校學生的情感交流較缺乏。存在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中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往往都比較年輕,有一部分中職院校老師還是“80后”,他們往往是獨生子女,缺乏與非同齡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往往在課堂傳授完知識之后,在課下缺乏和學生們的深入交流。
3.小組合作學習的弊端
根據中職院校改革的要求,在課堂教學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而隨著這種方式的廣泛應用,一些弊端和不足之處逐漸顯露出來,如小組合作學習的最終結果只表揚一組學生,而對于其他組的學生沒有促進作用,久而久之就會使大家的合作意識淡薄,不再用心去參與這項活動,失去了原本開設這種教學方式的意義,不僅沒有激發大家的參與熱情,反而磨滅了一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 提高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效率的對策
1.創新手段,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中職院校英語知識紛繁多樣,必須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當前的中職院校英語教材,教學形式方面的內容過多,需要老師尋找課外閱讀材料對學生英語閱讀進行訓練,進而去提高,這就對教師搜集的資料在豐富性和有趣性方面提出了要求。其次,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主要針對其閱讀時間和閱讀收獲進行衡量和檢查,借助限時閱讀。再次,老師還需要培養學生通篇閱讀的能力,杜絕一句一句的閱讀方式。最后,閱讀時可以借助的技巧,老師要以合適的形式展現出來,以提高閱讀能力。
2.探究思維過程
中職院校英語學習的本質是一種思維活動,發展思維能力是培養學生能力的核心,而思維又始于問題。問題提得恰當,可對課堂教學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問題過難或過簡,無疑是在浪費課堂的寶貴時間,對提高學生的能力無益。因此,課堂提問要以培養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出發點,根據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原理,盡可能地選擇一個“最佳的智能高度”進行提問,使大多中職院校英語生能跳一跳,夠得著。學習思維,習得智慧技能,使“不聰明的人變聰明,聰明的人更聰明”。
3.教師應注重中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
中職院校英語教師教學水平是能否達到較高的水平,除了對當前中職院校英語學習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外,還對工作中的英語應用和學習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中職院校英語教師更應該重視中職院校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有鑒于此,筆者認為,教師提高中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習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1)列出詳細可行的教學計劃。教師應該每天督促學生的英語學習,監督學生完成課堂學習任務,要有計劃。(2)教師對表現好的學生多給予獎勵,在學生中樹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應對表現自覺的學生加大鼓勵和表揚力度。(3)要給同學們多講解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通過主題性的課堂教學或課外活動,使同學們養成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討論氛圍。
四 結論
本文從中職院校改革的背景下提高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效率的意義入手,在分析影響中職院校英語教學因素的基礎上,提出完善中職院校英語教學效率的對策和方法,目的就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提升中職英語教學的水平,培養出有利于社會的中職人才,也有利于我們尋找到適合學生教育和學校發展的教學模式。為如何通過中職院校英語教學這一重要的教學方式,尋找合適的策略和方法,完善中職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的自身素養,提供可行性強和有推廣價值的策略。
參考文獻
[1]董洪亮.新課程教學組織策略與技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張蘭菊.試談如何加強和提高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2(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39
[4]沈龍明.中小學課堂教學藝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陳心五.中小學課堂教學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