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創建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安排科學合理的教材內容、運用靈活生動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 高中數學;趣味教學;課堂氣氛;興趣
高中數學一直以來就是大多數高中生的“障礙學科”,學生進入高中學習階段后,隨著知識量的增大、知識難度的加深,往往會感到數學內容愈發枯燥乏味、晦澀難懂,進而加劇了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的畏難心理,出現了很多同學望“數”止步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應大膽地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即機械的課堂講解教學方法,簡單、呆板、直接灌輸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高中生思維活躍、思路敏捷的性格特點,抓住他們對知識的求知欲和對事物的好奇心,采用生動活潑、趣味性強的教學手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積極轉化為推動學生進行自主創新學習的良好動機。多年來,筆者就如何開展高中數學趣味性教學進行了不斷嘗試和不懈努力,經驗證明,創建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安排科學合理的教材內容、運用靈活生動的教學方法,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使學生能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時刻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一、加強教師自身修養,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保持輕松快樂的情緒,是學生更好、更投入地進行高中數學學習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和諧、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能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始終充滿主動參與、積極配合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高質量的學習效果。
在進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初始,教師是整體課堂氛圍的掌控者,他的言行舉止、方式方法,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換言之,教師的行為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情緒。要想讓學生對高中數學產生興趣,教師應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知識,要善于運用各種學科,如:心理學、文學等與高中數學相結合,對學生提及的各類問題,不管是知識難點,還是生活熱點,都能做到積極回應、科學解答,并能啟發、引導學生將數學專業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使學生深切感受教師的個人魅力,從而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極大的興趣。
二、運用趣味性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1、注重數學與生活實際相關聯。數學是貼近生活,并源于生活的,數學知識的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但大部分學生既不知道如何用,也不知識怎樣學。將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和場景引入數學教學中來,使學生能充分體驗到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比如:在講“抽樣方法”時,我讓學生回想自己在超市買水果的經歷:因為無法判斷水果是不是好吃,也不能每個都嘗一遍,是不是我們習慣性隨便挑幾個?同學們立刻感到很有趣,紛紛表示自己有過這樣的行為,然后我告訴他們,這種行為無形中就運用了數學中的“抽樣方法”中的“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同學們興趣盎然地想深入了解這部分知識,學習效果非常好。
2、注重問題場景構建,增強教材的趣味性。學生對一門學科從產生興趣到主動參與再到思維創新,都是沿著“質疑—思考—解答”這一主線來完成的。有所質疑是學生進入思維狀態,進行學習創造的開始和基礎。增加問題的趣味性使數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新穎別致,有效激發學生積極探索、獨立思考的意識,能對他們更好、更快地掌握數學知識起到推動和促進作用。如:在講“立體幾何初步”時,我首先創建了一個問題場景,我發給同學們六根火柴棒,讓他們進行首尾連結,并提問最多能創建出幾個正三角形?講“指數函數”時,我讓同學想象:如果給你們一張足夠大的紙,反復對折五十次后,它會有多高?講到“數列”時,我拿一個國際象棋棋盤,讓同學們猜猜看,如果我在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兩粒米,以此類推,每個格子的米粒都是前一格子的兩倍,那么放滿第六十四個格子,我會擁有多少米?這些問題讓學生完全忘記了數學的枯燥,覺得越學越有趣,不斷激發出智慧的火花。
3、積極組織開展趣味性活動。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地組織和開展各種趣味性活動,讓學生進行數學練習,通過這些練習使數學的抽象、單調、嚴密性得以生動、具體的體現出來,使學生的“雙手動起來,思維活起來”。同時,基于高中學習是為備戰高考最重要的學習階段,在緊張的學習環境里開展趣味性活動,還對學生的身心以及思維是一種極好的放松,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里完成對課堂知識的驗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活動的構思應該結合課堂知識,切忌偏離路線,一切都以實現教育目標為基礎,充分利用課余、周末等有限的時間,來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印象,以期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的,為構建特色教學,改觀數學科目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奠定基礎。
4、經常鼓勵和表揚學生。每個人都想獲得他人對自己的肯定和贊揚,學生也是如此。他們受到了表揚,心情會變得很愉快,對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學習的興趣也會更濃厚。所以,教師應當不吝嗇地經常給予表揚和鼓勵。我們不能因學生沒有回答好一個問題或考試沒有取得好成績而訓斥他們,也不能因他們取得一些微小的成績而覺得不值得表揚。這些都會打消積極性,不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我們應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對于初學者來說未必容易。微小的進步和成績相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是大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他們把自己的長處和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并抓住時機適時引導,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完成知識的傳授。
總之,對于剛剛步入高中的學生來說,新奇、對學習充滿熱情是他們的初步感受,然而隨即而來的,卻是無邊無際的學習壓力與備戰高考無時不在的潛在陰影。他們渴望放松,渴望得到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而不是課里課外嚴謹的督促與精神思想上的禁錮。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時刻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學習,給他們一個自由放松的學習空間,要知道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育學生,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教學成就。有時候,放松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在數學教學中發掘更多的趣味性教學方法,讓我們的教學切實做到張弛有度,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或許,這樣更能夠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實現我們的教育意義。