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研究以問卷調查和結構式訪談的方式來收集數據,采取教師自評的視角,對高校英語教師指導學生使用詞典的情況進行了深度描述與分析,最終對教師培養學生使用詞典的能力提出了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 英語學習詞典;詞典意識;詞典知識;語境
一、研究背景與研究設計
英語詞典種類多、更新快,給學生購買和使用詞典帶來了諸多困惑。近些年來,在介紹、引進、模仿國外關于詞典使用研究的基礎上,國內學者主要研究了學生使用詞典的習慣[1]、誤區、策略[2]、效果等,也包括不同群體使用詞典的需求狀況與對比研究[3],但鮮有專門調查教師指導學生使用詞典的研究。針對大學生使用詞典時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教師從理論和實踐上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顯得尤其必要。
本研究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對某高校98位英語教師先進行問卷調查,然后再通過一對一和小組訪談的方式對一問卷中的部分關鍵問題和部分答案相互矛盾的情況進行深入了解。本次調查對教師發放問卷98份,有效問卷為95份。問卷主題及數據詳見第二部分(百分比采取四舍五余)。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生使用詞典需要教師指導的情況。97%的教師認為學生使用詞典時需要指導,因為雖然“大學生對使用詞典不陌生”,但是“科學合理的使用還是需要指導”。僅3%的教師認為學生不需要指導,因為“大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辨別能力,會根據學習的需要而查閱詞典,不會太盲目”。總體而言,教師對學生使用詞典需要指導的認同感很強。
表一
2、學生使用詞典中遇到問題向教師求助的情況。15%的教師反映學生使用詞典時經常向其咨詢,67%的教師表示學生只是偶爾向其咨詢,其他教師則反映學生從未咨詢。可見,學生在使用詞典時向教師求助的頻率很低。調查中得知,教師通過平時的觀察發現學生“為了方便”更多的是向同伴尋求幫助,而且很多同學在遇到問題時“基本是獨自解決”。
表二
3、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詞典知識的頻率。70%的教師偶爾給學生講解詞典知識,24%的教師從未給學生講解,因為感覺“作用不大,沒有必要”。只有3%的教師經常給學生講解詞典知識,因為發覺“學生其實不會有意識地去關注詞典知識,很多時候是盲目的”。詞典知識講解頻率低主要由于大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認為“只要學生多用自然就會了解”。部分教師雖意識到其重要性,但限于課堂時間有限,“往往放棄了”。
表三
4、教師指導學生使用詞典的頻率及時間。僅有9%的教師能夠做到經常指導,而將近一半的教師(49%)從未對學生進行過指導。在指導時間方面,幾乎所有的教師選擇在課中指導,極少數人選擇課后指導。這表明,教師指導學生使用詞典的意識很淡薄,而且幾乎所有的教師因“利用課堂教學最方便”而選擇課中指導。
表四
5、教師培養學生使用詞典技能的必要性。94%的教師認為有必要對學生使用詞典的技能進行指導,這說明教師對此問題的整體認同感很強。教師普遍認為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詞典的技能可以充分發揮詞典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還可以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效果。6%的教師認為“詞典只是學習中的一個工具,無須專門指導”因而感覺沒有必要。
表五
三、主要問題與啟示
綜上,教師雖然意識到了詞典使用指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實踐力度卻遠遠不夠。相當一部分教師指導意識淡薄,部分教師由于在詞典知識與使用方面能力不足,因而無法更好地指導學生。為此,教師必須從三個方面來進行改善:
1、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詞典意識。詞典意識常以隱性的方式影響學生使用詞典的傾向。很多學生過分迷戀電子詞典而放棄對紙質詞典的合理使用;部分學生只用漢英或英漢詞典而對英英詞典無人問津。
2、培養學生獲取詞典知識的技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各類詞典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掌握這些知識的方法。以《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第六版)為例。
3、結合語境培養學生查閱詞典的能力。語境是確定詞義的關鍵,而很多學生缺乏最基本的語境意識,查詞取義時無視語境的存在。為此,在語境理論的指導下,教師應從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查閱詞典的能力。其一,何時查閱?引導學生在遇到生詞時先結合語境進行推測,在無法確定時才查閱詞典。其二,查閱什么?以實例示范,引導學生對詞典中提供的多元化信息進行一一辨認,降低學生查閱時的盲目與困惑。其三,選擇什么?引導學生領會中英文釋義或相似釋義間的差別,盡可能閱讀英文釋義,然后根據具體的語境選擇正確的涵義。
參考文獻
[1] 史耕山,陳國華.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詞典使用情況調查[J].外語研究,2007(1)
[2] 趙衛.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學習中詞典運用策略調查[J].外語界,2004(2)
[3] 陳玉珍.重點大學與普通高校英語專業學生詞典使用技能的對比研究[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